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院士谈中国农大生物育种强基计划
2021-04-25 14:41
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今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二年,作为全国36所首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校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在招收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国家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的号召,新增了生物育种的两个研究方向,植物育种和动物育种,分别按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育种方向)和动物科学(动物育种方向)招生。为此,学校特邀玉米遗传育种专家戴景瑞、动物遗传育种学家吴常信两位院士,解读生物育种专业。

  提问:您认为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下,今年中国农业大学强基计划新增了生物育种专业?

  戴景瑞:改革开放以来,咱们国家的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解决了14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目前粮食安全还处于一种“紧平衡”的状态。

  目前国际上的生命科学领域,比如说基因编辑、组学技术、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从0到1的突破,这成为了全球农业科技革命竞争的最集中热点,也是各国的“卡脖子”技术的关键;而从实际生产上看,我国种业的发展还是有一些部分在依存于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所以说,培养生物育种的专业人才是为建设现代种业强国,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提问: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育种专业实力雄厚,学校将强基计划学生培养为什么样的人才呢?

  戴景瑞: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咱们国家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现代化农业从业者,那么我们学校强基计划招收了生物育种专业的学生,学校是力求将这些学生培养为具备扎实的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育种等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定向设计、高效培育新品种的新兴前沿技术,能够运用人工智能、生物育种理论知识,提出智慧育种方案,解决现代种业“卡脖子”技术的高素质农业人才。

  提问:您认为将生物育种作为一生的事业选择,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戴景瑞:任何科学研究都需要能够耐得住性子,忍受寂寞,所以学习育种专业需要保持不急不躁、沉得住气的专注精神。在这里,我想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话送给即将从事种业研究的青年一代,希望他们能够接好祖国建设种业强国的接力棒。

  提问:在您看来,现代农业立志要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应该从哪些方面着力呢?

  吴常信:即便在打赢种业翻身仗之后,还需要站起来奋起直追、领先跑,要想要做到领先跑,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任重而道远。产量高、品质好、省饲料一直是动物育种在追求的技术升级,生物育种不是一个单纯培育新品种的工作,在农业上要考虑到在高产、优质、高效、健康、环保方面取得广泛的、系统的联系。

  提问:中国农业大学在生物育种专业上具有什么优势?

  吴常信:在动植物育种方面,我们学校拥有突出的学科优势和建设传统,具备齐全的综合性学科能够全面支持生物育种专业的发展。先分开来谈,植物育种依托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全国首个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所隶属的作物学一级学科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动物育种依托动物科学专业,其中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是国内本专业领域第一批设有博士点的国家重点学科。生物育种这两个专业所隶属的一级学科都在教育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获评A+、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我们学校有国际一流的科研条件、开放的教学和科研平台,为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科研支撑和坚实保障。

  提问:您这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工作,您认为贵校在生物育种方面具有什么样的传统?

  吴常信:今年是我的老师吴仲贤先生诞辰110周年,最近我经常回忆过去的事情,那时候的学习就很强调基础,我们先自己看书、自学,看完再进行师生讨论。我校在生物育种方面有一定的传统,现在大多数在校任教的老师都是学科创始人和奠基人的学生,那么在教学科研、思路方法上都会有相关经验的传承,优良传统对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延伸阅读:

  中国农业大学强基计划的专业为生物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育种方向)、动物科学(动物育种方向)等3个,上述三个专业面向20个省(区、市)招生,实现了新增专业、新增招生计划数、新增招生省份的全新突破。

  学校依托前沿的科研平台为实践基地和顶尖的学科骨干教师为导师,为强基计划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将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实习实践相结合,实施“3+5”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贯通的个性化培养模式。以“强基计划”为载体,实行学分制、导师制,以及小班化、混合化、国际化的“一体两制三化”育人机制,对学生开设特色课程,实行小班授课,实施个性化的科研训练和科研创新计划,开始本硕博一体化、学分互认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先选送进入项目的学生参加国外一流大学的学习、实践和交流活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