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16日,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学术活动顺利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军教授,华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丽霞,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鸿飞,福建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琛等出席活动并作报告。本次活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部长刘克新,贵州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贵州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秘书长姚丽华,浙江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工作分会副理事长孙健主持。
李楠致辞
李楠表示,高校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建设与发展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他从实、验、室三个字出发提出了三点认识:一是“室”,安全的、标准化的场所是实验室的建设的基础,要合理配置空间;二是“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主业,要聚焦科研和人才培养任务,优化仪器装备、聚焦科研任务,提升实验室成果质量;三是“实”,要加强科研成果的产出与转化应用,要在组织机构、人员队伍、运行经费、管理制度等方面充分建设。
陈军作报告
陈军作题为“加快高校实验室建设,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题报告。他强调了实验室建设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新质生产力是依托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他以南开大学为例,分享了通过实验室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平台支撑,培养卓越人才的经验,包括积极布局新兴交叉学科实验室,提升科研装备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安全规范管理,实现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这些举措为南开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其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王丽霞作报告
王丽霞围绕“综合性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作报告。她表示,随着科技高速发展,实验室作为综合性大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承载着越来越多的重要任务。由于实验室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还介绍了华侨大学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李鸿飞作报告
李鸿飞从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出发,探讨了数智时代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新型劳动者和新质人才的关键特征和能力需求,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重点理清新质生产力与数智能力渗透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育的内在逻辑关系。
吴琛作报告
吴琛主要讨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一是从行业、企业、教师和学生等多个视角探讨了数字化能力的要求,二是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六大核心,三是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福建理工大学的改革探索。
熊宏齐作报告
何邦进作报告
张三军作报告
刘克新主持
孙健主持
东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熊宏齐教授强调推进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化建设的紧迫性,并提出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化建设应注重六个平衡。同时,他还介绍了虚实融合专业在线实验室建设方案,包括核心资源、资源应用、教学研讨等功能模块,系统阐述了虚实融合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化标准化建设的思路、方案和实施路径。
浙江理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何邦进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分享了他们积极探索如何使仪器保险在投保渠道和险种上多样化、定损上科学化、理赔上便捷化,推动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精细化管理。
华东师范大学实验室与装备处副处长张三军阐述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硬件保障。他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分享经验,通过硬件条件建设、软件环境建设、管理机制建设等多方面入手,逐步完善学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支撑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学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高校实验室既是教育教学、科学发现、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更是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新质生产力能够在产业上“落地生根”的源头。本次活动旨在深入探讨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活动现场问题讨论热烈,取得了广泛共识。作为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学术活动之一,本次学术活动以“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为主题展开讨论,近1200余人齐聚福州。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