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清明,陪你探寻生命意义
2024-04-04 11:37
中国科学院大学
作者:

  作者:王雅超

  清明节,一年一度,总让我们不自觉思考生命与死亡的议题。年轻的你,在这样的节日,会不会也有一些“灵魂拷问”悄悄浮上心头,甚至不觉一愣?

  比如,我在为何而忙,为什么而活?我做这些事到底为了什么?这样痛苦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未来又能朝向哪里?

  这些灵魂拷问,都好难回答,让人头大。它们还都指向生命意义——这个看似抽象遥远,实则是我们常常扪心自问且必须要面对的成长议题。

  如果你为生命意义所困惑,今天,让我们尝试再一次开启探索生命意义的旅程。

生命意义是什么

  生命意义最初是哲学领域的抽象问题。20世纪40年代,心理治疗大师弗兰克尔(Frankl)以二战时自己在纳粹集中营里经历的人生苦难为素材,写成《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将生命意义从哲学带入心理学研究领域。


维克多·弗兰克尔(1905-1997)及其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

  他把生命意义概括为每个人生命里,需承担的所有独特的挑战,需完成的那些独特的使命。在他看来,生命意义具体且独特,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不同,我们无法与他人进行比较;生命意义又是无条件存在的,在任何情况下,哪怕是在苦难、剥夺和死亡面前,人的生命都不会没有意义。

  这让我想起天生没有四肢的尼克·胡哲,他克服身体残障带来的一系列巨大困难,成为举世闻名的励志演讲家,家庭也幸福美满,他的经历和演讲激励着无数人积极勇敢地面对人生。他以自己的坚韧、智慧和幽默实现了独特的生命意义——克服残障、激励世人。

  积极心理学家史泰格(Steger)认为生命意义指个体存在的意义感和对自我重要性的感知,并提出生命意义的二维模型:一是拥有意义的状态,指我们觉得自己已活得很有意义,强调结果;二是追寻意义的状态,指我们正在积极寻找意义,强调过程。

  你会觉得自己更像是处于“我总在尝试寻找自己生活的目的”的状态,还是“我的生活有一个清晰的方向”的状态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高校学生中,46.7%的人处于拥有意义的状态,40%的人处于迷茫的状态,特别确定人生意义的人只有11.1%,绝大多数高校学生都处于探索意义的过程。如果你感到迷茫,这非常正常。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数据库2022年心理健康蓝皮书数据集
图片来源:http://psy.china.com.cn/2023-08/17/content_42472954.htm

生命意义为什么重要

  为什么说生命意义对我们来说是个很重要的议题?

  生命意义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心理学研究发现,具有较高生命意义感的个体通常会更健康、更快乐、更少烦恼,也更长寿,生活满意感和希望感也会更高。

  生命意义为人们提供追求深刻幸福的途径。盲人女博士生黄莺,秉持“除了看不见,我什么都能做”的人生信条,一直乐观追寻自己的求学梦,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也收获了打动世人的幸福。

  生命意义让人们在困境中找到应对磨难的力量。当弗兰克尔在集中营饱受摧残时,他所追求的生命意义——重新完成被毁掉的手稿、与心爱的妻子团聚——像定海神针一样,支撑他最终活着走出了集中营。

  你是否也曾凭着一些不可磨灭的信念,咬牙走出了至暗时刻呢?

  生命意义对我们如此重要,以致于当我们缺少它的时候,可能会遭遇痛苦。

  缺少生命意义,我们更容易感到无聊和空虚。纵有大把时间,却不知道要做什么,对一切似乎都很无感,缺乏行动,继而被焦虑、迷茫和自责所折磨。

  缺少生命意义,我们更容易感到忙乱和疲惫。可能会通过随大流、内卷、追求权力、金钱和享乐来填补内心的空虚,然后越陷越深。

  缺少生命意义,我们更容易在遭遇挫折时感到悲观绝望。体验到与挫折相伴而来的强烈的心痛与孤独,可能会很不严肃地对待生命,甚至考虑放弃生命。

  由此可见,生命意义对我们如此重要,每个人都应认真地寻找自己的生命意义,让生命意义滋养我们的身心,指引我们过好这一生。

如何寻找自己的生命意义?

  那我们该如何寻找自己的生命意义?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总结了三条途径。

  通过创造或工作来寻找生命意义。在创造中,我们会调动全身心的资源,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潜能,因此创造是个美妙的过程。创造的内涵也很丰富,写一篇文章、设计一门课程、拍摄春日的美景、画一幅独特的肖像画、创办一个全新的社团、提出一个理论、解决一个收纳难题等等,都是创造。创造能带给我们过程中持续的满足感和看到结果时充分的成就感,让我们感到生命很有意义。

  除了创造,当我们从事的工作,不仅是赚钱的手段,更是发自内心追求的事业时,我们会体验到内心很有热情、动力的那股“有劲儿”,工作就成了我们主动想多体验的事,回归了生命本质又独特的需要,我们就与自己的生命意义连接上了。

  通过体验某些经历或遇见某个人来寻找生命意义。

  在我们的生活体验中,那些寻常、细微、平淡的片段常常蕴含着连接生命意义的可能性。电影《心灵奇旅》里,名叫“22”的灵魂意外来到地球,体验了一遍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夕阳下的某一刻,他突然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活着的意义就在于体验每一个当下,就是诸如夕阳、落叶、散步、食物等等寻常事物。就这样,他找到了独一无二的人生“火花”。

  日常体验之外,一些更宏大的体验也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比如说,在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或穿越历史依然矗立的人文古迹面前,我们体验到内心的敬畏、震颤,感到被洗礼,想去守护和延续这种宏大的力量,这也是我们生命的意义。

  此外,在生活中,遇见许许多多的人,用心去感受所见之人的独特性,或者去爱一个人,也会为我们的人生带来意义,哪怕这个“遇见”并未带来所谓的结果。当我们与另一些人在各种各样的关系里相遇、碰撞、相惜,我们得以更多地认识自己、他人和世界,学会爱、宽恕和告别,生命意义就变得更加立体完整。

  通过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来寻找生命意义。

  人生苦难重重,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害怕、厌恶和憎恨痛苦,觉得痛苦毁掉了自己本来期待的美好生活,瓦解了生命意义。但真相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能有机会找到意义。

  一位年迈的、有严重抑郁的全科医生曾向弗兰克尔咨询,他在两年来都无法接受妻子的逝去。弗兰克尔对他说,“你看,她免除了这样的痛苦,你替代了她的痛苦——当然,代价是你现在还活着,并且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这句话使他看到自己痛苦的意义。一旦找到意义,痛苦就不仅仅是痛苦了。

  痛苦若能避免,我们当然要尽全力解决问题。但若无法避免,当我们能在痛苦中挖掘出它对我们完善自我、发挥潜能、贡献他人的独特价值,我们便能在痛苦中撑开“自由”的缝隙,拿回了那种选择坚韧、自主和完整人生的自由,依然可以不枉此生,不虚此行。“有一样东西你是不同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以上三条途径,你对哪一点最感兴趣?会想从哪里开始启程呢?

  在你出发之前,我还有几句话想说给你听:

  在寻找生命意义的路上,过程比结果重要。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也是我们经历、体验和创造自己生命历程的过程,答案就藏在这个过程中,被我们一点点看到和书写。

  顺遂时需要多多“寻找”,痛苦时试着多多“拥有”。生命意义需要一个长长的探索过程,那在平常顺遂时就得开始行动了。这样当遇到困厄时,它们就能及时发挥巨大的支撑作用,帮我们勇敢承担起生命重负、走过难关。

  在探索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渐渐长大的我们,终将需要学会承担与接受生命给自己的所有挑战和任务,学着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不要将做决定的责任交给别人。

  到这里,我们在今年清明一同探索生命意义的旅程即将结束。刚刚我们从生活里常见的灵魂拷问开始,一起了解了生命意义的内涵、分类、对我们的重要性和寻找的途径。你对其中哪些内容印象最深?看完这篇文章后打算做点什么呢?清明假期即将倏忽而过,花点时间来想想看吧!

  最后,非常感谢你的阅读,衷心祝愿你能在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里,有许多独特的体验与收获。

  参考资料

  艾菲的理想主创团. (2024). 到底如何才能活出人生的意义?. 2024年3月31日, 引用自网络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9oEXr74sLQHl_JgYVRgUzA

  陈祉妍, 郭菲, 方圆 & 蔡济民. (2023). 2022年我国不同人群人生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取自 (傅小兰, 张侃, 陈雪峰 & 陈祉妍, 编.)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程明明 & 樊富珉. (2010). 生命意义心理学理论取向与测量. 心理发展与教育(04), 431-437.

  程明明, 樊富珉 & 彭凯平. (2011). 生命意义源的结构与测量.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5), 591-594.

  方晓义 & 夏翠翠. (编). (202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双色版|慕课版|第3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江光荣. (编). (2020).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孟成 & 戴晓阳. (2008). 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在大学生中的适用性.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5), 459-461.

  [美]维克多·弗兰克尔. (2010). 活出生命的意义(珍藏版). (吕娜, 译.). 华夏出版社.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