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至24日,校党委书记舒歌群带队赴绵阳、乌鲁木齐等地调研交流,在西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南科大”)、新疆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新疆师大”)召开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气动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前往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以下简称“新疆天文台南山站”)调研。党委常委、副校长朱长飞、罗喜胜,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研究生院、科研部、人力资源部、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等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12月23日上午,舒歌群出席中国科大、气动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舒歌群、朱长飞以及气动中心有关领导的共同见证下,罗喜胜代表学校与气动中心签署协议。双方将围绕重大前沿与战略性基础技术研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联合科研、学术交流、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更好地践行“科教报国”“大国重器”的使命责任,服务国家战略。
12月23日下午,舒歌群一行来到西南科大,与西南科大党委书记陈永灿、校长董发勤座谈交流,研究谋划“十四五”期间如何开展更高水平的对口支援与交流合作相关工作。
陈永灿对舒歌群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就中国科大对西南科大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2019年西南科大在ESI前1%的三个学科取得的突破,与中国科大的对口支援工作密不可分。他表示,西南科大将切实抓好精准对接,努力提高对口支援质量和水平,着力拉长创新链条,突出学科交叉创新,培育能干成事的学术人才,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更好成果推进西南科大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在对口支援的同时推动双方协同发展。
舒歌群在讲话中指出,自2001年6月开展对口支援以来,两校已携手共进了19年,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取得了显著成效。明年是两校对口支援第20个年头,希望双方能够认真研究、共同谋划,做好“十四五”期间的工作规划,努力实现精准支援、合作共赢,不断提高对口支援的质量、水平和针对性。希望双方以重大工程为牵引,聚焦学科建设,引导两校教学科研人员加强合作与研究,进一步加大人才支持和干部双向交流,助力西南科大实现内涵提升、快速发展。
董发勤对2019年对口支援工作进行总结,介绍了西南科大在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内部治理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在国家级人才、国家奖、国家级平台等方面实现的新突破,希望两校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探索合作共赢新思路。朱长飞对两校对口支援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建议双方认真总结19年来的对口支援工作实践与成功经验,讲好对口支援故事,希望西南科大抢抓“十四五”机遇,在科研项目、基地建设、协同引进人才以及联合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切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取得高质量成效。
会上,两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具体工作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会后,舒歌群一行调研了西南科大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工程材料与结构冲击振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爆破实验室。
12月24日上午,舒歌群一行来到新疆师大,召开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总结2019年两校对口支援工作,研究下一步工作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二级巡视员张作森,新疆师大党委书记巫文武等有关领导参加座谈。
巫文武对舒歌群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系统介绍了中国科大对口支援新疆师大相关工作进展,对中国科大长期以来对新疆师大的大力支持,尤其在指导和帮助新疆师大相继获批物理、化学、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等方面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继续与中国科大加强交流合作,借助中国科大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新疆师大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
舒歌群对新疆师大立足祖国边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新疆的稳定与发展、特别是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赞赏。他一一回应了巫文武提出的对口支援工作需求,指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主动加强与新疆师大的沟通与对接。他指出,中国科大将义不容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加强校际互访和院级层面的沟通交流,适度拓展联合培养学生的人数和学科专业范围,重点支持新疆师大学相关科建设,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推进干部交流挂职,共同做好两校对口支援“十三五”总结和“十四五”规划,助力新疆师大加快内涵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会前,舒歌群一行观看了新疆师大温泉校区规划图,调研了图书馆、黄文弼特藏馆和信息管理中心。
12月24日下午,舒歌群一行赶赴新疆天文台南山站,与新疆天文台台长王娜,党委书记、副台长冯涛等座谈交流。王娜介绍了新疆天文台基本情况、研究方向和相关工作进展。舒歌群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