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变观念,就业实习创未来
就业意识是指个体对就业活动的认知,包括就业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等,就业意识是个体就业计划制定和决策的前提。疫情之下的就业意识研究更是推动大学生就业促进工作的引领要素。
(图为筑基行动实践团合影)
为深入了解疫情下不同方向的就业意识变动,2021年1月15日上午,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筑基行动——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寒假社会实践团来到本校被动楼对建筑城规学院郑老师进行采访。
郑老师,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师。曾赴加拿大攻读博士,于2020年因疫情滞留加拿大,回国后选择回到母校进行研究工作。因此被筑基行动团选为本次采访的不二人选。
通过访谈我们得知,郑老师最初想要从事的工作为一线企业的工程师,受疫情影响,没有及时回到国内就业。疫情滞留期间,郑老师一方面整理自己的简历,另一方面继续自己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2020年12月,通过山东建筑大学人才处的宣讲以及一系列线上招聘信息,郑老师最终选择回到母校工作。
被问到最终选择老师这个行业的原因时,郑老师认为一方面是自己手里的课题与项目没有完成,另一方面自己念书这几年的成果还没有整理完,而从事大学教师行业,更有利于自己成果的转化,因而没有选择工程师行业。同时,郑老师表示绝大部分同他一起海归的同学都选择了教师行业,以便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
(图为筑基行动团采访小队对郑老师进行采访)
在关于基层就业方面,郑老师认为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深入基层就业很有必要。在他看来,不管从事哪一行业,一线的工作经验对于大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以及个人能力的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他鼓励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以便了解一线的工作情况以及项目经验。“你可以有理想,但你的理想必须要有基础。那这个基础是什么?我觉得一线的工作岗位就是一个很好的基础。”
访谈进行到尾声,郑老师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第一个,大家要有自己的规划,不要盲目,觉得趁着年轻就要去做点什么。第二个,要把就业方向和自己的兴趣结合起来,结合不好的话可能不太容易干出成绩来,我不否认有些人在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干出成绩来了,但是是不是很优秀我存在疑虑。第三个,就是要到一线去,这个对于个人的提升或者是经历的积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供稿:杨一腾 王庆凯 摄影:王庆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