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3
只要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就需要坚持,这就是改革本来的意义,也是一种担当,也坚信我们一定会找到最适合中国的办法与道路![详情]
2017-10-12
无论平等,还是基于平等提出与孩子做朋友的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其隐含了大量的文化前提,和我们的文化不一样。[详情]
2017-09-26
如果说以前在质量的要求上,还只是大棒——提要求,甚至惩罚高校,那么双一流更像胡萝卜,引导高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详情]
2017-09-26
学校与教育部门如此处理,只会能让更多老师放弃自己的管教之责,当老师放弃对学生的管教时,可能就是学校教育真正崩溃的时候。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断然措施,去...[详情]
2017-09-26
集中资源,从国家建设发展考虑,重点支持建设一部分世界一流高校与一流学科仍然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最恰当的选择。[详情]
2017-09-20
最近20年里,无论是新生儿,还是一年级入学新生都大幅度下降,已经从20年前最高的2500万下降至1700万左右,在校中小学生也大幅下降1亿人以上。但伴随市场总量...[详情]
2017-09-11
时代不同了,读书人也多了,在现代社会,不必也不可能把老师摆在圣人的位置,但对老师的基本尊重与权利必须坚持坚守,否则,教师对自己权利与责任不得已的弃...[详情]
2017-08-31
打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详情]
2017-08-31
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走学习这条路的,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学霸。[详情]
2017-08-28
关心孩子生活教育,当然是一个父母的基本职责,但过度关心,百害而无一利。[详情]
2017-08-28
博士后实际上是一个工作岗位,职责是做研究,但又和一般科研人员有区别。[详情]
2017-07-31
2016年,来华留学人数高达44万,其中读学位的留学生约为21万人。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留学目的国,仅次于美国与英国。[详情]
2017-07-28
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对自己需要有一个恰当的认知,走适合自己的路,而不是名校,留学。不适合的路,带给你的多半是灾难![详情]
2017-07-20
99%的人都不可能按自己的职业规划实现自己的人生,99%的人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选择权,往往是被动的。当下的职业选择,只是给你一个看似合理的近期目标,能否成...[详情]
2017-06-29
不要在意一本二本,在现实中没有人会再记得这种区别,对于你自己,只是一点虚荣得到满足而已。[详情]
2017-06-26
学校第一,如果能上985,原则上就不要纠结专业、地区,尤其是专业,纠结地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985、211这种层次,不要在意过于细微的差距。特别提醒的是...[详情]
2017-05-30
1977级的考生与大学分级并不明显,现如今很多优秀的专家,领导并不是出身于名校,但并没有影响他们做出巨大的成就。[详情]
2017-05-18
关停了学而思,孩子们的负担就能降低、就没有了吗?答案是显然的,不可能。没有学而思,还会有新的“学而思”,眼下就已经有一个新的“学而思”了。[详情]
2017-05-15
现在教育体制内,批评应试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很多教育系统内的领导、名校长、专家学者,在公开场合,如果不批评几句应试教育,就浑...[详情]
简介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多年来重点从事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
联系
bianji@eol.cn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