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论大学与校友的互动关系
2020-07-08 16:48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作者:

  [摘 要]大学与校友的互动关系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利用阶段、关心阶段、反馈阶段、研究阶段。大学应将校友纳入研究范畴,观察其所培养的校友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在社会上发挥什么作用,以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学改革,形成大学与社会深度有效互动。

  [关键词]大学;校友;互动关系

  校友之于大学发展意义重大。世界一流大学均在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友活动,大学与校友的互动影响着大学的未来发展。互动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及一流大学建设的推进,大学与校友的互动关系日益受到大学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大学在校友资源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大学校友活动越来越频繁,校友成为大学捐赠资金来源和外部支持的重要力量。本文试图对大学与校友产生互动关系的根本因素及互动关系的发展阶段进行梳理,使二者关系趋向良性互动。

  校友与母校认同

  “校友”的英文alumni源自拉丁文alumnus,意为“学生或养子”。与之相关的词是“母校”,其英文是almamater,alma也是拉丁语,意为“哺育的”,mater即“母亲”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母校”的定义是:自己曾经从那里毕业或肄业的学校。也就是说,相对母校而言,校友只包含在校学习过的人,并不包括与学校有非学习关系的对象,如教职员工。本文为便于讨论,将校友概念限定为与学校有教育与被教育关系的人群,具体来说,凡是曾经在这所大学有过学习经历的人均可称为该大学校友,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交换生等,其主体是全日制学生,特别是本科毕业生。

  从词源上看,校友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成果,其与大学之间的教育与被教育关系(又称学缘关系)是本质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建立,就不再以学生的意志为转移,并成为终身刻印在其身上的文化烙印。校友身份只有入学先后之别而无尊贵卑微之分。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语言是拉丁语。university来源于拉丁语universitas,在中世纪意思是stadium generale,即“一个接纳来自世界各地学生的地方”。中世纪大学通过各种仪式,如初入大学、授予文凭、纪念会等,加强师生、校友的凝聚力。

  母校认同是校友的一个重要特征。有意思的是,认同一词也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 same)。认同指个人以群体(或组织)中的一分子的身份来界定自己。对于校友个人而言,母校认同代表着一种自我的社会界定和归属,是自我意识的延伸,是形成个人社会态度的重要基础之一。母校认同指校友对母校所产生的正向精神体验和积极行为表现。校友的母校认同是大学保持长久和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对于校友群体而言,母校认同反映的是校友整体上对大学的心理依恋感和文化归属感。母校认同既表现为校友的一种社会心理,即作为某所大学成员所具有的自豪感、对大学发展的信心,也表现为一种公共理性,即全体校友自觉遵守、共同维护的大学文化以及大学精神与大学规章。对不同大学而言,校友的母校认同之内容、特点,因大学历史文化传统、教学科研模式、校园生活方式、成员综合素质的差异而不同。母校认同正是对大学独特价值、生活方式、文化气质的体悟、反思、模仿、内化。

  校友的母校认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内在的精神体验,如情感归属、思想依恋、文化亲近等;另一方面是外在的行为表现,如持续关注、积极评价、踊跃反哺等。因二者紧密相关,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因此,母校认同常常融情于理、理中含情,既饱含着校友对母校培养哺育的感恩情怀,又闪烁着校友身心成长的理性光辉,表现出情理交融的教化特征。母校认同是促使校友与大学互动的根本因素。近年来,随着大学招生规模扩大,校友数量急剧增加,校友与校友之间、校友与大学之间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各种类型的大学校友组织应运而生。校友组织形成后,校友的母校认同形成组织合力,发挥了更大的社会作用。

  大学的教育责任

  大学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承担培养人的使命。一般来说,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大学教育对一个人的人生成长和理念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大学不断地输出毕业生。毕业只代表大学特定阶段学业的暂时结束,毕业后大学经历对毕业生产生的教育影响才刚刚开始,并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毕业时间的延长而更加深远。正如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当一个人忘掉他在学校里学到的具体知识,那么留下来的才是教育。

  对于大学而言,学生毕业,培养任务只是告一段落,但并未完成。也就是说,大学的工作在学生毕业时“了犹未了”:了,毕业了;未了,大学还有继续教育的任务。毕业前,大学系统培养人才;毕业后,大学通过校友组织帮助校友继续成长与发展,负起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责任。国学大师钱穆曾说,学问和事业,人格和修养,总是无止境的。他曾对新亚书院的校友说:“同学们在学校里求学,正如一粒粒种子受到灌溉和培育。四年后毕业了,等于长成了一棵棵的幼苗,要拔出来分别栽种在社会上的各部门里去,待到他成材,可以大树成荫,到那时,这所学校的成绩才算真表现出来了……把教育置于社会中进行检验,母校对校友希望无尽,责任无尽。”历史证明,正是因为大学对人才培养责任具有无尽的理想主义情怀,大学方能“本立而道生”,成为迄今为止最为特殊而持久的组织之一。

  创办于1921年的厦门大学,迄今已培养了近45万校友。厦大对校友的教育责任融入在学校开展的众多校友活动中。厦大校友可以通过校友组织办理专属的校友卡,到厦门大学图书馆借书,可以到校内师生餐厅用餐,可以免费使用校内体育设施,享受与校内老师同等待遇。厦大之于校友,不只是一所学校、一段经历,更是滋养生命、愉悦心灵、培养利他精神的力量之源。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校友在回忆这所学校时说,“位于巴黎深处的高等师范学校好像一个度假者的隐修院,那些随意挥霍的时光随着岁月流逝变得如此宝贵。岁月的长河会重新赋予高师一种神奇的、微笑的生动形象,年少时他们很难发现,再回到这里才怦然心动”,“如同在欧洲大陆上有一种‘法国式风景’一样,在知识界存在着一种‘高师精神’,它是清晰可辨的”。理想主义是大学不可或缺的对组织及其成员具有深度影响的文化精神,理想主义使得大学主动担负更大的责任,包含对校友的终身培养教育责任。教育责任是促使大学与校友互动的根本因素。基于教育责任开展交往,方能为二者的良性互动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大学与校友的互动关系

  大学是一个有生命有灵魂的学术组织。因对校友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大学与校友的互动关系可分为不同发展阶段。概略而言,大学与校友的互动关系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利用阶段、关心阶段、反馈阶段、研究阶段。四个阶段之前,还有一个二者无互动关系的自发阶段。

  自发阶段。这一阶段,大学对于曾经在校学习过的学生缺少关注和主动联络,没有成立专门组织与校友建立联系,大学与校友之间偶然性地发生联系。自发阶段多出现在大学建校初期。

  利用阶段。近年来,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规模扩张导致高校办学资源日益紧缺,校友中蕴藏的巨大财力、物力资源以及社会关系资源有待挖掘,大学将校友看成重要的外部支持力量。利用阶段,大学主动与校友建立互动关系,利用校友群体缓解大学资源紧张状况,为大学争取更多社会支持。相比自发阶段,此时大学不再没有目的、被动地开展校友活动,而是积极拓展校友资源,成立专门校友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为大学争取更多现实利益。大学依据贡献度,将校友划分为重要校友和一般校友,重要校友常常获得大学特别优待,校友活动主要围绕他们展开。大学通过与少部分校友群体互动,获得数额不菲的捐赠。当大学遇到棘手问题,重要校友会主动请缨帮助协调。利用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大学举行校庆庆典或一些大型活动时,坐在主席台前排的多为重要校友。在利用阶段,大学虽然主动开展校友工作,但与校友互动面较窄,局限于开发和利用校友资源。

  关心阶段。此时,大学与校友的互动进入更高一层的新阶段。在此阶段,大学对校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认识到大学对校友负有更多的教育责任,大学需要从关心校友、服务校友出发,建立更有效的互动关系。大学管理者认识到,校友是曾经的学生,大学要持续关心其成长,给其帮助,做好服务,大学应该保护他们的母校认同,给予他们持续的关心。现在许多大学与校友的互动关系已经进入到这一阶段,一些大学建立校友之家,校友回到母校,可以在校友之家放松身心、交流思想、体验成长;有的大学为年轻校友聘请职业导师,指导他们正确面对职场障碍;大学在各地召开校友迎新会,指导新校友进入社会后顺利适应新环境;大学为校友举办各种讲座、论坛和继续教育课堂,校友仍然可以不时回到母校继续充电进修。在关心阶段,大学不仅在理念和行动上平等对待每一位校友,而且通过多种途径持续关注、培养、教育更为广大的校友群体,将大学教化功能延伸至校外。关心阶段与利用阶段的区别在于大学的出发点或者说动机不同。关心阶段,大学更多从尊重校友平等身份和保护校友的母校认同出发,希望达成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长远目标。这一阶段,大学虽然乐见少数成功校友的巨额回馈与反哺,但也能够在与校友的互动关系中坚持一视同仁,不会只关注成功校友。大学奉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育人理念并一以贯之,甚至当少数成功校友的需求与校友群体的权益发生冲突时,大学愿意放弃自身当下的利益,追求和维护多数校友群体的利益。在关心阶段,大学的价值理念和实践行动真正成为学生和校友的德行表率。例如,某大学95周年校庆时,在学校校庆主席台上入座的既没有官员校友也没有捐款校友,而是所有返校参加校庆的85岁以上老校友,学校认为他们的社会贡献和母校认同是大学文化及大学与校友互动关系的最好诠释。

  反馈阶段。比关心阶段更高层次的是反馈阶段,这一阶段大学更注重倾听校友的声音,会主动向校友征求办学意见。为什么说反馈阶段高于关心阶段?在此阶段,大学不仅尊重校友的母校认同,坚守自身的教育责任,还能够跳出大学局限,站在校友的视角,根据校友评价,重新认识或者反思大学自身。相比于在校学生,校友反馈更加直接客观且没有顾虑。校友反馈有助于大学清醒地认识和了解自身教学及育人的真实情况。

  研究阶段。在研究阶段,大学对自己所培养的校友进行广泛调查研究,了解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真实差距,总结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研究显示,大学对毕业五年以上的校友开展调研,一方面有助于大学深入了解校友所受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学提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做好未来校友的培养工作,激发出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动力。

  南开大学原校长张伯苓曾言,“今后之南开,确惟出校生是赖”。梁启超更将清华毕业同学会定于“监督大学的地位”。面向未来,大学需认识到,大学与校友的关系不能只停留在联络、利用阶段,也不能满足于对校友的关怀和反馈,大学更重要的任务是通过与校友的互动,研究校友在社会上发挥了什么作用、是不是符合社会需求、是不是能够引领社会发展。通过做好校友调查研究,推动大学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大学与社会深度有效互动,这是大学与校友互动的深远意义所在。

  [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编号:2017XYZG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潘懋元 石慧霞,单位:厦门大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1-08-30 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