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斯坦福大学原校长约翰·汉尼斯:未来需要的人才应具备三种特质
2020-06-04 10:59
中国教育报
作者:

  谈起这个话题,我想我们应该先问问自己,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未来拥有哪些能力?

  我希望他们可以成为终身创新者,希望他们可以为社会作出杰出的贡献。无论他们将来在政府工作也好,在大学工作也好,或者在各个商业领域工作也好,有所创新并作出突破性贡献的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我们的教育体系该如何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呢?

  依据我的经验,未来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特质。

  第一类,T型人才。英文字母中的“T”由一条横线和一条竖线组成。竖线代表深度,代表在一个领域内的专业技术与能力。所有的教育体系都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与能力,这样在特定的专业领域,比如计算机科学领域、生物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心理学领域,学生可以掌握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技能。

  但字母T还有另外一部分,就是横线。横线代表合作的能力,代表与其他领域的人才进行合作的能力,代表思考大事的能力,代表学习新东西的能力。

  无论是作为企业家还是大学校长,我都充分体会到合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和发明者,我需要与商业领域内的人合作,因为只有他们才能让我的技术真正触达用户;作为一名大学校长,我需要与斯坦福大学内从事各项工作的人合作,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共同达成斯坦福大学的目标和使命。

  第二类,拥有创新自信的人才。创新自信意味着不断尝试新事物的勇气,意味着头脑风暴,集思广益的意愿,也意味着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一个问题或者困难的意愿。我创办过两家公司,在每家公司的创办过程中,领域内的专家都不看好我们,预言我们会失败,他们认为我们研发的技术是行不通的,但是两家公司都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它们都重塑了各自所在的行业。

  所以说,如果你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就要有创造新事物的意愿,并且也要有不惧失败的勇气,要将创新自信和勇气结合在一起,凭借这份自信和勇气不断去尝试新的不同的事物。

  第三类,终身学习者。成为终身学习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拥有探索和掌握新兴领域的能力,意味着不断进化。我们必须直面这个事实,20年后我们所有人面对的事情都会和今天截然不同,我们都会随着时间不断地进化和改变,我们需要学习新东西。尤其是在当下那些飞速变革的领域里,我们的角色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我创办公司时,电脑还是个庞然大物,那时还没有个人电脑,没有手机,没有现在这种视频会议技术。那时互联网还只是一部分人的梦想,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更是处于幼儿时期,我需要在我的一生中不断地成长,不断涉足新的领域,学习新的议题。人的一生中可能只上一次大学,但是你需要抓住这次学习机会,让自己成长为一个终身学习者,这样才能精通新的领域并且随着时间不断成长。

  我认为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培养这些能力的方式,就是与他们共同努力,这会对学生形成一种激励和启发。

  优秀的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领域和授课内容,总是怀有极大的热忱,同时他们在教导自己的学生时总是毫无保留,全心投入。教师们对于教学领域付出的热情与精力,以及他们对于专业领域的深刻理解,很容易就会激发学生们对所学领域的求知欲。

  在斯坦福大学,我们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尝试的机会,以此作为培养学生的方式。我们不仅引导学生学习自己主修的专业,还会鼓励他们涉猎更多更广泛的知识。我们让他们参与艺术活动,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开发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向他们教授设计思维,教他们如何与人合作,如何集思广益,如何尝试新事物。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加入很多可以实际操作的环节,要求他们不仅要理解概念,而且要学会如何应用。他们必须将想法带到实验室或者其他地方去亲自实践。

  我认为这样带有实验性质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共同参与进来,通过合作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斯坦福大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都寄宿在校园里,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学习环境。他们不仅可以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那里学习,还可以从辩论中学习,通过相互学习来对事物形成新的理解。斯坦福大学用这种方式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

  依照我的经验,T型人才、拥有创新自信的人才、终身学习者,这三类人才会在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并且得到十足可观的回报。如果我们可以通过教育与实践让年轻人成为这三类人才,那么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做出杰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感到骄傲!

  作者:约翰·汉尼斯,斯坦福大学原校长

  任斯坦福大学校长长达16年,带领斯坦福大学从地区性教育机构蜕变为世界顶级大学,并将自己的领导力经验总结成《要领》一书。是硅谷创新生态的重要塑造者之一,亲自推动斯坦福大学和硅谷共同发展为世界创新的引擎。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9-11-25 22:42
中国教育在线 2019-11-25 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