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爱思唯尔报告:大湾区科研实力显著增强,学术影响力领跑全国
2024-05-23 10:52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近日,全球领先的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发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影响力与贡献》(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基于爱思唯尔旗下Scopus引文数据库海量科研数据撰写而成,全面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在2018年至2022年的科研成果,展现了该区域在学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并深入剖析了香港中文大学(以下简称“港中大”)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在国家战略重点领域的科研产出及学术影响力。报告显示,过去五年大湾区科研产出呈强劲增长态势,复合年均增长率近18%,远高于中国和全球的科研产出增长率。

  大湾区科研实力显著增强,学术影响力领跑全国

  作为全球最有创新力的地区之一,大湾区的科研产出近年来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并且超越中国与全球增长水平。报告显示,大湾区的科研产出不仅在数量上取得了增长,其学术影响力也实现了显著突破,展现出了大湾区强大的科研活力。

  报告显示:

  从科研产出数量上看,在过去的五年中,粤港澳大湾区科研产出显著增加,从2018年的近7.4万篇论文增长到2022年的近14.3万篇论文,几乎翻了一倍。

  从学术影响力上看,在2018年至2022年期间,大湾区科研论文的归一化引文影响力(FWCI指数)为1.5,表明大湾区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数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50%,展现出卓越的研究影响力。大湾区的科研论文有5.2%发表在全球排名前1%高影响力期刊上,比全球平均高出90%。

  在科创人才的维度,大湾区展现出了强有力的人才聚合力。从2018年到2022年,大湾区的活跃研究人员数量翻了一倍,五年间发文的活跃作者数超过42.13万人。这一庞大的科创队伍为大湾区的科研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香港发挥创新桥梁作用,驱动区域科研生态建设

  作为大湾区的创新高地,香港的科研产出表现尤为出色。报告指出,香港地区科研产出的FWCI高达1.9,即香港科研产出的被引次数比世界同类产出的平均水平高出90%;同时,7.5%的香港科研产出发表在全球排名前1%的高影响力期刊上,这一数字也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7%)。

  在国际学术交流领域,香港更是引领大湾区乃至全国。报告显示,近半数香港科研产出来自国际合作(41.1%)。在积极与国外机构开展合作的同时,香港高校和科研机构还通过在大湾区其他城市设立分校或大型实验室、引入大湾区内多方科研合作等方式,有效促进了大湾区的国际合作水平,开拓了国际学术交流网络,将创新力辐射至大湾区乃至全国更广阔的区域。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该校先后设立了港中大(深圳)校区和深圳研究院,并在区域内和跨区域科研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报告,港中大有40%的论文是与大湾区内其他机构合著,其中有60%的论文包含了大湾区以外的其他机构参与。

  “报告分析结果突显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并响应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成国际创科中心’的期望。”港中大副校长(研究)岑美霞教授表示,“报告也再次证明了港中大使命‘融会中国与西方’之重要性,而港中大将继续致力于担当连接内地与世界的桥梁,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发展,基于强大的研究生态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贡献。”

  大湾区科研转化潜力凸显,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

  大湾区在科研转化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潜力,产学研之间的紧密合作成为推动区域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在2018年至2022年,大湾区的研究合作中约有4.8%是学术机构与企业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这一比例比全球平均水平高两个百分点,凸显了该地区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的显著成效。从产学合作成果的学术影响力来看,大湾区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FWCI指数达到2.47,高于中国和世界的平均水平。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大湾区产学合作成果的高质量和高影响力,为该区域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型企业在推动产学合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华为、腾讯和中国南方电网等是大湾区产学合作产出量领先的机构。这些企业在2018年至2022年期间,与学术机构共同发表的产学合作成果数量均超过3,000篇,占其总科研产出的60%以上。这一合作模式的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也为学术机构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实现了双赢局面。

  “作为拥有《柳叶刀》《细胞》等全球卓越学术期刊、并持续推出AI工具支持多种科研场景的科研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致力于以其独特的数字化‘出版内容+信息分析’双轮模式,支持全球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把握科研态势,在科研创新之路上稳步前行,从而让科学进步更好地服务于全社会。”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李琳女士表示,“这份报告是我们研究大湾区乃至全球湾区创新力的一个尝试。爱思唯尔希望可以与科学共同体的伙伴们合作,不断推出更多视角的洞察报告,对比大湾区和全球主要湾区的科研创新表现;纳入社会经济影响力等更多维度的数据和测算指标;并探索用AI等创新的工具结合Scopus海量数据来做更深入挖掘和探索,比如更细致地挖掘具体某个科研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以促进具体研究方向在大湾区的科研及产业布局。我们作为大湾区科研生态中的一员,与大湾区科研伙伴一起浇灌科学之花,并期待它们在大湾区结出丰硕的果实。”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1-17 11:49
中国青年报 2019-04-16 09:25
SRC-1996691744 2019-02-14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