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华南农业大学:树人兴农百十载 力创一流新时代
2019-11-11 08:49
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11月10日,华南农业大学在丁颖礼堂举行110周年庆祝大会,海内外嘉宾、离退休老领导、校友、兄弟院校代表和师生代表2000余人欢聚一堂。

  庆祝大会上,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刘雅红回顾了学校110年的办学历程。刘雅红回顾了学校110年的办学历程。她说,从1909到2019,一代代华农人坚守“农业教育要振兴中华农业”的初心和使命,以优秀的办学传统,深厚的学术积淀,丰硕的服务成果,锻造了华农百年品牌,谱写了华农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同向同行共发展的壮丽篇章。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学校建校110周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她指出,我校要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坚持立足广东、服务华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领域作出重大贡献;坚持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

  刘雅红校长讲话全文


  树人兴农百十载 力创一流新时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好!春华秋实百十载,继往开来新时代。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华南农业大学建校110周年。我谨代表学校近5万名师生员工,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华南农业大学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兄弟院校、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一、筚路启程,星火燎原

  110年前,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全国各地提倡实学、兴办学堂,广东推行新政、兴办农业,唐有恒博士放弃留美任职,受命回国创办了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及其附设农业讲习所,点燃了中国南方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星星之火,奠定了华南农业大学的百年基业。随后,学校开启了拓荒创业、艰辛办学之路,历经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中山大学农学院等办学阶段,虽饱受战火洗礼,仍弦歌不辍。

  70年前,新中国成立,我国高等农业教育被赋予了新使命。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丁颖教授出任首任院长。自此,学校进入全面发展的大好时期,李沛文、赵善欢、沈鹏飞、侯过、蒋英、利寅、蒲蛰龙、林孔湘、邝荣禄、黄昌贤等一大批名师云集,多个农业学科全国领先,华南农学院进入全国知名大学行列,确立了华南农业教育最高学府的地位。

  40年前,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和科学的春天,华南农学院焕发新的生机,办学水平不断提升。197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院校;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建立了农文、农理、农工、农经相结合的学科框架,逐步走上了现代化多科性大学的发展道路;1994年,学校成为农业部和广东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20年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和管理体制的战略性调整,学校在2000年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成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抢抓机遇,迅速扩大办学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农、工、文、理、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建立了以农业科学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的重点学科群,涵盖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学校办学水平处于全国农业高校前列。

  2009年以来,学校迈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2015年,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实现了主持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零的突破,标志着我校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走在国内农林高校前列。高层次人才规模大幅增长,培养新增院士2人,新增国家级人才38人次、省部级人才110人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相继实现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零的突破,成为广东省第二所实现国家科技“三大奖”全覆盖的高校;建成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位居广东省属高校之首。同时不断升级与农业龙头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发挥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和乡村振兴。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学校学科排名和整体实力显著提升,有5个学科进入ESI前1%,农学与林学学科、兽医学分别进入QS世界大学学科和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50;根据最新的USNews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学校位列世界大学排名第879名。今日华农,已成长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

  二、树人兴农,薪火相传

  从1909年到2019年,一代代华农人坚守“农业教育要振兴中华农业”的初心和使命,以优秀的办学传统,深厚的学术积淀,丰硕的服务成果,锻造了华农百年品牌,谱写了华农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同向同行共发展的壮丽篇章。

  这是一代代华农人矢志报国、立德树人的110年。建校先驱唐有恒先生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回国办学;首任院长丁颖教授自小就立志“科学救国”,担任院长后常以“学农、爱农、务农”之言教育师生,以言传身教为师生树立深入基层、艰苦朴素、踏实工作的高尚品格。老校长卢永根院士在1984年向全体学生作了题为《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祖国》的演讲,其中谈到自己为什么要放弃美国优厚条件毅然回国,他的回答是“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卢院士的先进事迹更是兑现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的铮铮誓言。华农先贤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崇高追求;他们以行为世范的道德品质、学贯中西的学术功底、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感染和教育了一届又一届的华农学子以“实”为要、朴实为人、踏实干事、学以报国。110年来,华农秉承“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名优秀人才,两院院士就有12名,其中丁颖、卢永根、刘耀光“一门三院士”,1953届卢永根、庞雄飞、郑儒永“一届三院士”更是传为佳话。

  这是一代代华农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110年。建校以来,一大批科学家以对科学真理至诚追求的精神,在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和科技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在稻作学、土壤学、植物分类学、昆虫学、果蔬储藏保鲜、兽医学、植物病理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新一代华农人秉承老一辈科学家求精图新的科创精神,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问题、新需求,在新的学科领域、新的专业门类开疆拓土,在农业工程、微生物学、化学、材料学、农业人工智能等新农科、新工科领域不断取得新成绩,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是一代代华农人扎根南粤、服务三农的110年。早在建校之初,学校就确立了“农林学院除造就农林科技人才外,还负有解决地方农林生产技术问题与改进农林事业之责”的办学思想,确立了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的办学方向。唐有恒、邓植仪、利寅、沈鹏飞、张巨伯等先驱勇担“农业教育要振兴中华农业”之重任,创建学校、开拓学科、艰辛办学、服务社会取得了丰硕成果。华南农学院成立之后,丁颖、蒲蛰龙、林孔湘、邵耀坚等专家学者即使在办学最艰难的阶段,依然挽起裤腿下农田,躬耕在“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生产”的土地上,以求达到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目的。一代代华农人不断拓宽“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开创了产学研合作“华农温氏模式”的典范,为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时此刻,我们的脑海中又浮现起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和熟悉的名字,我们更加深切怀念每一位筚路蓝缕、拓荒创业的华农先贤,他们鞠躬尽瘁、以校为家,奠定了华农110年的历史伟业;我们衷心感谢每一位心系母校、建功立业的华农校友,他们和衷共济、以校为荣,造就了华农110年的卓著声誉;我们由衷致敬每一位同心同德、建业自强的华农师生,他们力耕不息、教学相长,创造了华农迈向一流的显著业绩;此刻,我们还要特别感谢一直以来给予学校发展大力支持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兄弟院校和合作伙伴,正是你们的鼎力相助给了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华农的先贤、广大校友师生和各界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三、继往开来,力创一流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学校建校110周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既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深感自豪,更对祖国的美好明天充满期待,也对学校更加辉煌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必须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华农力量。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和“三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为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指明了办学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励志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保障世界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人类营养与健康提供华农智慧。11月7日,在华南农业大学即将迎来110年校庆之际,马兴瑞省长专程到学校调研指导工作,充分肯定了我校取得的成绩,对学校提出了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和要求;并表示广东省将继续大力支持华南农业大学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信心。我们身处南粤大地,必须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己任,聚焦广东省委“1+1+9”工作部署,努力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目标作出华农贡献。

  展望未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坚持立足广东、服务华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领域作出重大贡献;坚持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农爱农意识,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着力培育德才兼备、知行合一,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国际视野,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型一流人才。

  我们要坚持特色立校,学科强校,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聚力发展新农科,错位发展新工科,协同发展新文科;进一步实施精准投入,着力打造世界一流学科。

  我们要坚持创新强校,产学研融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核心问题,以重大创新平台为抓手,构建集原始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农业创新体系,不断产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支撑国家和广东重大发展战略的一流科研成果。

  我们要坚持国际化办学,融入全球化趋势,大力汇聚国际优质教育、人才和科技资源,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实质性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高校共谋战略性发展,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一流合作平台。

  我们要推进综合改革,转变发展动能,激发办学活力,提升综合服务效能;进一步健全适应学校内涵发展的一流大学治理体系。

  我们还要坚持守正出新,实现文化传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承先辈振兴农业、矢志报国之华农初心,塑造勤耕务实、开拓创新之华农风骨,形成开放包容、学贯中西之华农气质,构建具有新时代精神、华农大特色的一流大学文化。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树人兴农百十载,力创一流新时代。过去的辉煌已经载入史册,未来的灿烂还需继续奋斗,站在学校发展新的起点上,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将华南农业大学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而不懈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的永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0-10-22 18:10
微信图片_20201010085047.jpg
北京理工大学 2020-09-23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