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张大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做实“三个融合”
2020-03-02 14:39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摘要: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要以全面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德育为先、德学兼修,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理实融合培养人才是三个有机联系、不可或缺的着力点。科教融合是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的核心理念;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理实融合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理实融合

  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综合改革全面推进,高校办学更加聚焦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牵引,改革创新,优化结构、加强建设,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重在理念、要在行动、贵在创新,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高等教育的实际,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全面制度保障。

  二、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1. 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使命和根本任务。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优势转化成高校的治理效能,着力谋划和推进高校建设配套制度,在人才素质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管控、教育管理运行等方面加强实践探索。

  2. 人才培养要坚持“德育为先、德学兼修”。高校立德树人,要坚持“德育为先、德学兼修”的全面育人观,进一步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教学环节、融入学生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融入学生课余生活,引导高校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3. 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好以课程和教材为重点的教学体系,建设好有利于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管理体系和学业成绩评价体系。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着力优化课程体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抓手,着力丰富优质课程资源。要高度重视教材体系建设,以教材体系建设的新成果来体现、支撑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要主动适应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现实需要,满足互联网时代学习者学习特性和终身学习需求,建设高质量多样化课程和新形态教材,实现教材形式创新、与教学过程融合,打造具有互动式教学特点的课程教材。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着力构建教学工作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教师业绩考核评价“三位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

  4. 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教学质量日常管理、内控和动态监测,关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还要进一步健全考试招生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制度体系。要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形成以质量提升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模式,构建覆盖育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测评估,确保人才培养水平持续提升。

  三、做实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理实融合培养人才

  高等教育现代化实质上是人的现代化,要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彰显现代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理实融合培养人才是三个有机联系、不可或缺的着力点。

  (一)科教融合是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的核心理念

  高水平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密切结合,已经成为大学教育教学规律;由师生组成的探究式学习共同体,已经成为知识创新和传承的交汇点。科教融合的本质就是在“科研-教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创新、传授、传播和传承,使师生在学术共同体进行互动式学术探究,取长补短、开拓进取。科教融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学与科研始终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推进科教融合培养人才,就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科研同教学的结合,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培养人才,推动高校内部的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培养人才,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和优势,把科研设施转化为教学创新平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把“科学研究的密度”转化为“教学创新的浓度”,把学生参与科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通过制度安排使学生成为教师科研的伙伴,共同开展科研活动,进行有效的自主性、创新性学习,师生在共同探索、整合、应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真正实现研究性教学、探索式学习。要营造鼓励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搭建平台,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参与各种科研活动,支持校内教师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人才培养,开设更多研究性课程,提供研究性学习条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二)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推进产教融合培养人才,就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与教育目标导向相统一,推动高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培养人才,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要创新办学模式,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校内打通融合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促进跨学院、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互动发展;在校外汇聚各类社会资源、拓展育人空间,与政府、行业产业和用户实现多元主体的跨界整合、协同创新,面向产业需求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以学科前沿、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成果更新教学内容。要对接需求,加强产学研协同育人,扩大校企合作科研的溢出效应,从理论、实践、应用三个维度,打造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平台,联合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共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把企业员工培训内容和技术咨询成果有机嵌入专业教学计划,通过制度安排使学生成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技术革新的伙伴,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提高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的集中度,打造一批行业产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要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相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建成一批共享型、区域化的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实践平台,促进校企间合作育人、合作发展。要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专家到高校兼职任教,并作为青年教师的实践实习导师,促进企业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挂职实习锻炼岗位,增强教师实施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

  (三)理实融合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扩大知识面;加强实践教学,增长见识和胆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理实融合培养人才,就要促进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更新课程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开设一批交叉学科研讨类的课程、多视角解决问题的课程;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互联网+”和“智能+”教学,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研究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志趣和探索未知的激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运用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教育新理念,着力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意-创新-创造-创业”教学体系,促进“学、研、创”结合,在课堂教学、实验实践、科学研究、竞赛活动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设计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要着力开发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注入红色基因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注重文化熏陶、以文化人,还要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研、从严治考,加强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塑造未来人才之魂,培养服务国家服务人民、造福人类和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

  总之,只要各高校高度重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理实融合培养人才,并采取有力措施、下更大功夫做实“三个融合”,就一定能够全面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张大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 100191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3期第1-3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1-05-26 14:3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1-01-12 13:06
zhangdalia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