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17位与会代表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上畅谈学习体会
2022-10-31 19:24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作者:
  编者按
  10月3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北京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会上,17位与会代表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体会,现将发言全文刊发如下。
  01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撑作用
  全面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姜治莹
  党的二十大代表,学会副会长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列为专章进行整体论述、作出整体部署,并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对于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高度重视,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在现场聆听后,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如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杜玉波会长提出,要从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四方面发力,我非常赞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科技创新的重镇、是服务发展的源泉,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理应坚决扛起光荣使命,充分彰显高校担当,奋力谱写崭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具体而言,我认为,要把握“三个坚持”:
  第一,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是要用创新理论引领学生。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让学生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二是要用时代价值教育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各方面,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三是要用优秀文化感染学生。大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启迪思想、浸润心灵、熏陶品行,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笃定前行方向,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第二,坚持“四个面向”,勇攀科技高峰
  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一是要聚焦国家需求。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的核心关键、国家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切实担负起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任。二是要聚焦原始创新。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加大对学科交叉的扶持力度,紧密围绕“卡脖子”技术问题,不断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实现更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突破成果。三是要聚焦成果转化。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难题,从科技创新中寻找解决方案,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和高水平科技赋能,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产业发展链条,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人才高地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一是要注重平台牵引。依托和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用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吸引人才、培育人才,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二是要强化基础研究。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突破常规,创新模式,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吸引最优秀的学生立志投身基础研究,加大重大原始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三是要营造良好环境。尊重人才、尊重知识,鼓励创新、鼓励合作,允许失败、宽容失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优化人才评价体系,为人才“减负松绑”,努力让人才享受良好待遇、获得最高礼遇、拥有发展机遇。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当前,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这是我们的荣耀、更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坚守初心使命,潜心立德树人,矢志科研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高等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02
  勇担高等教育使命奉献教育强国蓝图
 
  杨振斌
  党的二十大代表,学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大是承前启后、再铸辉煌的一次盛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大气磅礴,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指引中国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报告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专门作为一个部分,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决心,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报告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8年3月于全国两会上和广东省人大代表座谈时,就提出了“三个第一”: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因此报告所提到的“三个第一”,应当是基于总书记所强调过的“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基本共识之上的。我认为,为了坚持和发展好这“三个第一”,我们要有“教育是第一根基”的强烈责任意识。因为科技、人才、创新都要基于教育,教育质量提高了,我们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拥有更加强有力的支撑。这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中国大学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全面开创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力量。
  一是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靠什么样的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大学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使命,不遗余力地把育人为本作为学校的战略选择,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建设、人格养成”融为一体;强化因材施教,分类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的教育、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整合多学科知识体系,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真正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厚植家国情怀,强化就业引导,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是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将创新摆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近10年来,高校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的作用日益彰显。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要进一步主动面向世界前沿,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理论和应用问题,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坚持立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系统推进有组织的科研体制机制探索;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国之重器,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和服务国家决策能力,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三是加快推进内涵式发展,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在“双一流”建设的支持下,国内一批高校在可比指标上已经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从“数量积累”到“以质为先”;继续创新发展模式,改进大学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之内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为,转化为促进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为人类文明进步、国家繁荣富强、丰富和引领世界高等教育作出中国大学独特的贡献。
  03
  在坚持自信自立中建设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
 
  郭新立
  党的二十大代表,学会副会长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是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把“教育、科技、人才”专章阐述,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将之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现了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战略部署。
  国家的强盛需要世界一流大学来支撑;而国家的强盛,又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最根本条件。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肩负的使命愈发光荣,责任愈发重大,必须要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定道路自信,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中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立足点。要立足中国国情、回答中国之问,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办学范式,紧扣时代脉搏,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把党和国家事业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迫切需要变成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和突出成效。
  ——坚定理论自信,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办学治校的“金钥匙”。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告诉我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遵循、根本保证。山东大学改革发展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深刻感悟思想伟力,不断增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金钥匙”指导办学治校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新征程上,要不断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思想解放、理念更新,奋力谱写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定制度自信,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征程上,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制度自信,加快完善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持续把制度优势、治理效能转化为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发展动能。
  ——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精神滋养。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自觉自信,着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打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持续将文化自信转变为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不竭动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彰显强教育、强科技、强人才的时代担当!
  04
  全力打造“五位一体”立德树人体系
 
  李元元
  党的二十大代表,学会副会长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擘画了未来发展蓝图。我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作为一名高校管理者,更是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重视。华中科技大学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一盘棋”系统理念,积极探索形成各领域同题共答、各环节同向发力的育人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落细,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深刻把握立德树人体系的科学内涵。构建系统完备的立德树人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要深刻理解这一体系的科学内涵。首先,构建立德树人体系是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构建立德树人体系,就是从顶层设计入手,致力打好人才培养“组合拳”,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其次,构建立德树人体系是深化高校育人工作改革创新的有效载体。构建立德树人体系,有助于破解制约立德树人成效的体制机制障碍,理顺权责关系,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取得良好育人效果。再次,构建立德树人体系是运用系统观念推动工作的具体体现。立德树人涉及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各个环节,需要制度、评价、资源等方面的协同配套,只有以整体的眼光看待问题,系统设计、全面推进立德树人体系构建,充分调动全域、全员的育人积极性,才能实现整体效应最大化。
  二是加快构建立德树人的完备体系。立德树人体系建设的基点是将立德树人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融为一体,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以制度为保障。在实践中,我们探索构建了“五位一体”立德树人体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培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科学知识教育体系,以“厚实基础、关注前沿、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指导理念,注重打牢学科和专业基础,拓宽学术视野,用高水平科研成果支撑和反哺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培养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为抓手,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实践能力教育体系,以实验教学和工程实训为重要内容,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综合素质教育体系,通过打造高水平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学术讲座,培养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这五个方面彼此相顾,一体贯彻,成为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整体,是华中科技大学培养卓越人才具体实践的结晶,也是开展一流大学建设的具体行动。
  三是不断完善立德树人体系的保障机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不仅需要育人体系的升级调整,也需要保障体系的协同跟进。高校要打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存在权责不匹配问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进行条件保障和资源分配的配置部署。各项保障机制包括制度供给体系、资源分配体系、教师管理体系、服务提升体系与评价支持体系。制度供给体系旨在系统梳理并调整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相适宜的制度举措,提供良好的育人制度环境;资源分配体系意在根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配置资源,以目标定任务,以任务配资源,将立德树人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院系年度考核和教师收入分配的重要标准;教师管理体系重在引导教师回归育人初心,争做教书育人的大先生和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服务提升体系意在提升管理人员的服务育人意识,为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保驾护航;评价支持体系旨在破立并举,将立德树人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用、评优评先以及院系考核和干部任用的重要标准,通过评价指挥棒的作用,激发和引导关键主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05
  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为引领支撑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重大力量
 
  舒立春
  党的二十大代表,学会副会长
  重庆大学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气势磅礴、立意深远、内涵丰富,现场聆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催人奋进。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在过去党代会报告中,科技一般安排在经济建设中,教育一般安排在文化社会民生建设中,人才安排在党的建设中,如:十二大报告第二部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中在明确了20世纪最后二十年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后强调“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农业问题,能源、交通问题和教育、科学问题”;十三大报告第三部分“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第一点“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十四大报告第二部分“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第四点“加速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教育,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十五大报告第七部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中提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十六大报告第六部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第四点“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十七大报告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一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第一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九大报告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一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一次把三大战略摆放在一起,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列在各项战略任务的第二顺位,充分体现了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根本战略思想,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
  我们要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理念,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充分结合起来,推动高等教育体系与人才体系、科技体系、产业体系等高效对接,与时俱进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二要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挥高校汇聚人才高地、培养人才基地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完善人才选育管用全链条体系,培养和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等。以造就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三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要与学科前沿、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以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坚持“四个面向”,瞄准高峰、基础、前沿、新兴、交叉,强化有组织创新。弘扬科学家精神,全方位营造创新氛围,引导科研人员“揭榜挂帅”,产出标志性转化项目,全面提升科技综合竞争力。
  四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地处西部地区,重庆大学要深度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加速汇聚高质量创新资源,不断提升对国家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努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作出重大的贡献。
  06
  深入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葛道凯
  党的二十大代表,学会副会长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我有幸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并见证了这个举世瞩目的伟大历史时刻。下面,我结合参会情况和有关思考,和大家进行交流。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郑重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种特殊地位在报告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之后的突出位置,明确了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总目标。报告中多次直接对教育作出阐述,我体会有两个方面的内涵:
  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打下的坚实基础。整体看,在幼有所有、学有所教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具体看,一方面,实现了“三普及一均衡”,即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实现了“三深化一迈入”,即全面深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高校科技创新改革,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迈入世界中上行列。
  另一方面对未来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提出目标任务,包括四个层面。
  一是明确了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使命。从地位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作用看,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使命看,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二是明确了教育的根本问题。报告强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并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明确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包括总体要求和分领域任务,总体要求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降低人民群众的教育成本。
  四是明确了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领域。系统部署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教材建设和管理等领域的改革任务。
  这其中,高等教育更是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光荣使命。不论是三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是三大要素(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归根结底都必须靠教育,特别是靠高等教育发挥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关键性作用,引领带动各项事业“蝶变升级”,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等教育作为支撑、推动和引领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立足当下、赢得未来的国之重器,理应展现更大作为、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具体来讲,应努力做到“十个坚持”:
  一是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是高等教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高校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推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高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落实党的领导的强大合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坚持把优先发展作为战略定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党和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并突出强调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全面对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培养更多顶尖人才、创新人才,攻克更多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实现更多基础理论、重大理论的创新突破,努力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三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要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办学治校的根本标准,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增强师生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四是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宗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宗旨。这就要求高等教育遵照以人民为中心的总体要求,既要注重评价高校办学水平高低,又要关注人民满意度,努力办适合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五是坚持把高质量作为发展主题。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等教育发展也必须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一流水平和质量为目标,加快构建具有地方特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体系,形成高原敦实、高峰迭起的高等教育新格局。
  六是坚持把协同融合作为重要路径。协同融合既是思维方式的创新,也是发展路径的创新。这就要求高校要更加重视推进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完善产教协同和科教融合的育人机制,把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双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七是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抓住学科建设这个“牛鼻子”,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多学科协调共生、支撑发展的学科生态体。
  八是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动力源泉。实践证明,综合改革是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事业发展的科学思想方法。这就要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优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定位和布局,统筹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招生制度改革、教育数字化转型等各项改革,着力破解“分分计较”的排名之累、“千校一面”的发展之弊和“五唯”难除的改革之困,推动高校回归育人初心、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九是坚持把人才队伍作为基础条件。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和集聚人才的“蓄水池”,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为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打造高层次人才引育高地,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伟大实践中勇当排头兵。
  十是坚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方向。实施数字化战略是高等教育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从教学模式、治理体系、教师发展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变革,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速构建教育数据共享平台,切实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07
  扎根中国大地服务重大需求
  奋力谱写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苏大新篇章
 
  江涌
  党的二十大代表,学会常务理事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贯穿了历史方位感、鲜明时代感、强烈使命感。报告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第五部分统筹部署,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体现了教育观、科技观、人才观的辩证统一,进一步阐明了高等教育的使命定位和改革方向,吹响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前进的“冲锋号”。
  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苏州大学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定的历史使命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扎根中国大地,服务重大需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苏大新篇章。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铸魂育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核心使命。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交汇点和关键推进器,有着促进科技和人才深度结合、协同叠加的独特优势,在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的高水平创新体系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有可为。
  新时代十年,苏州大学坚持“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科技创新战略,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持续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孵化前沿性引领技术,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瞄准航空航天、核能开发、辐射防护、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布局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组建科研大平台,开展有组织的开创性联合攻关。学校先后建成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在神光二号和神光三号装置、神舟系列飞船、风云三号卫星、“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问天”实验舱等一系列大国重器的研发中作出积极贡献,相继攻克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磁悬浮人工心脏、OLED照明等关键技术,以“零碳”“负碳”等先进技术研发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同时,学校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科技创新贡献了苏大智慧。
  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也是苏州大学“双一流”建设纵深推进、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的关键五年。围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苏州大学将深入探索有组织科研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结合机制,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以“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建设大平台、产出大成果”为宗旨,做到“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各要素活力,为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一以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化从源头、过程、评价到运用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一是面向人类文明进步和国家创新发展,找到制约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问题集。二是营造宽松、多元、竞争、有序的科技创新环境,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三是推行以科研团队为基本单元的创新体系,进行科研任务下达、管理和评价。四是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打通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堵点,构建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
  二以有组织科研强化科技战略重构。引导科技工作者从单纯的“自由探索”向“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有机结合转变。一是研究选题有组织,引导科学家瞄准大问题、发现真问题、解决难问题,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二是研究手段有组织,建立面向重大任务的多领域、跨学科大型攻关团队。“大师+团队”的科研组织方式也是苏州大学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关键密码。三是研究平台有组织,发挥一流学科在高水平科技创新中的支点作用,促进优势特色学科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深度融合;以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为契机,通过研究院所、高校、企业强强联合,构建国家顶尖科技创新平台。目前,苏州大学与苏州国家实验室已达成初步协议,在材料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解决能源、医药健康、高端制造领域国家重大课题。
  三以精准培养锻造创新人才高地。一是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响“人到苏州必有为,才来苏大大可为”品牌,面向全球引进战略科学家和青年才俊。二是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根据人才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路径,为人才发展提供平台、团队、政策全方位服务和支撑,健全人才分类评价和晋升机制,系统构建高层次人才阶梯式发展支撑体系。三是深化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就苏州大学而言,进一步推进“名城名校”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和地方的互补优势,实现人才的“共引、共育、共享”,努力建成长三角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和创新高地。
  08
  敢闯敢试、敢于斗争
  争创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示范
 
  骆清铭
  党的二十大代表,学会常务理事
  海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我非常荣幸地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心潮澎湃,倍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大家可能注意到,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教育、科技和人才,充分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科技事业、人才事业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也更加突出了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作为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还系统地讲明了教育、科技和人才三项事业的逻辑关系,为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大学既有人才培养的基本功能,也有科学研究的基本功能。一流科研是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也是现代大学实现人才培养功能的关键途径。今天,我也结合我工作的海南大学近年来改革创新实践,从大学育人层面谈谈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关系。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明确指出“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作为大学,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一流的人才,首先要有一流的老师,而大学的特点决定了一流的老师必须要参与一流的科学研究。
  一、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围绕大学“育人”的核心任务,海南大学全面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建立书院制育人模式、组建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三大改革”个性化协同育人体系。完全学分制改革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将允许每个学生定制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书院制育人体系能较好地解决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师生交流不充分、个性化培养不突显的育人局限,做到“正业”与“居学”有机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得益彰,有效拓展学生成长的场域,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随着三大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学校的吸引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比如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达到45个,绝对数位列全国高校前50;2022年,普通本科录取各省排名前10%的考生占比较2018年提升27.4个百分点,达到62.82%;学生团队获得“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冠军、首次问鼎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SIAM奖等等。
  二、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我们深切认识到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为此,自2018年以来,我们借助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东风,在教育部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学校人才引进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三年多来,海南大学全职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43人,占全校专任教师总量的1/3以上;国家级人才数量由5人增加到4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翻了一倍多,占教师总数的比例提升了22个百分点。人才聚集对学校学科发展的推动效应也逐步显现,学科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由2017年0个增加到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由2017年的5个增加到14个(含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上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的学科,从2018年的7个增加2022年的17个,其中法学学科进入前10%。
  三是坚持“通过一流科研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斗争精神,并对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出深刻阐释,提出“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要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也是干事创业的精神密码。在大学育人和科研中应如何发扬斗争精神?首先,要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通过一流科研培养一流创新人才,要让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在纯粹的科研氛围中、在承担科研任务的过程中练就真本领、求得真学问。其次,要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面向海南自贸港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以解决“卡脖子”问题为目标开展有组织科研创新。海南大学将继续围绕“自贸港发展和制度创新”“生态文明”“文化旅游”“南繁与热带高效农业”“海洋科技”“全健康”“信息技术”七个协同创新中心,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与高质量科研创新高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第三,要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立志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海南大学瞄准南繁育种这一国家战略需求,在国家南繁基地核心区建立三亚南繁研究院,聚集257位高水平科研人员,取得突破性成果。首批53名科研人员加入崖州湾实验室,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这些“斗争”的基础上,学校科研水平不断走上新台阶,2022年,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立项212项(其中重点项目、优青项目等12项),较去年同期增加62项,增幅在获批数量前50名高校中排名第二;较2017年增长165%。
  海南大学正在与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未来五年,海南大学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殷切嘱托,以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支撑引领海南自贸港发展的一流大学为目标,发扬敢闯敢试、敢于斗争的精神,坚持扎根海南大地办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努力在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征程上有所作为,趟出一条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力争成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示范。
  09
  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卢克平
  党的二十大代表,学会常务理事
  河南大学党委书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论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围绕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等作出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重要战略意义的深刻认识,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校是人才培养主阵地和科技创新主力军,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引领者、主导者和推动者,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而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和灵魂,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高等教育。因此,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是“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居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十年,高校累计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7700余万名,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校十年来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以上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高铁、核电、生物育种、疫苗研发、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有力支撑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强、科技强、人才强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科技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作为“双一流”高校,我们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一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促进跨学科、跨院校以及国际联合培养,扎实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和卓越研究生教育,着力培养国家未来发展需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流拔尖创新人才。三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科学谋划布局新兴专业和交叉学科。四是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组建大团队,打造大平台,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产出一批原创性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五是坚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新征程中展现“双一流”高校的使命和担当。
  10
  加强党的领导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郭健
  党的二十大代表,学会监事会监事
  河北大学党委书记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大会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彰显了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突出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赋予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的历史责任与光荣使命。我谈三点体会。
  第一,高等教育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教战线要牢牢把握党对事业的领导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高校党建工作与办学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高等教育必须全面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高教战线要牢牢把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主线,“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在青年学生“拔节孕穗期”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第三,高等教育必须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去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高校获得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成为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立志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高教战线要充分认识到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中的职责使命,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服务“国之大者”,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展现更大作为、做出更大贡献。
  11
  打造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张军
  学会副会长,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具有特殊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大会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取得的各项成果,令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出专门部署,进一步凸显了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引领性、战略性地位。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把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为打造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强有力服务支撑教育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奋进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从新时代的战略性看,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就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任务,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从新时代的人民性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立足打造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国家,强化公益性、质量与公平相统一。从新时代的民族性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从新时代的世界性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就要坚定文化自信、教育自信,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力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范式。
  二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内涵,勇担教育强国建设新使命。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积极妥善应对竞争压力与风险挑战,迫切需要推进高等教育教育高质量发展。面对新的形势任务要求,高校要着力构建红色基因传承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服务国家需求为支撑的一流学科体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体系、以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学化教育评价体系,找准改革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推动办学育人事业在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上实现新的跃升。
  三是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路径,扛起一流大学建设新责任。立足传承红色基因,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高校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各方面全过程;创新新时代思政教育新模式,建立红色育人长效机制,探索思政智慧教育新手段;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国之重器,以加快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2
  开辟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新赛道
 
  张力
  学会学咨委委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教育部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当前,全党全社会正在兴起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的最新部署,我汇报一点学习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超过十万字,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寄予厚望。
  目前国家层面的双一流专项,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将“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其中,经中央全面深改组2015年8月会议审议,10月作为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的“十三五”时期重点部署,国务院11月印发方案启动实施。
  此后,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事实上,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关于“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要求,淡化“双一流”的“世界”概念,鼓励不同类型层次高校和学科在各自领域争创不同维度的一流。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分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高等学校,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一流建设不限于大学,而是更宽范围的高校。2019年启动的“双万计划”和“双高计划”,正是遵循这一政策导向。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的“十四五”时期部署,要求“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更加突出分类的重点战略思路。
  2021年,全国共有高校3012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38所,本科职校32所,高职(专科)学校1486所,成人高校256所,这里,暂不考虑区域布局,也不考虑培养研究生的科研院所,上述高校既有分类又有分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需要在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上迈开新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新部署明确了方向。
  根据党的二十大的总体要求,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就要进一步夯实国家层面“双一流”专项的根基,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定位布局的重点任务落到实处,继续推动“双万计划”和“双高计划”办出更多实效,促使不同高校分类分层优化定位,练好内功。要锚定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全局,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上有所作为,在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在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融合乃至一体化等方面,有更大作为。这些不全是高校院墙内的事儿,必须同外部行业产业资源和需求相对接。党的二十大布置给全国高校的这盘大棋,我们必须努力下好,方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13
  发展素质教育
  “五育”并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郭广生
  学会学咨委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即“高质量发展”之后的突出位置,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特别是,总书记在报告中深刻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突出了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好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的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体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充分发挥素质教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的作用。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与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是一脉相承的。中央民族大学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创立者、示范者和引领者,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跟高等教育和“双一流”大学建设发展新形势,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动,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路径,培养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
  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纵览古今数千年民族演变、洞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得出了“四个共同”这一历史定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只有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才能正确认识理解伟大祖国、中华民族的演进历史。做好新时代民族教育工作,就是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引导全校五十六个民族的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进各族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着力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以人文社科为主的中央民族大学,就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大学生科研活动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课余开展科研活动,增强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要通过多种形式营造大学的科学素养氛围,使大学生在浓郁的科学素养氛围中受到熏陶、培养和锻炼。
  构建高质量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这就需要在构建素质教育体系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围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这个主题,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高超、综合素质优异,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家国情怀、宽广国际视野,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勇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各民族优秀人才”作为中央民族大学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地区干部队伍提出的“四个特别”的标准,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中央民族大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提出了“政治素质过硬、人文素质深厚、艺术素质优异、科学素养良好、体育能力突出”的具体要求,以构建涵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内核、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精神的高质量综合素质教育体系。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将二十大精神迅速全面落实到学校全部工作之中,心怀“国之大者”,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要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服务国家战略、建设“双一流”大学紧密结合起来,与立德树人、培养高层次人才紧密结合其起来,与推动学科交叉、加快学科优化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大学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中央民族大学独特的贡献。
  14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时代化
  培养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
 
  王定华
  学会学咨委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再一次把教育摆在最基础、最突出的位置。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初心使命。2021年9月25日北外8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亲切回信指出,深化中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大批外语人才,外语院校大有可为。北外牢记总书记嘱托,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探索出一些有效经验。
  一是构建教师工作大格局,完善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系。学校党委定期研究教师工作,加大部署力度,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大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和师德考核力度;充分发挥教师工作部统筹和落实作用,不断加强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成效。
  二是把牢教师思想政治引领,全方位立体式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教师集中理论学习全覆盖,推进教师思政素养、专业能力和国际化能力融通发展。建立“传帮带”教师发展基地,引导教师传承红色基因,提高育人水平。推进高层次人才、新入职教师等各类群体国情调研和研修,协同开展留学归国人员国情教育行动,涵养教师家国情怀。定期开展教师思想状况调研,鼓励教职工开展高校党建思政课题研究。
  三是正向激励和警示教育双行,坚守教师师德师风底线要求。注重荣誉激励和榜样示范,制发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证,突出教授示范引领,建立援派专项表彰,建设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实施校内师德榜样评选,开展“我的育人故事”评选宣讲,宣传表彰优秀教师典型。严格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建设师德曝光平台,强化警示教育力度。
  四是发挥学校特色,形成北外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品牌。全面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编写出版“理解当代中国”英语系列教材,承担《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多语种的翻译项目。在新疆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率先建立教师社会实践基地。开展青年教师校内兼职、多岗锻炼,提供更广阔的干事创业空间。打造教师法治教育特色基地,通过讲座交流、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法治素养,预防师德违规事件发生。
  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过程中,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把教师队伍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一要思想认识再提高。从两个大局高度,建设教育强国维度,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角度,充分认识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无论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发展素质教育,还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生机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要体制机制再健全。强化党委统一领导,理顺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相关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学校统筹、通过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和事项协商等机制实现部门联动。加强对师德师风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检查督促,健全追责机制,避免推诿。探索将落实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纳入干部评价体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
  三要同向发力再融合。坚持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向发力,避免两张皮。扎实开展三全育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加大力度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整体系统推进师德师风和专业教育融合的教师继续教育,重点对新入职青年教师做好思政和师德师风教育。
  四要引领惩处再落实。深入贯彻《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强化师德正向引导、高位驱动,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规范教师底线行为,划出师德红线。细化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和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持续做好警示教育,严格举报受理和违规查处,对广大教师严管厚爱。
  五要手段方式再创新。注重将师德师风教育与政治理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法治教育内容等相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发挥老教授传帮带作用,以黄大年式团队等榜样力量激发动力。设立专项课题,鼓励教师开展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六要考核评价再优化。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以制度夯实师德考核,切实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教师发展评价的各个环节。严把思想政治关、师德师风关。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建立健全周期性评价和团队评价方法,探索建立效果评价。
  七要服务保障再升级。真心关爱教师成长,为教师队伍成长发展化解后顾之忧。薪酬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突出业绩导向,以实际贡献为评价标准,确保发挥薪酬体系的正向激励作用;研究制定对优秀青年人才破格晋升、大胆使用的制度;积极整合筹措资源,开辟多种方式解决广大教师普遍关心的难点痛点问题,切实增加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5
  让中华美育精神滋养青年学生
  在新征程上健康成长
 
  高洪
  学会学咨委委员,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部分的核心内容,明确了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新征程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要求“素质教育”+“教育公平”。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中指出“加强美育,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的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我结合自己工作从美育的角度看“素质教育”+“教育公平”,谈新征程上让中华美育精神滋养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一、答好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课题
  第一,要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加强美育——这是时代的课题。加强美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时代的发展提出的重要课题。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人民的美好生活,必然要加强美育。中国人民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心灵要美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使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将美育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要认识到美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美育的基本要求。这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美育不只是面向部分艺术爱好者和少数艺术特长生,而是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权益。这些是教育公平的重要要求和体现。
  第三,要认识到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实施美育的主要载体。不能把艺术教育等同于美育,而是学校美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一方面,既要按照艺术教育的规律,了解艺术知识,掌握艺术技能,努力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另一方面,在了解艺术知识、掌握艺术技能、努力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的同时,不要忘记美育目标,要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创新活力。这就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和体现。
  第四,要认识到既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推动美育,又要防止“功利化”——这是推动美育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美育是美好、和谐的培养,与功利无关。一方面,要采用激励、考核的办法推动美育的重视和普及;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在美育的语境下推动美育,在美好中追求美好。这也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二、围绕“面向人人的美育”和“普及以美育为目标的艺术教育”要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的举措
  综合大学、理工科大学、高职高专的美育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广泛开展艺术社团活动;艺术专业院校的美育突出人文素养和文化积淀。
  1.通过“八有”抓美育工作的落实。一是有人抓,单独设置美育教育教学机构。二是有课上,开设美育公共教育课和艺术选修课。三是有质量,全国修订和实施公共艺术教学指导性文件,让教师教好、学生学好,落实好美育两个学分。四是有空间场地,既有独立空间,又有共享资源。五是有设备器材。六是有经费保障。七是有教师,既有专职教师,也有社会兼职教师。八是有展示的机会,适合表演的经常演,适合展览的经常展,让学生受到激励,受到熏陶和积极影响。
  2.美育课程、课程美育、活动美育、氛围美育综合发力。在美育课堂里,艺术鉴赏要让学生了解了古今中外经典艺术作品,艺术体验要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艺术表现要让学生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各门课程要让学生感受客观规律之美、人文精神之美、创造发明之美、探求真理之美;校园生活要让学生感受环境之美、言行之美、规范之美、氛围之美;集体活动要让学生感受理解友爱之美、团结互助之美、乐群和谐之美、奉献崇高之美。
  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要尽力铺开美育路径,尽力拨大美育光亮,让审美的种子早早地播种在青年学生的心中,让美好的情感早早地滋润青年学生的心田,让美好的创造早早地成为青年学生的追求,让美好的灵魂早早地开始筑就。
  三、充分发挥学校美育辐射和影响作用
  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下和在各级党委政府有效推进下,美育已经从重视不够、措施不多的状况发展到形成普遍重视、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按照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要求,学校美育要进一步发挥辐射和影响的重要作用。
  让“美育”成为社会上的热词。用“美育”推动和实施各级各类的艺术教育,用“美育”影响人们追求和谐美好,用“美育”生长出的理念设计和建设城市社区、乡村、企事业单位,用“美育”影响百姓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
  让参与“美育”成为新时尚。社会艺术机构和场所实施美育,专业艺术团体和艺术家、艺术工作者参与美育,企事业单位加大美育的投入和支持,各界人士以美育为载体参与公益事业,人们的艺术生活与高品质生活、美好生活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让艺术素养和文明素养成为人的基本精神状态和行为状态。
  让“美育”成为一种引导的力量。让遵纪守法在美育的语境下成为对法制的尊崇,让道德规范在美育的语境下成为对崇高的追求,让努力工作在美育的语境下成为奋斗的享受。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让我们共同富裕起来的同时共同美好起来,在美的艺术滋养中,在美的生活日常中,在美的家国时代里,共同提高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创新创造,创造出一个人人都能全面发展、并且享受到由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的新时代。让美育为现代化道路照射光明,让中华美育精神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16
  建设中国的高等教育学
 
  谢维和
  学会学咨委副主任,《中国高教研究》编委会委员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特征,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与目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努力建设与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
  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几亿人的教育,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忠于自己国家,认同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对中国社会与人民具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全依靠别国与他人的教育学说作为中国实践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引导,是不可能的。我们当然应该坚持对外开放与面向世界,向他人学习,但更必须有中国自己的教育学,必须立足中国文化本身,否则,就失去了自己的主心骨。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个性化的发展,一个国家和民族也同样需要适应自身个性化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基本与普遍规律;
  1965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有一段郭兰英演唱的“南泥湾”的片段,非常的精彩。然而,这其中却有一段非常有启示性的故事。按照音乐编导起初的安排,剧中“南泥湾”歌曲是以美声唱法演唱的。但周恩来总理看了彩排以后,决定改为民族唱法,而且点名请郭兰英演唱,由此才留下了这样一个历史性的画面。显然,反映中国文化与精神风貌的音乐作品,如果用西方的演唱方式表演,尽管也能够产生某种愉悦感,但不能真正表达中国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以及歌曲的民族意境。我想,这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建设也是有意义的。
  努力建设与形成中国的教育学,包括高等教育学,实际上是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梦想与奋斗目标。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学者们就曾经讨论过“中国的社会科学”的话题。如今,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可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学的建设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基础与条件。建设中国的高等教育学,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问题;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坚持中国优秀教育思想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由此,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实现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他明确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可以说,建设和形成中国的高等教育学势在必行。
  17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马陆亭
  学会学咨委副主任兼秘书长
  《中国高教研究》编委会委员
  中国教育科学院副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两个大局战略高度和新时代新征程历史阶段,对我国未来发展作出部署,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其中,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这些对指引高等教育发展意义重大。下面,围绕高等教育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议题谈几点体会。
  第一,以创新为牵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同步发生和交织演进。其中的逻辑是:民族复兴是百年变局实现的主要标志,科技发挥着关键作用,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力之争是经济、科技之争,深层次反映在人才、教育之争上。创新成为迈向未来的通行证,创新关键在人、核心在人,任何创新活动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人才水平决定着创新的高度。较之于其他层次类型教育,高等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最为直接,人才培养总体上要以创新为牵引开展。各类人才都要有相应的创新能力,拔尖创新人才要具备突出的创新思维能力,应用型人才也要有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能够把知识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通过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就对高等教育的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们要加强改革探索,在办学模式上深入开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伟大实践,注重解决经济社会前进中的问题,勇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在教学模式上面向数字化时代推动教育范式变革,突出对学生的思维力和实现力培养,造就引领未来形态的时代新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国家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
  第三,重视一流大学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牵动作用。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强国离不开教育强国的支撑,一流大学的作用越来越突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教育、科技、人才经常是放在一起来阐述的,如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说明他们是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系统集成、整体推进的,共同会聚创新发展新动能,并都由教育牵头。“双一流”建设大学肩负着国家的重托,是整个教育链条的最高层次,牵一发而动全身,责任更加重大。大学培养人才,人才支撑大学,教育和人才密不可分。
  第四,在高水平开放中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世界科技革命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着发展对创新的依赖。从硬实力看,对外是国际竞争的需要,对内是经济转型的要求;从软实力看,对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文明新形态需要,对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本质要求。因此,必须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世界各国对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不是孤岛,而是在高原上起高台,高等教育的体系支撑、体制活力非常重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9-21 11:48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6-15 16:29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5-11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