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全国政协委员王涌天:发展在线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2021-03-06 12:45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200个国家停课停学,十数亿学生受到影响。在线教育临危受命,发挥了巨大优势,有效化解了全球教育系统出现严重停摆的危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教授王涌天表示,在线教育可以有力推动教育公平,有效缩小地域差别,让人们平等地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解决潜在的结构性失业风险,避免机会不均等。发展高质量的在线教育已成为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受政策利好和新冠疫情双重推动,我国在线教育出现井喷式发展态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年增长2.22亿,占网民总量的46.8%。2011至2020年,在线教育和数字教育注册企业总数从15万家增加至70万家。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线教育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亟待解决。

  王涌天指出,我国不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网络不稳定,网速不够高,上课时经常出现网络卡顿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育部在2019年8月提出建设中小学教育专网,支持在线教育的发展,并组织专家进行了多轮论证,但至今尚未正式列入国家规划。

  资本大规模介入在线教育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也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包括大规模预收学费造成家庭财产安全隐患、在线教育产品和平台充斥大量诱导性广告、“低价获客”的经营策略问题、“超前教育”的内容设置问题、隐私泄露和安全问题等等。

  目前我国的在线教育普遍采用学生观看课程直播或录播视频的方式,这与传统的“大锅饭、填鸭式”教育方式没有本质区别,无法针对学生的个体状态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不能为用户提供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的学习环境,无法给学习者提供多模态的自然交互方式。

  为了更好地发展在线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王涌天建议:

  首先,国家发改委尽快将中小学教育专网的建设列入国家新基建项目规划,夯实部际和区域间协调机制,顶层规划、分步建设、分类实施、分级投入。

  建议在现有的教育科研网的基础上继续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各种现有通信资源,全面建成快速、稳定、绿色、安全的教育专用网络;特别是完善省市教育专网建设,全面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学点,并以联盟或“铁塔”公司方式建立教育专网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营维护机制。

  加强教育云服务、数据中心等平台建设,提高线上教育网络稳定性,确保带宽,保障教学质量。

  借助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西部教育振兴发展计划等国家工程,通过纳入基本预算、拨付专项资金、设立专门项目等措施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高位、精准补齐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和薄弱学校的网络短板。

  建立面向教育的不同网络、数据的互联互通机制和应急机制,建立教育专网运行维护长效机制,提升教育网络的弹性扩展能力,保障教育网络与公众互联网、学校网络与家庭网络的互通,既优化骨干网络互联,也重视“最后一公里”和端到端的服务质量监测。

  其次,在教育专网和相关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要联动,加强在线教育监管,确保在线教育健康发展。

  对不同教育服务机构在办学资格、教学内容、教师资质、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数字管理和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智能化的采集和分析,实现在线教育服务监管的智能化和透明化。

  利用“互联网+”手段,加强对校外在线培训准入、备案审查和综合治理,加强对电子产品和数字化学习产品进校园的评价审查。

  加强新技术教育应用治理的研究工作,政府、研究机构、学校、家庭和企业应形成合力,共同引导在线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教育领域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监管,政府制定政策标准、行业提供技术保障体系、学校提供安全指南和培训、个人提高安全意识,共同为在线教育营造绿色健康的环境。

  最后,以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驱动,建立并完善面向在线教育的公共服务技术体系。

  抓住5G商用和Wi—Fi 6发展契机,先期在高教园区、集团化学校、职业教育中心等部署5G基站,推动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规模化部署与应用,拓展5G+教育应用场景,推动区域智慧教育和智慧社会创新发展,优先面向“互联网+教育”示范区、智慧教育示范区、“三区三州”等区域开展教育专网和5G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和创新应用示范工程。

  建议科技部、工信部大力支持低成本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技术和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利用新技术提升在线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打造适应未来教育的在线教育课程形态和结构。

  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推进数字化教材建设与推广应用,加强数字资源版权保护和共享交易机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1-03-11 16:26
中国教育在线 2021-03-11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