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也见证极不平凡的奋斗征程。西安交通大学在挑战中踏上开局之路,又在接续奋斗中让这条道路不断向前,学校思想文化发展的浩荡长河,在2020年爆发出积蓄已久的巨大势能,一路奔涌向前。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4月22日,习近平在西安交通大学交大西迁博物馆亲切会见西迁老教授。
2020年,交大人用实干践行总书记嘱托,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内涵发展,形成“塑心、育行、绘象、造境”文化建设新格局,熔铸新时代交大特色文化品牌。
2020年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西安交通大学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交大人爱国奋斗的精气神,也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更加澎湃的精神动能。
文化塑“心”,充盈交大文化理念
优化顶层设计,传承创新交大文脉,大力弘扬西迁精神,高举“四面旗帜”,倡导“四种文化”,深入挖掘西迁精神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研究,升华交大文化谱系,构建交大精神“格式塔”。学校成立大学文化和文明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全年召开5次领导小组会议,2次向常委会专题汇报,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在齐抓共管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监督激励机制上不断完善,不断提升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深化《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建设“十四五”规划》,出台《西安交通大学校园珍贵历史文化遗存管理办法》,提升历史文化遗存制度化管理和统筹性决策。
提升大学文化品牌,对大学文化品牌管理与建设进行系统梳理和优化,全面提升大学文化治理能力和水平。2020年10月17日,一场围绕着“守正创新——大学文化的传统与未来”大学文化高峰论坛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拉开帷幕,来自国内44所高校100余名参会代表齐聚一堂,互相交流学习,探讨中国大学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对大学文化“十四五”规划展开思考与展望。西安交通大学当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文化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着力推进文化评估体系的合作研发,打造全国大学文化合作交流平台。
打造评论品牌“焦仲平”(交大重要评论),以“为党发声,思想引领,快速响应”为宗旨,结合学校中心工作,持续推出观点鲜明、论述透彻、文字清新的评论文章。2020年,“焦仲平”共推出“抗击疫情”“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思想文化”“文明校园”4个系列44篇评论,正本清源,引领思想。
文化育“行”,构建交大文化行为
推出“文化+”平台建设,探索文化育人实践体系,在全校11个单位布局“文化+”平台,立项33项校级大学文化建设项目,推进各基层单位“一院一品”文化建设,举办文化建设成果专题展览,主页【一院一品】专栏展示35个学(书)院的文化建设风采,构建师生团队文化理论研究和学(书)院全方位文化建设体系。
构建大学文化育人体系,开设《秦腔主题民族管弦乐赏析》等4门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发布2019年度学生阅读质量报告和“一百本经典”书单(2020版),征集“一百本经典”读书心得笔记作品和“经典·纪事”主题摄影作品400余份,举办“九州名家”“纵论四海”系列高端报告会3场。
形成《西安交通大学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实施方案》,推动美育工作落细落实,与西安演艺集团共同成立美育实践基地,组织原创音乐剧《花木兰》、歌剧电影《长征》等“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场演出3场,举办“中华之声”“交大之星”、毕业生欢庆之夜、“金色梧桐 诗意交大”等大型品牌活动20余场吸引师生校友和社会媒体广泛关注。推出《西安交通大学穿越指南》、“金色梧桐明信片”等系列文化产品。
全面提升创文氛围,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文明校园的创建过程中,各单位暑假不放假,对标190项测评指标准备了近300盒支撑材料。数不清的师生志愿者参与到志愿劳动、无烟校园建设中,热火朝天的精神风貌尽显西迁精神新传人风采。在兴庆校区南门内落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迁精神主题景观雕塑,推送创建文明校园主题微信30余期,推出抗疫系列、校庆系列、总书记来校系列、创文系列等30余种主题海报,举办“文明交大达人赛”,发放2万份文明校园宣传拉页,积极主动配合西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大力开展文明餐桌实践。
推出“先进典型”,在爱国奋斗精神的感召下,一批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二附院普通外科获“全国工人先锋号”,郑南宁、施秉银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杨惠云当选“最美医生”,库来西•依布拉音入选“最美高校辅导员”,张正良获“中国五四青年奖章”。一附院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巩守平、马现仓、赵英仁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7位医务人员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施秉银荣获“三秦楷模”荣誉称号,王世绍、施秉银当选第六届“陕西省道德模范”,一附院援鄂医疗队、二附院感染科获“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纽春萍、杨瑾获“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西迁馆获评“陕西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巩守平获评“西安市劳动模范”,邓景元、王世绍获评第五届“西安市道德模范”。
文化绘“象”,打造交大特色文化
打造西迁精神主题文化品牌,西迁精神研究中心获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西迁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研究”开题。推进西迁精神主题影视作品的创作与拍摄,电视剧《大西迁》入选中宣部2021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进影视产业发展项目,电影《西迁》入选上海电影发展基金会扶持,西迁精神出版工程二期获批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
出版《爱国主义青春读本》丛书、《港之风帆》等,《西迁精神教育读本》进入中小学校园,发行量达100万册。举办西迁精神座谈会暨系列图书发布会,目前西迁精神主题图书已达42种。举办“弘扬‘四面旗帜’”“西迁精神新传人主题书画摄影作品展”,《千年回响》纪录片在海外传播,艺术传扬西迁精神项目由“单一”到“融合”,全面开花。
建成创新港人文艺术与科学精神交流平台——影随轩,夯实交大文创孵化服务平台新内涵,完善影随轩运营管理体系,成为创新港“网红”打卡地。统筹交大万象、交大文化品牌馆、有名堂等文化空间,以传播先进文化、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
战疫情文艺有力量,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蔓延波及全国,学校以文艺与社会共情,组织“艺暖中华•武汉加油”等抗击疫情原创文艺作品征集和展示活动,征集264个抗击疫情文艺作品,作品入选抗击疫情文艺创作平台、全国校园抗击疫情主题公益歌曲、2020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奋斗吧青春”“让青春为祖国绽放”等全国网络平台,抗击疫情原创歌曲“定能挺过去”多国语言视频传播,同时举办“抗击疫情 共创美好”“最美逆行者”等抗击疫情主题巡展,建设抗击疫情主题雕塑,彰显交大人文艺术情怀。
文化造“境”,建设美丽校园环境
夯实创新港文化建设新内涵,发布创新港VI设计,丰富交大文化标识体系。统筹推进创新港环境文化建设,建成创新港标志石、西迁教授群雕、与大师对话系列雕塑、“契机不是少数人的专利”雕塑、创新港报告厅命名和文化氛围营造等,形成创新港文化景观标识体系,夯实创新港中央主轴线“创业之旅”文化布局。
建成创新港数字展厅,在“科创月”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窗口展示作用。推进创新港高等工程教育博物馆建设,统筹开展“科学家精神巡展”“交大西迁科技报国展”“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展”等12个展览,推进创新港各研究院的主题博物馆建设,建设创新港博物馆集群,联合沣西新城打造创新港研学基地。
发挥交大西迁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不断完善提升西迁馆文化内涵建设,举办6个主题展览,获评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荐重点项目”,获批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年接待社会公众近15万人次。启动交通大学徐家汇老校门复建,丰富交大西迁博物馆的校园实物展示。建设“彭康业绩陈列馆”,打造西迁精神(上栗)传承基地。
2021年已经启程,“我们的心胸燃烧着希望,我们前进的道路铺满阳光”,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沿着这条创造历史的道路不断奋进,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再接再厉,定能迸发更多“交大伟力”,创造更多“交大奇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