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十六位院士现场为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问诊把脉”
2022-07-29 11:38
内蒙古教育发布
作者:

——内蒙古大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双一流”建设推进会

  7月27日上午,内蒙古大学举行了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双一流”建设推进会。委员会由相关学科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科学家、人文社科知名专家组成,将为学校人才强校战略、学科专业布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等方面提供高端咨询。本次大会是内蒙古大学强化战略引领和顶层设计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的有力抓手。

  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复旦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纳电子学家许宁生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金力,武汉理工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能源与材料学家张清杰担任。云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态学家方精云,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能源与炭材料学家成会明,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与材料学家邹志刚,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遗传学家沈岩,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磁性物理学家沈保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家畜胚胎生物工程专家张涌,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能源与材料学家张跃,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育生物学家孟安明,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纳米材料学家范守善,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物理学家祝世宁,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与能源学家赵东元,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与环境学家赵进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学家赵国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生理学家种康,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能源与材料学家南策文,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系统软件专家廖湘科等十六位院士担任委员。

  自治区副主席包献华到会祝贺,为受聘院士颁发聘书。包献华说,内蒙古大学成立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谋划“双一流”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考察内蒙古大学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举措,也是内蒙古教育科技界的大事。当前内蒙古正处在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对高质量教育、高层次人才、高水平创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希望各位专家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为内蒙古经济社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强有力推动作用。

  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对口合作单位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院士致辞,回顾了复旦大学与内蒙古大学的友好交流互助历程,擘画了今后继续深化两校交流合作的美好蓝图。

  内蒙古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武利民宣读内蒙古大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任名单,并汇报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情况。

  张清杰院士主持了指导、交流发言环节,各位委员聚焦内蒙古大学“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动态,从影响内蒙古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入手,为学校人才强校战略、学科专业布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高端成果产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供高端咨询,提出符合学校实际、符合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的对策建议,对于内蒙古大学强化战略引领和顶层设计,提升内蒙古大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有重要意义。

  7月27日下午,生物学学科、物理学学科、化学与材料学学科三个学科组分别举行学科建设座谈会和考察。各位委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学术优势,针对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部区合建”工作、“十四五”发展、综合改革等方面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把脉会诊”。

  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刘志彧介绍,“十四五”时期,学校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在考察内蒙古大学时提出的“要开放办学,在竞争中发展,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以师生为本。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扎根北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人才强校、以特色兴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张秦、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石墨出席会议。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黄雅丽以及自治区党委编办、科技厅、财政厅、农牧厅、工信厅、人社厅、发改委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