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重新开放仪式后,国科大党委组织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打造示范性思政“金课”开展集体交流讨论。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周琪主持集体备课会,部分“两弹一星”亲历者、见证者及家属、“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作发言。国科大校领导王艳芬、肖作敏、李浩然、牛晓莉、董纪昌、金德鹏、林晓、袁伟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及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共60余人参加会议。
周琪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中之重,是高校思政课课程群的“宝塔尖”。“两弹一星”精神是历史和先辈赋予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国科大要充分利用好重新开放后的纪念馆,继续深入挖掘纪念馆档案史料和文物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将其打造成为缅怀科学先辈的精神殿堂、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生动课堂和立德树人的鲜活教材。要以“两弹一星”理论体系研究和实践基地建设作为抓手,组织“两弹一星”亲历者和见证者、“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专家学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职教师,加强交流、集体备课,将“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内容中,打造示范性思政“金课”。
周琪强调,全校思政课教师和全体教师要牢牢把握思政“金课”的目标在于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注重言传身教,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为党和国家培养靠得住的接班人。要把“入脑入心”作为检验思政课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标准,深入挖掘“两弹一星”伟大事业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和时代价值,结合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主题,形成更具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和规律的理论体系,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他强调,以“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为代表的一大批鲜活的科技创新案例,生动地呈现给我们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创新场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创新历程就是“金课”的教案,以“两弹一星”元勋以及南仁东、黄大年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教师代表就是我们“金课”的“金师”。要持续加强“大思政课”建设,坚持问题导向,优化思政课课程体系和布局,关注科研选题、科学组织、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历史经验,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进一步拓展思政工作辐射范围,加强思政课向外延伸和向内拓展,促进思政课和专业课、文化通识课相结合。
会上,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常征介绍了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示范性思政“金课”的课程框架和教学重点。“两弹一星”亲历者、见证者及家属赵鑫淼、陈晓东、陈金凤、胡木英、彭洁等讲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历程和感人故事。“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专家学者王扬宗、谢晓明、侯艺兵、张星星、杨新英等分享了“两弹一星”史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成果。
会后,参加集体备课会人员纷纷发表参会感受。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和风表示,专家们和“两弹一星”元勋家属及亲历者的交流发言,不仅使我们参加备课的思政课老师们深受教育,也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充分用好“两弹一星”精神等宝贵资源,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特色课程群建设,通过组织“课程大备课”和多轮“专题备课”,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让学生爱学、听懂、会用,真正入脑入心,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好思政引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孙馨月表示,有幸在学校召开的示范性思政“金课”集体备课会上见到了“两弹一星”伟大事业的部分亲历者和见证者,聆听他们对“两弹一星”事业开拓者、参与者的回忆和讲述,也从“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专家学者的发言中更全面地了解了那段贫乏艰难但又激情燃烧的岁月。作为马院教师,要用好学校“两弹一星”精神相关的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两弹一星”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善用精神史实和真情实感激励青年学子坚定科技报国理想,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承担起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担当。
2024级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生崔婉彤表示,“两弹一星”亲历者和见证者们的动情讲述和恳切话语,带我走近到老一辈科学家的身边。陈芳允先生“一生从不关注节假日”,朴素淡泊、一心科研的态度,谷羽老师为能有效组织科技攻关、保障科学家们顺利开展工作辛勤奔走的奉献精神,还有每一位老前辈们身上“以国之需要”为己任的担当品格,都是值得我们不断感悟和学习的“两弹一星”精神!作为国科大学子,我们要勇于接过老一辈科学家留下的接力棒,努力为国家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与力量!
原标题:国科大党委组织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