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推动学科专业“瘦身”!天津印发普通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
2024-05-23 15:21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作者:

  日前,天津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天津市普通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全市普通高校深入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方案》提出,到2025年,实现全市普通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的优化调整,建设一批体现新技术应用、新产业需求、新业态发展、新模式建设的高质量学科专业,全面推动传统学科专业的优化升级,构建紧密贴合天津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的普通高校学科专业体系。

  《方案》坚持服务国家和天津市需求、突出高校办学优势特色、强化学科专业建设联动的工作原则,从完善学科专业退出机制、强化新增学科专业引导、推进学科专业优化升级、加强政策保障机制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5项工作举措。

  《方案》明确,推动学科专业“瘦身”。督促学校及时撤销办学质量不佳、社会需求不强的学科专业,对长期未招生的学科专业进行清理。指导和督促各高校,立足自身办学需要,主动撤并调整学科专业。

  强化新增学科专业引导。以服务国家和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定期印发优先支持高校新增学科专业的“白名单”和限制增设学科专业“灰名单”,引导高校合理增设学科专业。把好学科专业准入关口,加强前置评审论证,严把学科专业增设质量。通过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打造应用学科专业体系、积极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专业等多重举措,推动天津市高校学科专业的分类发展和特色发展。

  《方案》要求,推进学科专业优化升级。坚持树优培强、服务需求、产教融合,不断提升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充分发挥一流学科专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标杆学科专业。以“新四科”建设激活学科专业发展动力,扩面推动全市高校新工科改革,探索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动学科间的深度交叉融合。推动传统学科专业的优化升级,全面修订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人工智能、现代信息技术等有机融入各学科专业培养过程,建设多元化、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平台,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加强政策保障机制建设。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有关部门加强联动,建立重点产业和行业人才需求信息沟通机制,统筹做好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招生、学生就业等工作。指导各高校“一校一策”制定完善校级学科专业实施方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