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全面提升校企合作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能级
2024-09-03 09:57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全面提升校企合作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能级

杨振斌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科技创新绝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里,只有“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快车道”,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抢抓未来产业机遇,实现自主创新能力跃升。当前,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产业源源不断地涌现、新兴技术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高校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以解决人类共同挑战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为牵引,以学校学科优势为基础,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积极开展“任务导向”的重大基础研究,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跃升。在世界科技革命的演进过程中,人才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高校要不遗余力地把育人为本作为自身的战略选择,将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融为一体,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完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体系,以更好地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企业“出题”高校“答题”,探索产学研融合新范式。很多“卡脖子”技术及问题,往往是从市场与产业发展中最先显现的,不少“真问题”也都来源自企业最真实的需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高校要实现“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问题真解决”,就需要全面提升实际问题引导的创新策源力,全面提升校企合作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能级。因此,要更有组织、更加主动地加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的对接,通过与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研发平台、共同设立产学研前沿探索基金等方式,探索企业“出题”、高校“答题”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组织新范式,聚焦重点行业和新兴产业升级发展中的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的技术问题,推动中长期科研攻关,加快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高校也应围绕产业升级发展的真实场景和需求,发挥基础研究深厚以及多学科交叉的育人优势,逐步形成高校、领军企业协同育人的新局面,并在攻关实践中培养战略科学家。

  鼓励成果“落地生金”,贯通转化“最后一公里”。科技成果只有和社会、产业的需求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其创新价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高校要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布局,积极在“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两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今年6月,全国首批技术转移专业硕士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标志着全国首批国家急需的拥有技术转移专业学位的专门人才即将投身创新创业的热土。这批人才主要面向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行业,旨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填补上述行业中所存在的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缺口。依托上海市“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上海交通大学通过推出“完成人实施”等创业新模式,完善贯通“最后一公里”的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破除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束缚,积极引导科研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紧密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更多科研成果“落地生金”,为支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创造更大的价值。

  【作者杨振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原载2024年第15/16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16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