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邱志强、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张桥、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伟、中国气象局科技司副司长周国兵等领导出席,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校长华桂宏、副校长袁林旺,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代表实验室共建单位出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校党委书记尚洪波、校长陈海山、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出席推进会。会议由闵锦忠主持。
尚洪波致欢迎辞。他说,今天对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特殊日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5年来扎根气象行业,服务气象强国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不动摇,始终聚焦学科内涵建设,坚持人才强校战略,聚力攻关键科学问题。如今的累累硕果,源于南信大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重大需求的使命坚守,也为实验室建设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之重器”打下坚实基础。学校将锚定前沿需求,打造气候研究“创新高峰”;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建强人才培养高地;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华桂宏表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科长期专注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实验室的气候变化预测、气候系统预测和气候风险应对三大方向提供支撑,助力产出重大创新成果。南师大将全力支持实验室建设,强化资源保障,做好实验室建设的坚强后盾;深耕学科交叉,打造协同创新的示范标杆;践行开放共享,构建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期待实验室建设成为气候科学领域的引领者和国家战略需求的核心科技引擎,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
杨树兵指出,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获批不仅实现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上的历史性突破,更彰显了江苏省属高校科研实力的整体性跃升。
会上,闵锦忠宣读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及学术委员会名单。聘书颁发仪式上,邱志强为王会军院士颁发实验室主任聘书,为朱彤院士颁发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书。会议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实验室副主任颁发了聘书。
最后,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会军院士讲话。他表示,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中国大气科学领域第四个、京外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不仅是南信大、南师大和国家气候中心的骄傲,更是整个大气科学界的自豪。自获批以来,实验室团队进一步明确了实验室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位,组建团队、建章立制,为实验室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实验室同仁将深刻领悟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使命,致力于实现一批科技创新重大突破,产出一批气候系统预测和风险应对的关键成果,为加快推进气象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南信大力量。
实验室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国家气候中心联合申报,于2024年年底成功获批。实验室聚焦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科学挑战与关键技术难题,围绕“气候变化与极端气候”“气候系统预测预估”“气候风险与应对”三大方向开展攻关研究,致力于打造我国气候变化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坚实支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