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学而思与乐高®教育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宣布双方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推出面向K12的素质教育解决方案,为学生提供寓学于乐的动手实践式学习体验。目前,采用乐高为核心教具的学而思机器人编程课程已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杭州、天津六个城市落地。未来,双方将在产品、课程、师训、品牌联合等多方面展开合作,持续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优质化发展。
乐高®教育中国区负责人表示,“当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它将变得更有意义、更生动有趣,并能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乐高教育在过去的43年中一直致力于为全球学生创造寓学于乐的学习体验,通过有目的的玩乐帮助学生增强对知识的感知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运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对与学而思的战略合作充满信心,学而思在中国教育领域具有多年积淀和强大教研能力,相信基于双方在各自领域的经验和优势资源,双方的合作将为中国青少年带来更多具有创意和趣味的学习体验。”
学而思总校校长杨付光表示,“在素养课堂中,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教具,既是他们的玩具,也是带他们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简单的动手操作,就能激发孩子思维的小宇宙!学而思此次引进乐高教育品牌教具,旨在优化自身素养教育业务,打造素质教育行业标杆的同时,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品牌携手共创 聚焦科学教育
学而思长期注重教具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通过教具来增强孩子对知识的感知,培养孩子动手探究能力。学而思为素养课程体系配备了更为多元化的教具,学而思老师认为,如果孩子能够灵活使用教具解决课堂问题,在生活中,孩子也能自然地想到用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具让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学习场景成为可能,最终实现学以致用。
如今,学而思持续发力科学教育,以“激发兴趣”为核心价值,以“学以致用”为培养目标,推出一系列与科技、编程相关的素养课程,引导学生自觉获取科学知识、树立探究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培养青少年群体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
乐高®教育隶属于乐高®集团,自1980年创立以来深耕STEAM教育,基于动手实践式学习体验和寓学于乐的核心理念为基础,结合乐高®积木、智能硬件、编程学习、课程内容和教师培训,提供覆盖学前,小学、中学及FLL科创活动和国际赛事在内的趣味学习方案,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概念的同时加强综合实践,从简单的知识探索进阶为解决源于现实世界的问题,培养审辩式思维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21世纪核心素养,成为更加自信的终身学习者。
学而思将引进乐高®教育系列产品到素养课程中,并基于自身的课程设计经验和教研能力,在从玩到学的过程中建立起清晰路径,打造完备的教学体系和匹配的课程产品。未来,乐高系列套装将在学而思线下校区和全国素养学员见面,孩子们有机会在素养课堂感受到来自乐高的趣味学习体验。目前采用乐高为核心教具的机器人编程课程已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杭州、天津六个城市落地,未来会进入更多城市,让更多小朋友能够在拼搭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学以致用 培养未来人才
双方的此次合作,是新颖的素养教学模式与创新的硬件形式的高度融合,使得孩子们可以亲自动手拼搭,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而思的课程设计中,孩子永远是课堂的主角,老师则借助多元的课件、丰富的教具为孩子的探索提供充满爱和期待的全方位支持,通过反复打磨、有设计性、富于有挑战性的关键问题,激发、引领和鼓舞孩子不断深入,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学习,从知识的学习到能力的养成。
孩子们在搭建作品的过程中,老师会单独设计课程埋点,让他们遇到问题时可以借助乐高作品完成问题的猜想、验证、分析,同时融入丰富的动画和课堂挑战环节,孩子们可以在玩乐中大胆想象,在玩乐中成长创新。
与乐高®教育“启迪和培育未来的建设者,帮助每位学生成功”的品牌使命一样,学而思始终倡导在实践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和科学家精神。由此可见,双方品牌理念的趋同,也是达成合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即乐高®教育高品质的教具和学而思扎实的教研经验,在教育资源、拓展市场和产品品质等领域共同发展和进步,为中国青少年提供更高品质的学习体验,为教育行业素质教育发展持续赋能。
提示:该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该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