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山西农业大学:5年内,力争达到“一流学科”标准
2021-08-02 17:01
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近日,山西农业大学印发了《山西农业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共包含1个总规划和7个专项规划。其中,总规划包括“十三五”改革发展的成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展的目标定位、发展的主要任务、不断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组织实施与保障等九个方面。《规划》以专栏形式梳理了学校“十三五”主要指标实现情况,省委、省政府有关农大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实施的“谷城院”深度融合项目,学校“十四五”发展核心指标和一般指标,学校“十四五”重点项目及重点改革任务。

  《规划》充分考虑了校内外环境发生的变化和山西农业大学的实际要求,立足全局,着眼长远,遵循规律,固本强基,科学制定了建设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山西农业大学进入内涵发展与融合发展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攻坚期,有基础、有条件建设“双一流”高校的机遇期,加快解决“农大不强,农科院不活”这一突出矛盾的关键期,要加快从“做大转型”向“做强做优”转变。

  《规划》明确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定位,并分三个阶段努力实现该目标。第一阶段,合署改革过渡期:实现从合署到融合的转变,从政府主导合署到形成内生动力的转变,构建新农大治理体系。第二阶段,到“十四五”末:主要办学指标达到省属农业院校中上等水平,初步建成研究应用型大学。第三阶段,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主要办学指标达到省属院校先进行列,优势特色学科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区域内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国际化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

  《规划》确定了“十四五”时期的主要建设任务和改革任务。在学科建设方面,落实“三个调整优化”和“1331工程”提质增效要求,集中力量建设作物学、兽医学、畜牧学,力争达到“一流学科”标准;积极建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信息科学、化学等学科,力争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设立学科建设委员会,承担学科建设相关事务。在本科教学方面,牢固树立“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理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全面推进新农科建设,坚定走产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发展道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家“双万计划”布局中,加快建设“金专”“金课”“金师”和“高地”,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在科技创新方面,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打好农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支撑山西“特”“优”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建成有机旱作农业、杂粮生物育种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培育标志性成果特别是冲击国家三大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社会服务方面,探索构建依托大学、辐射全省的农业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服务工作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推动“谷城院”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围绕学科建设集聚人才,统筹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完善人才队伍的学科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特别要加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引育和直属科研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各类人才评价体系。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把“国际有影响”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引进国外高水平人才,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在“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等背景下加强农业领域的合作,开展实质性国际教育合作。在校区功能布局和后勤保障方面,做好太原本科生、研究生新校区规划,推进铭贤学校旧址保护利用工作,加快推进科创城综合实验楼、太谷校区学生公寓等建设,不断改善直属科研机构办学条件,加快信息化建设,为两个校区和直属科研机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提供支撑。在改革方面,深化“大部制”改革,实施“院办校”改革,实施职员制改革,实施分类考核机制改革,实施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科技创新评价制度改革,推进“谷城院”深度融合发展改革,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

  2020年6月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廖允成,党委副书记、校(院)长赵春明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校党委先后6次召开专题会议,谋划、推动和研究规划编制中的重要环节、重大问题,高起点、高质量推进规划编制工作。校领导多次带队与国家有关部委、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神农科技集团及相关市县对接,赴省外高校学习交流,深入校内各单位调研20余次,召开各类征求意见座谈会10余场,面向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建议,提交第七届教代会讨论,使规划编制成为发扬民主、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过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