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校企共答题
2024-03-25 17:42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黄卓

  今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最大的热词,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产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战场,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校企精准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推进会”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产业企业的代表们,就“如何促进和深化校企协同创新,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索。

  有组织的校企合作

  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高校与企业扮演着功能不同但优势互补的角色。一方面,来自高校的前瞻性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来自企业的市场信息和资金支持可以分散高校的研发风险,加快技术的成熟与产品生产,完成从零到一,从一到N的跨越。

  “校企合作并不只是以高校基础研究为起点,以企业应用转化为终点。产业和临床一线往往蕴含着关键的科学问题,技术和产品革新的问题也暗藏着下一轮基础研究的问题被发现和解决的机遇,源自企业的技术需求可以持续推动高校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优质科研转化,发挥成果转化对教学科研的带动作用,实现从N到零的归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朴世龙说。

  他建议构建高质量的校企循环促进机制,打造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科学家与工程师深度理解,高校与企业充分互信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高校和企业的新质生产关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如何提高校企合作效率?优化和创新组织模式是其中的关键。“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的核心是要助力于科技的创新突破及产业的创新升级。我们秉持的原则就是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将产业、企业需求与高校科研有效链接起来,做有组织的校企合作。”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秘书长赵强说。

  2022年6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共同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发起设立中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校企精准对接,促进高校有组织科研和成果转移转化,提升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赵强介绍,在这一过程中,平台会着重发挥企业集群主和链主企业的作用。发挥国家高新区、央企、龙头企业等代表一个产业链或者一个产业集群的作用。“它们会作为一个中间节点,发挥其在校企合作当中的组织作用。”赵强解释到,“希望通过这些中间节点,提炼出一些重要需求和共性问题。一方面将其发布给高校,使得高校迅速协同起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联合地、有组织地科研攻关。另一方面,这些中间节点,又能够发挥其链主作用,提供产业资源及金融资金等全方位的支持。”

  实际上,在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中,包括从需求的收集、分析、发布、对接、研发、实验,到最后的落地应用,单纯依靠传统的“点对点”的校企合作,依靠企业个体的力量,很难真正地组织起来。在这一过程当中,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这样的“连结体”,通过组织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中间组织者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校企合作对接的效率。“单纯依靠平台的力量也是不够的。我们还会引入一些中间节点,类似于子平台,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大程度上助力有组织科研的落地实施。”赵强说。

  “作为央企,我们考虑的是如何以企业为纽带,把技术和产业对接起来,把这个桥梁作用发挥好。”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殿常说。他表示,目前,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正在布局相关工作,重点考虑如何发挥整合、创新、孵化和支撑的作用,包括平台建设、人才培养、项目的联合研发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等等。“我们要履行央企的责任,要把科技创新摆在一个重要位置,实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和标杆示范的打造,实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的央企作用的发挥。”

  “我认为,校企协同创新与以往的校企合作相比,关键在于怎么把以往的散点式的、临时性的、短期的合作变成有组织的、持续稳定的协同。所谓协同,我的理解就是要真正实现1+1>2。”四川大学副校长刘超说。

  “我们要利用类似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这样的组织者和链接者,首先把我们已有的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与企业对接,将它们真正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此外,更重要的是,要让企业和高校在前阶段就在一起合作,而不是高校把成果做出来之后再转化。”

  “对企业来说,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企业开展重点科研的核心力量,也是企业能力建设的一个坚强支撑。”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谢庆峰也认为,校企合作的思路就是共建、共育、共创、共赢。“从以前点对点项目型的合作,也就是需求型合作,企业出题,学校答题,到十年前互惠互利的,企业出题,共同答题。下一步,要变成联合创新中心,希望国家出题,校企联合答题,最后落到产业上,产业是阅卷人”。

  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保障

  “除了组织模式的创新,制度上的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刘超提出,“特别是在高校里,我们如何引导老师与企业一起去合作,这里面涉及很多问题,比如,有可能是要多学科的团队一起来做,这就和以往的考评体系不一样了。那么,我们的指挥棒怎么来定?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如何来做?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努力探索的方向。”

  “完备的科技成果管理规则、良好的成果转化制度不仅是对成果转化各方行为的规范,也是对各方权益的保障。原始创新成果的转化周期漫长、不确定性高,只有制度明确、规则清楚,企业才有信心把真金白银投入到科技成果培育与转化过程中,科学家才能安心从事基础研究。”朴世龙认为。

  因此,他建议高校与企业从实际出发,明确知识产权归属与权益分配,完善制度化的转移转化流程,搭建专门化的成果管理与对接平台,打造专业化的转移、转化团队,以便消除校企合作过程中潜在的误解与冲突,为新质生产力要素顺畅流动与高效配置,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我们希望教育部在这一块能够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比如,把大学科技园纳入对高校的考核里面去。由高校和地方共建产业园,允许老师将科研成果直接在产业园里面进行转化,并给予职称评审等等相关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吴枫建议。

  “最重要的是,大学科技园要形成稳定的发展机制。”吴枫说。“要有一支专门的孵化队伍,这支队伍不属于高校。另外,大学科技园也需要跟金融链进行结合,成立投资基金等等。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做这些工作,中科大的相关工作也正在推进中。他表示,除此之外,大学的机构也要进行改革。“大学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外,应该把技术创新也作为主责主业。这是我们的一些思考。”

  专业的服务团队和服务标准也是制度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设计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落地机制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人。”赵强说。“我们要建立科创经理人的标准和经理人团队。具体来说,在企业要有一个科创服务经理人队伍,高校、产业园区也要有一个服务队伍。只有这些队伍能够真正地到了‘田间地头’,这个工作才能真正落地。今年,我们计划培养1000名科创服务的经理人。”

  “我们2024年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平台组织集群主和链主,把一些重大的、共性的需求,进行收集、发布,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组织、协同,将校企合作有序地驱动起来。这会是我们贯穿2024年全年的工作主线。”赵强说。

  他表示,未来,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还将持续举办快速的,小规模的,专题性的对接会。“这些小规模的对接会是针对具体产业主题的,落地性的,以直接解决问题,促进校企成果落地,成功对接为目的的专场活动。这样的专题对接会,我们今年计划至少要做20场。”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黄卓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714868387 2024-03-15 14:02
SRC-714868387 2024-03-15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