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北京大学教授们这样说
2022-10-21 10:50
北京大学
作者: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大会认真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全面总结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宏观展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大考察工作时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早期著名活动家,正是在北大工作或学习期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并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是北大的骄傲,也是北大的光荣。”北京大学党委高度重视理论工作,着力培养、发现、使用理论人才,为党的理论工作培育和储备力量。习近平同志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在北大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直播结束后,北大教授、学者畅谈交流了学习体会。

  王浦劬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院长、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切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深刻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深入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了革命、建设、发展和治理的巨大成就。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辟了新境界,产生了新成果,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朱彤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长

  习近平同志在回顾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指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在面向未来工作重点时,专门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对此我深有感触并深受鼓舞。在过去10年, 中国通过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大气污染取得根本性的改善。2020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2021年,北京空气质量全面达标。2022年是北京大学环境学科50周年。在这50年,北大环境人全程融入和引领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学科发展的壮阔征程,在过去10年,北大环境人更以科技创新为蓝天绿水青山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具体工作,为此北大环境人深受鼓舞。我们将立足北大新工科建设规划,培养高质量的环境领军人才,打造环境科技创新全链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国家重大需求,支撑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重大贡献。

  仰海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系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习近平同志的报告,充分总结了过去十年的发展成就,描绘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蓝图和实施方略,令人激动。学习和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未来工作中,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做好“三进入”工作;第二,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与宣传工作,推出更多理论深厚、富有原创性的学术成果;第三,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在学校党委的指导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各项工作。

  刘怡

  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盛会。我特别关注的是报告中提出的 “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教育,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每一个涉及民生的问题,都是民众关注的焦点和重点。公共财政支出是否积极有为、是否科学合理、是否透明高效、是否公平均衡,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作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对价,税收最终通过公共财政支出,作用到改善人的生活、提升人的幸福感上面,应该让财政的阳光惠及每一个人。

  刘颖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人事部副部长(挂职)

  习近平同志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作为科研一线工作者,要怀抱“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闯科技创新的“深水区”和“无人区” 。“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搞好科技创新,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博士后是我国不断壮大的科研梯队当中,一支年轻而充满希望的生力军。我们要延续对博士后招收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创新之路,为博士后创造更开放的学术环境和更优越的科研条件。通过完善人才战略布局,聚天下英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宇文利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

  报告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自觉精神、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展现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进取的奋斗姿态和自立自强的发展步态。

  回望过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是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取得突破性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展望未来,在世界之变、历史之变和时代之变的动态格局中,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更加光辉灿烂的时代华章。

  李玲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的宣言书!

  二十大报告第一次自信清晰地宣告: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邹如强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党委书记、院长

  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大报告中将教育、科技、人才摆到了非常突出的基础战略地位。他强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按照学校新工科发展战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对标对表“国之大者”,聚焦攻关国家材料领域“卡脖子”技术,组建由院士牵头、资深教授引领、青年人才为主体的高水平研究大团队,推动建立有组织科研模式,努力为材料学科前沿提供中国方案、北大方案。今后学院将继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素质全面的新工科高层次人才,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宋朝龙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副院长

  报告对中国坚持和推动绿色发展道路的阐述,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担当精神。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剧而西方诸多国家放缓甚至放弃相关环保政策的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是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也是具有普遍示范意义的新型现代化道路。

  张礼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大召开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标志。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现在我们又站在迎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党的二十大的召开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总结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为实现下一阶段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我国过去的十年是不平凡的十年。面对国际百年不遇的大变局和新冠疫情,我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战胜重重困难,坚持人民至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未来的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起步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的召开科学规划了我国的发展蓝图。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继往开来,排除万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陈刚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长

  在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宏伟设计的框架下,新闻与传播学科发展应该凝心聚力,创新探索,加强理论创新,推动中国式的新闻传播知识体系的构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优秀的新闻传播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陈兴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院长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历来以培养“探索未知、传承文明”的领军型人才为己任,坚持以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今后将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布局,强调交叉,完善机制,鼓励创新,建设有北大特色的全球一流化学学科,“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作出北大化学的贡献。

  林毅夫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报告完美勾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图景,科学擘画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壮美蓝图。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界的知识分子,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信心满满。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报告提出,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认为,这为广大知识分子提供了致力于理论创新的巨大时代机遇,因为只有基于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方能为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郇庆治

  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主线,深刻总结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过去十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领导、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其主要经验,并围绕“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系统阐述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蓝图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理论呈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顺利健康推进的纲领遵循与行动指南。

  胡振江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必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作为院长,我深深地感受到未来五年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习近平同志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计算机学院在未来的五年中,应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培养出一批具有家国情怀、理论基础、国际视野、人文底蕴的创新型一流人才。同时,我们要面向国家需要、面向世界前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计算机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北大力量!

  段慧玲

  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院长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的报告总揽全局、内涵丰富、高屋建瓴,深刻阐述了全党过去十年的工作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报告中列举了9项过去十年取得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其中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深海深地探测、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6项与北大工学院的学科布局、科研攻关、人才培养紧密相关,充分体现了北大在科技自立自强上的站位和担当,作为北大工学人、北大教师和一线科研人员,倍感荣耀、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深受激励。报告进一步提出,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北大工学院的全体师生更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北大工学的红色基因传承、理科底蕴深厚、交叉创新突出的独具优势,进一步彰显在新一代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上的输送力度,凸显在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的贡献力度,自觉将北大工学的建设发展置身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历史进程中,努力作出北大工学人、北大工学学科应有的更大贡献!

  姜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句话蕴含着丰富且鲜活的政治哲学,说进了人民群众的心坎里,敲打着中华民族每一位奋斗者的心灵,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作为医者和师者,我们用救死扶伤守护病患之“心”,用立德树人守护学子之“心”;作为新征程上北大医学的党员干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心系人民健康,心怀国之大者,为“健康中国”而奋斗就是“守江山”!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发扬医者精神,不懈创新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实的民生保障!

  贺灿飞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院长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过去十年,中国共产党扎实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始终结合国家发展需求,立足学科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双碳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也为国家的绿色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将不忘初心使命,紧立时代潮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继续将学科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扎实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黄季焜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

  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总结了过去10年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提出要以人民为中心,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对于从事农业领域研究工作的我,备受鼓舞的是,听到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党的二十大将谋划未来中国梦蓝图和路线,也将为未来农业农村发展与改革指明方向、明确战略重点,加快实现全国各地的乡村全面振兴;为广大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民的发展与增收指明方向,加快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黄道炫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说: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个善于把握机会、锐意创新的政党。民主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这样,改革开放时期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可以说引领着世界发展,中国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心任务,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有学习,有合作,有竞争。要走在科技创新的前列,不仅要占据现有赛道的前列,还要有开辟新赛道的动力和能力。几十年来,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不断增强,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多。中国能够开辟出新领域新赛道,将为中国的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基础。

  阎凤桥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院长

  在实现小康社会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之后,党中央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表现在: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情下,实现共同富裕、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这是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没有做到的,也是其现代化达成过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因此,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即将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的主题是“为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社会而转变知识形态”。在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促进社会公平、建设两个文明、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重要使命息息相关,大有可为。

  彭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院长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我们要珍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好时机,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总结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艺术和文化理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程和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

  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一名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在当今的大科学时代,科学范式在变革,新一代人才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我们正在建设的生物医学成像大设施,作为一个学科综合交叉的“科技航母”,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和指引,把大设施建设成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及技术研发基地,建设成未来领军人才塑造及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政策研究及建言献策的智库基地,在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松劲、不歇脚”。

  强世功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社会科学部部长

  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务必”,是对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到的“两个务必”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新赶考”的回答;报告中再次提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并进一步强调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干出来的;党的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今天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的现实,党的二十大将“团结”写入大会主题,就是要全党更加坚定地凝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实现大会提出的战略目标。

  当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保持“赶考”心态,谦虚谨慎,团结一心,实干兴邦,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蔡一茂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院长

  聆听了习近平同志的报告,作为一名农工党员、集成电路领域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我倍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我将认真学习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与党同心、爱国为民、精诚合作、敬业奉献的多党合作优良传统,弘扬北大老一辈北大微电子人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的科研精神,与同事们一起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着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勇于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培养产业急需高层次人才,切实担当起推动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潘维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完全赞同总书记对以往十年党的成就的概括。在这十年的惊涛骇浪中,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完全赞同我们党在思想上的新指南,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标志党的勃勃生机。完全赞同我们党在未来三十年的使命,这要求我们全党继续依靠人民、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完全赞同我们党的种种新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作的报告也在北京大学广大离退休教职工中引发强烈反响。广大老同志无比振奋、无比感动,一致认为,作为一名老同志,不做局外人,不做旁观者,积极投身到伟大事业中,用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杨辛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看了以后,我感到自己并不是一个旁观者,也是一个参与者。自己虽然年龄已经一百零一岁,但是我还要尽自己的能力,为党做一份贡献。哪怕做不了多少事,也要尽己所能,比如写一写书法。弘扬中国文化,书法是中国文化中很有特色的,我要在这方面多做一些贡献。

  梁立基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我95岁了,1950年回国,今天二十大,我对我们祖国的未来发展寄予更大希望,我相信在你们这一代,到了我这个年龄,中国已经发展得非常好,非常伟大了!

  胡壮麟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一生心向党,寄语二十大,祝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作为有70年党龄的老师,感谢党对我的教育和培养,让我能够献身于党的教育事业。我有决心在党的领导下,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我的力量。

  朱圣庚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我今年88岁,我的党龄正好是66年。虽然从教学岗位上退休了,可是作为一个党员,我还应该发挥我党员的作用,继续在我所从事学科的这方面写一些文章,写一些专著,另外在宣传党的理念方面也要发挥一些作用。

  闫志民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是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听了以后很受鼓舞。我自己作为一个有60多年党龄的党员,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理论工作者,我觉得我要很好的学习和领会这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要很好的研究和宣传这次大会的精神,为我们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郭振华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很受鼓舞。这是第二个百年的纲领性文件,很全面,有很多新的提法。作为一个党员我要好好学习,发挥一个退休教师的余热,为教育多做贡献。

  王其文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王其文教授用一副对联抒写心声:“‘亿万人凝心聚力,二十大继往开来。’这上联就是我们14亿人,9,600万党员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就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前进路上的困难;下联叫‘二十大继往开来’,‘继往’就是从建党以来,我们党的事业不忘初心。‘开来’,我们前进路上可能有惊涛骇浪,国际形势纷纭复杂,怎么办?靠奋斗创造美好的未来。我们有信心一定能够实现我们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报 2022-10-19 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