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专栏
全面降低转专业门槛是倒逼学科专业设置改革,但面临复杂的挑战
文 / 陈志文
2024-06-14
给考生更多转换专业的政策是值得肯定的,客观上让高校更关注老百姓的需求,考生的需求,也是间接关注社会需要。

  为吸引考生报考,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近期都拿出了有震撼效果的转专业政策。总结下来主要有三:

  第一,尽可能降低转专业的门槛,如上海交大,提出挂科也可以转专业;


图片来源:新闻晨报

  第二,尽可能扩大转专业的范围,比如医学与非医学之间的转换,再比如文转理工,都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尽可能增加转专业的机会,大一大二大三都可以转专业,同济大学宣称共有7次转专业的机会。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2024本科招生政策亮点

  这其中,一些学校的政策不仅是突破性的,也更为科学。比如上海交大的政策,挂科也可以转专业。过去我们很多高校转专业的前提是,一年级学习好的才可以转。大家经常说,既然这个专业学的好,我为什么要换专业?其实,恰恰是进校后发现不适合、不适应,甚至学不了,所以我才想换。事实上,著名高校内部很多同学被迫换专业都是这类情况,比如从理工科转人文社科,大多都是因为学习能力不够,无法正常完成学业,学校不得不给调整专业。

  应该说这些政策都值得肯定,也是为应对近年考生与家长对专业的计较——最近两年,因为就业的压力,大量考生越来越重视专业背后相关行业的就业预期。很多考生因为对相关专业背后就业预期不乐观,于是放弃了部分优秀的高校。去年,农村专项招生在全国普遍出现多次下调分数线的情况,尤其是贵州,连降五次分数线才完成招生计划,几乎所有著名高校都涉及。

  这应该是今年高校重视转专业政策调整的一个直接因素。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也是学校借考生的力量,家长的力量,助推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改革。根据去年国家5部委的要求,2025年前调整20%的专业设置,压缩需求不旺,就业不理想的专业,比如人文社科和艺术,增设理工农医专业,淘汰老旧专业,增设四新专业。

  显然,学校也希望让考生“用脚投票”,促使相关专业的撤换,甚至淘汰。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应该说给考生更多转换专业的政策是值得肯定的,客观上让高校更关注老百姓的需求,考生的需求,也是间接关注社会需要。

  当然,这些做法也必然带来更多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第一,国家战略需要的专业怎么办?如何保障?比如核物理相关专业,如果自由转换,都转走了,怎么办?

  第二,如何应对不理智的潮汐效应,以及对高校带来的系列资源配置与管理难题?

  不可否认,相当多的人都存在盲目性,比如这些年大家都转入计算机,人工智能,怎么办?某著名高校一年招几百人,但因为可以自由转换专业,人工智能专业一下子转入了150多人,一些专业仅剩4、5个人。学校的教学管理运行都遇到很大的挑战。

  美国的高校在专业转换上一直比较开放,但最近几年也遇到类似问题,对于部分专业如计算机等不得不限制。关键是,这种需求在不断变化,我们如何应对瞬间的需求转换?比如2022年土木遇冷,当年湖南某校土木专业一次性转出98人,0转入。而此前,相关专业一直是大家追捧的。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逐渐适应、研究并解决的。

  最后,我想提醒学生和家长,在专业上切忌盲目与跟风。

  第一,你是否适合?人生是扬长避短,如果你数学物理不好,学计算机、人工智能或芯片,就是为难自己;

  第二,你是否想过,大家都去学热门,人才是否会过剩?

  第三,是否想过30年河东,30年河西?一个本科4年,加上研究生,7年过去后,一个行业从兴到衰,从衰到兴都是正常的变化。我们如何敢肯定4年、7年后就业就一定会好?

  更重要的是,学什么就干什么吗?干什么就必须学什么吗?学什么不干什么是常态,且专业与行业之间并非直接的对等关系,目前我们根据专业确定未来行业,是否妥当?

简介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多年重点从事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