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专栏
教育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社会的问题?
文 / 陈志文
2017-09-20
最近20年里,无论是新生儿,还是一年级入学新生都大幅度下降,已经从20年前最高的2500万下降至1700万左右,在校中小学生也大幅下降1亿人以上。但伴随市场总量...

  刚刚开学,上海68岁科研工作者批评上海幼升小的“牛蛙之殇”刷屏了。作者详细介绍了自己与孙子三年幼升小之战,最后以失败告终的过程。3岁时,孩子妈妈和爷爷就开始制定计划,如何辛苦地上辅导班,又如何遇到各种“刁钻古怪”的面试题,孙子还因为压力大患上了“抽动症”。最后这位笃信家学的科研工作者幡然醒悟:“所谓的家学,就是让下一代,比我们更能接近真实的自己。”最后全家的解决办法是:逃离中国,移民西班牙,去享受美式教育。“终于可以让他去另外一个健康、放松的环境中,依靠熏陶慢慢找回原来的自己了,能有时间在田野上撒野,也有空间在课本上学到如何撒野。”

  应该说这篇文章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很多家长的经历,心态,以及中国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颇有代表性,很多家长也都刚刚经历了一次备受煎熬的升学折磨,幼升小,小升初,高考等等,大家五味杂陈,这篇文章很容易撩拨起大家的情绪,产生共鸣,于是就刷屏了。与之相伴的是对中国教育的各种评论,甚至是激烈的批判。

  我充分理解包括这位爷爷在内的家长的客观感受,以及对中国教育的不满,我也承认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我想借这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谈点不一样的:这样的状况是谁造成的?是学校?校长?老师?还是教育部、地方教委?家长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对于其最后的答案,我更想提醒并追问:你确定美式教育就能达到你的目的吗?

  我们借这篇文章复盘,仔细检讨一下这个典型案例,并非具体针对这位家长与孩子,而是此类家长与孩子,以及中国的教育问题。

  是谁在逼孩子?是谁在给孩子增加负担,又是谁不让孩子去撒野?

  3岁,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上各种辅导班了。是谁在逼孩子,谁给孩子的负担?是家长,没有别人。

  上周,拥有学而思的好未来市值达到了140亿,超过教育市场传统老大新东方,在2年间几乎涨了2倍多。支撑市值增长的,是其业绩的疯狂增长。在2017财年增长68%的基础上,2018年第一财季,好未来继续高歌猛进,收入增长65%,利润增长63.6%,学生总人数(次)达到107.76万,同比增长62.2%。

  最近20年里,无论是新生儿,还是一年级入学新生都大幅度下降,已经从20年前最高的2500万下降至1700万左右,在校中小学生也大幅下降1亿人以上。但伴随市场总量下降的却是市场收入的迅猛增长,这种增长来自于家长的疯狂。

  倒退10年前,上辅导班的还是少数,但是现在,不上辅导班的成了少数。和学校的强制或者变相强制不同,这种辅导班是完全市场化的,没有人逼着你去,即便政府一再打压,但学而思的收入利润与市值一直以疯狂的速度增长。家长们功不可没!

  很多人说,家长也是没有办法,我完全不能赞同这种说法。

  想提醒的是,这位家长追逐的是四大私立小学,没有一个公立学校。为了减轻学习负担,确保义务教育的公平正义,给孩子们提供更健康的成长与学习环境,教育部门不可谓不殚精竭虑。为遏制择校,保障公平正义,教育部门从政策层面几乎是一刀切,在坚持以户籍学区为基础的入学基本政策的同时,禁止了测试选择学生,或最大限度减少特长生等通道。在减负上,几乎做到了极致,甚至限定学校作业布置量,几点放学都有一些严格要求。结果非常讽刺。

  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负担轻一些,但很多家长嘴上要幸福快乐,实际却“偏向虎山行”。在上海,公办学校刹住了,私立学校或者说民办学校就成了最公开的跑道。于是上海滩出现了“新四大名校”,无一是公立校。私立教育,在全世界的教育服务定位中,都是特殊或者更高教育的选择,不在政府需要保障的范围内。在过高期望的推动下,众多家长与学生,走向了一条高负担之路。

  “孩子的妈妈,我女儿,公务员干了十多年。希望外孙按照著名民办小学----著名民办初中----著名公立高中----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和海外常青藤的“牛蛙”式路线成长。”

  这位家长做法更为夸张,甚至是疯狂的。“我女儿对孩子的每一天、每一周、每个月都设置着不同的考核,她将这叫KPI,她要求孩子记的第一个单词就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相信这位家长的期望,也是很多家长的期望,不知道这种期望依据何在?提醒各位家长,这条路本就不是多数人应该走的路径,也是无法实现的。

  2017年高考报名人数940万,清华北大合计招生7000多人,这个比例是多少?加上交大复旦的7000多,这个比例有多少?美国常青藤学校近年在大陆招生总量不足1000人,你是否掂量过这是一个什么概率?

  美国总统只有一个,清华北大校长只有一个,中国篮球界至今也只出了姚明这么一个国际巨星。人是有差距的,我们需要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但中国的很多家长不同,从孩子进入学校那一天,实际上就开始把自己的孩子推向这条跑道。当然,肯定很多家长不承认,只强调自己要求并不高,孩子快乐幸福就行,但是一下手就是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这绝对是精英之路,少数人应该走,也是少数人能达到的路。但在中国,尤其是城市里,多数家长都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多数人达不到或者失败也成为必然。

  文章中,这位爷爷也承认,他们所追求的四大名校的录取率只有5%。哈佛大学的申请录取比大约也是这个水平。

  这种高期望值与定位,恐怕不能责怪教育部与学校吧?无论什么人都向着这个方向奔跑,因此有人说中国的学校教育是一个淘汰赛。这个说法也对,问题是谁选择了这场淘汰赛?

  疯狂的家长,口是心非的家长,扭曲并造成了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

  家长们为什么如此疯狂?有文化的原因,有观念的问题,也有现实的社会保障问题,生存问题,但都与教育无关。

  为什么这么多人有过高甚至不切实际的定位于追求?家长的观念是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也可以笼统地说文化传统。这位家长也不例外。

  “我搞了一辈子研究,做了一辈子学术,我不迷恋权贵,也不迷恋钱财,但有一点是我所始终秉承不弃的,就是家学”,我做过一个社会研究:在近百个中产阶级里,往上翻三代,虽然绝大部分都是农民,但却都是比较有文化积累与文化觉醒意识的农民,唯一的区别就是底子的薄厚而已。”

  在文中他交待支持外孙走上“牛蛙道路”的原因时写到:我知道这样会让他丧失可爱,但我宁愿他失去可爱,变得可憎,但也不能让他长大后变得“可贱”。

  笼统地讲是文化传统。学而优则仕,数千年来,中国人就是这样。因此,国人到了美国也在办培训班,组建爬藤联盟,新东方也伴随华人走遍世界各地。在华人聚集的唐人街,往往必有两个东西,一个是中餐馆,一个就是培训班。

  还有一个很多家长不愿意说但却普遍存在的心态:虚荣与攀比。这位家长坦率地承认:

  一起开始“牛蛙战争”的邻居的小孩如愿被录取了,他们就无法接受了。“我们家一直都要比他们家优越,这次反倒让他们压了一头,受到了嘲讽与看不起,这个气让我们难以下咽”,于是孩子妈妈甚至提出:晚上学一年,等明年再考!

  别人看不起,我觉得这只是主观感受,与其说是别人嘲讽,不如说是自己虚荣。这也是中国式家长,中国式文化吧。

  另一方面,导致中国有这么多人追求精英之路,还有很多原因,比如社会发展阶段与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

  多年前在国外遇到的两个流浪汉让我对教育理念与教育问题有了深刻认识。一个流浪汉是一位硕士毕业的中学数学老师,某一天他腻味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就上街了,成了无家可归者。另一位是一位流浪歌手,长期在某公园歌唱。刻满他歌曲的光盘,你给1块钱还是100块都无所谓,他更享受的是有人倾听,每天做的就是自我陶醉地歌唱。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永远不用考虑基本生存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各种社会组织,都提供了全面的基本保障。

  记得有一次寒流来袭,漫天大雪,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好说歹说把这些流浪者劝进一栋别墅改造的住所,怕他们冻死。但是志愿者一走,他们就都出来了。对于一些流浪汉,流浪是他们生活方式的选择,而不是被迫的选择。在中国,虽然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大幅度提升,但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我们还做不到吃喝不愁。正是基于这种经济发展基础,社会保障基础,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更关心的是我喜欢什么,而不是我必须做什么。教育与教育理念,实际上是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与社会治理制度关联的,匹配的,不是孤立的,没有那么简单。

  因此,我对很多不看中国国情与发展阶段,盲目讲北欧教育理念与教育制度方法如何先进的专家,非常不赞同,这种论调理论,更容易误导大众与政府,进入教育的死胡同。

  总之,无论是观念的原因,文化传统的原因,抑或是社会发展水平与社会治理制度的原因,导致家长过高的追求,都无关教育本身,都不是教育造成的,恰恰相反,教育部门与专家们都在不遗余力地宣讲不要这样,但很苍白,没有人听。

  家长们选择了一条艰辛的道路,但在辛苦付出的同时,更多的是埋怨,抱怨,这里面有重要的认识误区。

  既然选择了这条跑道,就需要明白,这条跑道必然是辛苦的,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英国。而且最后的结果,也是我们无法把控的。这个道理,全天下都一样,但这位老科技工作者显然不能接受,在这个过程中,对几所私立学校的做法颇有怨言。

  考唐宋八大家,崇明岛的位置,我实在看不出这种测试有什么可指责的。至于看父母与家教,也有其道理。孩子是一面镜子,从父母看孩子,是世界很多学校选择学生的手段之一,包括申请大学时,也必须填写父母的情况,学校无非是希望全方位考察一个人。当然,有人强调,这只是小学,但我也想提醒,你申请的是私立学校,他们的办学自主权在哪里?总需要尊重他们的基本权利吧?

  去年,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大学申请截止时间最后两周,被美国的一所中学除名了。原因是长期不吃早饭与老师发生了冲突,顶撞老师。其父母不能理解,“只有2周时间了,学校这是坑人!”他们不知道的是,学校已经受够了这位同学,在学校看来,规矩就是规矩,更何况孩子顶撞了老师。

  对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的误解,也是家长们怨言与情绪不断放大的主要原因。在美国,精英教育的辛苦与严苛,是我们很难相比的。

  私立学校,根据自己的不同定位,往往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甚至是没有道理的要求与规矩。我给大家摘录一段美国明尼苏达沙特克圣玛丽中学一位中国小留学生多年前写的感受:

  “出国之前大家都会说国内应试教育如何艰难,美国课业如何轻松简单,结果出国之后发现所谓的简单都是鬼扯。”

  “学校有非常严格的校规,并制定了白卡红卡制度来履行。“如果违反一般校规会被给白卡,例如旷课,一节课一张,校服不合要求一张,及至顶撞老师等也可以有白卡。两个月累计三张白卡就会有一次禁足。如果学生逃避禁足,则等同于一张红卡。还有14条重点校规,违反其一会拿到红卡。其中包括一些中国学校可能不会怎么管或者顶多请家长的条例。比如任何形式的作弊会直接红卡,单独一人出学校、晚上宿舍签到之后又出宿舍、离开宿舍不登记、打架、欺凌其他学生,以任何形式诽谤其他学生等。红卡入档是无法撤销的。一般一两张红卡之后就离开除不远了。”

  在伊顿公学,正式场合学生需要穿不同的衣服以示区别,分为三六九等。这位老同志遇到了不知道是否会咆哮?

  不仅是规矩严苛,对成绩的要求也不例外。

  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爱德华—休姆斯曾经写过一部报告文学《美国最著名的中学是如何炼成的----惠尼中学成长记》,探索了旧金山最著名的公立中学惠尼中学的成功秘诀。书的第一章,纪录了一个有远大理想的高三女生的一天:喝四杯咖啡,睡四个小时,得4.0的GPA(平均成绩)。和这位女生的辛苦相比,衡水中学的同学恐怕也相形见绌。在美国很多著名的中学,高中优秀学生后半夜睡觉是家常便饭。

  去年此时,哈佛大学公布过2016级新生的成绩,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孩子的成绩,无论是GPA,还是SAT都逼近满分。在满分为2400分的SAT考试中,亚裔(不包括南亚裔)的SAT均分最高,为2306分,白种人SAT平均为2236,黑人与非洲裔为2165分,西班牙裔拉丁美洲只有2156分。而最擅长考试的大陆考生,据说超过2100分的比例也不足4%。

  但是长期以来,一些专家舆论给中国的家长与社会公众描绘了一个极其错误和荒诞的观念与印象: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先进的学校教育中,孩子们都是无忧无虑的,老师家长强调个性与尊重,并在快乐幸福中走进了名校,也更有创造力,最后还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番美好的情景是不存在的。绝对的快乐和幸福是有的,绝对的没有负担也是有的,但这是美国很多公办学校,所谓薄弱校。没有人会关心你的成绩,下班后你很难找到老师,毕业率超过50%甚至成为学校追求的目标。因此历届美国政府在教育治理上是全面否定其公办学校的。

  从比尔盖茨,到奥巴马,扎克伯格,无一和那种无忧无虑,绝对的轻松快乐有关,他们的中小学教育,基本都来自私立学校与优质公办学校(学区房),他们的成就也都是超常付出后的结果。

  但是我国的家长已经被这种虚妄的言论误导,很多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有出息有成绩,一方面却总觉得孩子太辛苦,希望孩子能轻松快乐地有成就,这种分裂的想法,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对教育的不满。这和做梦娶媳妇有什么区别?只是家长是受害者,被误导者。

  当然,在英美,有追求的家长相对少数,在这样的环境里,被裹挟、被嘲笑的压力减少了,也可以不被自己的虚荣心所影响,更容易做出符合内心的想法。但同样,这和清华北大,常青藤就关系不大了。

  文章的最后,这位老科技工作者幡然醒悟:“我忽然明白一个家庭传承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所谓家学,就是让下一代,比我们更能接近真实的自己。”

  但他们拿出的解决方案是移民西班牙,享受美式教育去实现这个目标。对此我莫名其妙,有人质疑这是一篇营销西班牙移民的稿件,最好是如此,否则我实在难以理解这幡然悔悟后的解决方案。

  如果目标仍然是常青藤,我笃定,仍然不会有你所想要的快乐,我笃定,可能是更辛苦!

  如果真醒悟,何必远渡重洋去西班牙实现美国教育的理想,在国内,在上海就可以顺利实现,只需要你不盲目,不虚荣,不再给孩子设定伟大的目标,不再口是心非,真的追求孩子简单的快乐与幸福,“在田野中长大,在河流中奔跑。”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学期伊始通过新华网谈到新学期的心愿,有这么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接地气,值得送给广大的家长与学生:“我也希望学生们,包括新入学的学生,好好学习,学习是艰苦的,又是快乐的,谁也不要想不付出辛劳就能成才,辛苦并快乐着好于快乐并辛苦着。我提倡前者,就是辛苦并快乐着,从辛苦中产生快乐,其乐无穷!”

简介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多年重点从事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