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在闵行校区霍英东体育中心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万余名新生汇聚交大校园,开启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习之旅。校党委书记姜斯宪,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副校长黄震,党委常委、副校长徐学敏,党委副书记顾锋,党委常委、副校长奚立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承,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伟明,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卫刚,副教务长吴静怡,院系、部处领导,以及高级中学校长代表,校内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共聚一堂,与同学们一起见证这个温馨而又激动人心的时刻。
开学典礼上,上海交通大学用一场别开生面的快闪活动迎接2019级新生进入校园,表达爱国之情的同时也为所有新生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爱国思政课体验。快闪曲目包括《我爱你中国》《今天是你的生日》《稻香》《青青世界》《心动南洋》等歌曲。师生们用领唱、合唱、阿卡贝拉等方式进行演唱,既宏大高远,也趣味十足。结尾部分以《我和我的祖国》高潮作结,引起现场万余名新生和家长代表与演唱人员一同高唱,场面十分震撼。
现场全体新生和家长共同观看了原创微电影《爸妈》。今年是《爸妈》系列视频诞生的第九个年头,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上海交通大学2019级新生彭博及其父母。该片延续了《爸妈》系列的传统,通过展示真实的生活、朴实的话语,从微小的细节处体现出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挚美好的感情。此外,该片还展现了父母和孩子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与祖国发展的展望,流露出浓厚的家国情怀。
林忠钦以“勤奋为学,爱国荣校”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国势之强由于人”,林忠钦表示,在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里,交大人从未曾缺席,未来也不会缺
席。“事不能空谈、功不可坐等,人的成长离不开勤奋学习和刻苦的磨砺”,如何成为“第一等”人才,林忠钦送给新生几点建议:一是希望本科新生调整心态,打好基础,建立对专业的热爱。学会“归零”,重新定位自己。“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是从老交大传承至今的办学传统,本科生阶段的学习,应在基础课程上下足功夫、练就过硬本领,积极寻找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的结合点,建立对专业的热爱,为将来的人生之路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二是希望研究生潜心钻研、矢志创新,勇于攀登学术高峰。要充分认识读研的意义,这是一生中进行学术探究的“黄金阶段”。林忠钦表示,创新创造是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大家读研期间必须要培养的素质。尤其是博士生同学正处于思维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时期,更应当求真务实、矢志创新、追求卓越,敢于攀登学术高峰。三是希望所有新生都能将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兴盛结合起来,成为国之栋梁。林忠钦鼓励新生秉承“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传承“坚守初心、思源感恩”特质和“勇担使命、赤诚爱国”底色,“争名当争国家名,计利当计人民利”,为祖国兴盛贡献交大人的责任与担当。“只有基础牢固,才能在乱云飞渡中保持从容;只有创新勇进,才能在百舸争流中脱颖而出;而个人成长的涓滴细流只有汇入祖国发展的江海,才能够变得充沛丰盈”,林忠钦勉励每位交大学子以刻苦的磨砺成就真才实学,以奋斗的青春赓续交大辉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王维克作为教师代表,与2019级新生分享大学要完成的两件事情:“长大成人”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业。王维克表示,只有逆水行舟才有可能取得更大成就,当大家能够平静理智面对生活带来的种种境遇,义无反顾朝着自己理想努力前行,那么大家就真正长大了。对于感兴趣的事业,王维克表示,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可以持续不断地倾力投入并为之奋斗的兴趣,可以帮助大家事业有成、个人幸福的兴趣。王维克鼓励大家把个人兴趣同国家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联系在一起,勇担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
高年级学生代表、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生梁晴雪与2019级新生分享了自己的求学求知感悟:以学促知,把学习当作第一要务;以行践知,把实践作为第二课堂。本硕博期间,她赴国内15个城市、海外5个国家进行实践交流,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尽可能助力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等工作。作为“青春告白祖国”专场主题宣讲,她用最深情的告白,表达坚定为祖国美好明天、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勉励学弟学妹,了解自己的能力与长处,明白时代的需求和方向,选择去祖国最需要大家的地方。
农业与生物学院2019级新生李乐天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他表示,得益于国家西部专项政策,他能够在一直憧憬的学府开启自己的求学生涯、学术之梦,他未来也将以自己的力量反哺社会、报效国家。“这里‘交通’着的,是天与地,是学与思,是过去与未来,是现实与理想。进入交大不是结束,只是开始,我们将继续大步行走于追梦的路上,勇敢诠释青春的活力与昂扬。”
随后,全体新生起立庄严宣誓,以崭新的身份,开启了人生中的又一段旅程:“我将谨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之校训,诚信立身、精勤为学、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为传承文明、探索真理、振兴祖国、造福人类而奋斗终身。”
“相聚在东海之滨,汲取知识的甘泉……迎向那真理之光,扬起青春的风帆……”开学典礼最后,由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合唱团领唱,交大校歌的大合唱回荡全场,全体交大人将铭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凝心聚力,再创辉煌。
勤奋为学 爱国荣校
——在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林忠钦
2019年9月8日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来自海内外的4000多名本科新生和近万名研究生新生齐聚交大,即将开启人生新的旅程。作为校长,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也要向培养你们的父母和师长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我们即将迎来新中国的七十华诞。70年岁月更迭、沧桑巨变,我们的祖国由百废待兴,逐渐走向繁荣富强,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在座的同学大多是2000年前后出生,亲身经历和见证了祖国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国势之强由于人,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前不久,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我们的黄旭华学长和吴文俊学长分别成为“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建议人选,他们所展现的家国情怀、作出的杰出贡献,让全体交大人引以为豪。从“两弹一星”到核潜艇、航空母舰,从迈向太空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到坚守南海的“造岛神器”挖泥船,从攻克重大疾病和疑难杂症,到解决经济社会及民生问题……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浪潮之中,在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里,交大人从未曾缺席,未来也不会缺席。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坚信,在新一代交大人之中,还将会涌现这样的民族脊梁。但是,事不能空谈、功不可坐等,人的成长离不开勤奋刻苦的磨砺。如何成为于国有大用,于时有深益的“第一等”人才,我想送给在座的同学几点建议,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
第一,对于本科新生而言,希望大家调整心态、打好基础,建立对专业的热爱。大家从同龄人中崭露头角,来到交大,都具备成为优秀人才的潜质。在这个彬彬济济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大家首先要学会“归零”,重新定位自己。大学的课堂教学不再依靠耳提面命,也没有题海战术,而是引导启发大家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大家要积极主动适应这个转变,适应快的同学不应自满,适应慢的同学也不要气馁。每一名同学都应该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和虚心求教的精神,乐于思索、勤于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科阶段的学习,基础课程是重中之重。“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是从老交大传承至今的办学传统。交大对基础课程的学习要求非常高,一些课程博大精深、抽象难懂,被称为“霸王课”,大家学习的时候也许很吃力,但以后会逐渐体会到,这些“霸王课”里蕴含的知识正是专业领域研究和创新不可或缺的基石。学好这些课程,会让大家终生受益。我希望,大家要在这些课程上下足功夫、愈难愈进,扎扎实实把基础打牢、练就过硬本领,积极寻找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的结合点,建立对专业的热爱,为将来的人生之路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对于研究生而言,希望大家潜心钻研、矢志创新,勇于攀登学术高峰。研究生阶段是学历教育的最高阶段,大家要充分认识读研的意义,这是一生中进行学术探究的“黄金阶段”。要沉下心来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锻炼自己的学术思维,提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发现新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探究”到“创造”的跨越,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论文、取得学位,或者仅仅局限于谋求一份体面的职业。
创新创造是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大家读研期间必须要培养的素质。我们要倡导的创新不是邯郸学步式的跟随,而是在重要领域从无到有的原始创新;不是纸上谈兵式的空想,而是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财富与利益,而是要在强国兴邦、济世安民中书写自己的贡献。因此,作为交大的研究生,就应当乘风而上,面向时代大命题做大文章。
尤其是在座的博士生同学,你们正处于知识体系最完善、思维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时期,更应当矢志创新、追求卓越,不断攀登学术高峰。很多知名的交大人都在读博期间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钱学森学长和导师冯·卡门共同提出了著名的“卡门-钱公式”,奠定了在空气动力学上的地位;徐光宪学长提出了“三中心模型”,首次验证了罗圣费尔德关于旋光的量子化学理论;张钟俊学长第一次在理论上获得了凸极电机的一个模态常数,对电机学和数学研究都具有创新意义……希望这些学长们立志不凡、勇于创新的事迹,能够激发你们开拓和创造新的传奇!
第三,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希望大家都能将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兴盛结合起来,成为国之栋梁。“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是我们上海交大的校训,也是历代交大人共同的精神传承。这八个字虽然朴实无华,但是意蕴厚重,它阐明了交大人“坚守初心、思源感恩”的特质和“勇担使命、赤诚爱国”的底色。今年是我们交大电机系1941届校友杨嘉墀院士诞辰100周年。上世纪40年代,杨学长前往美国留学工作,研制成功第一台自动记录光谱仪,被专家定为“杨氏仪器”。新中国成立后,杨学长响应祖国召唤,变卖所有家产,购买中国科研所需的各种仪器归国。他在国家科技战线工作近五十年,亲身参与了导弹、人造卫星、载人飞船、探月工程等重大科研成果的研究开发,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卫星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开始步入正轨,但事关国家强盛根基的科技事业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杨嘉墀学长和其他三位院士联名致信中央,提出著名的“863计划”,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高科技的发展进程。“争名当争国家名,计利当计人民利”。杨学长的这句箴言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交大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精神的最好诠释。
同学们,只有基础牢固,才能在乱云飞渡中保持从容;只有创新勇进,才能在百舸争流中脱颖而出;而个人成长的涓滴细流只有汇入祖国发展的江海,才能够变得充沛丰盈。作为新生代的交大人,你们出生于祖国腾飞之时,成长于民族复兴的历程之中,你们的人生轨迹始终与强国兴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必将成为强国兴国当仁不让的中坚力量。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我希望,每一名交大的学子,始终谨记交大的校训,以刻苦的磨砺成就真才实学,以奋斗的青春赓续交大辉煌!追求卓越、造福人类,共同建设祖国的灿烂明天!
谢谢大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