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寄语2024届毕业生:突破人工智障,炼就智慧超能
2024-06-21 15:03
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突破人工智障,炼就智慧超能

在华东师范大学2024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钱旭红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4年6月20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

  又到了说再见的季节,今年的毕业花,紫红色的柳叶马鞭草正在盛开。在此,我代表学校,以校长、老师、长辈的身份,向同学们表达深深的不舍,并送上殷殷嘱托和切切期待。

  毕业生年年有,年年境遇各不同。今年的你们,和往年又有哪些不同呢?纵观天下,意外频繁、喜忧参半。经济形势起伏不定,世界局势复杂多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并理解什么叫“不确定”。

  以前在这样的场合,我曾提及人类新文明的曙光即将出现,强调“重思维、超学科、智能化”的育人方式,鼓励大家“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激励你们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当前,人类新文明的曙光已经出现。2023年以来,以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AI技术在全球风起云涌,以颠覆性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变革人类社会,给每个个体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能吞纳一切、记录一切、处理一切信息的“AI新新人类”,能让人“起死回生”的“数智人”已经诞生,并在快速进化、不断展现。人工智能从萌芽到崛起,坐了近70年的冷板凳,其突然崛起,不仅是科技的一次重大飞跃,甚至将造就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对于教育而言,人工智能除拥有海量数据,还具有跨模态、跨学科、跨行业等特点。借助于AI,我们可以实现大规模个性化的因材施教,让每个人实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这在以前几乎是天方夜谭。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过度信赖、盲目使用AI,无节制地放弃自己的独立判断,甚至决策权,我们可能会被AI取代,沦为“工具的工具”“机器的仆役”。

  早在2018年,“智能+”战略就被列为学校“幸福之花”发展战略的五大方向之一。今天,你们即将毕业,或继续深造,或走向社会的大学。在这里,我以“突破人工智障,炼就智慧超能”为题,和大家探讨,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并以此作为赠言。

  第一点,突破人工智障,在新文明的曙光中,抹去残存的黑暗。面对AI,我们不能故步自封,更不能丧失自我。要时刻铭记我们都要成为独立自由且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我们不能固执地与AI对立,或不愿接受,或心生恐惧;我们不能拒绝与AI相遇携手,更不能片面强调自身和本专业、本行业的特殊性、保守性。今日AI的降临,就像蒸汽机、电力、计算机来到人间,如同神仙下凡。拒绝AI就如同当年人们用牛车拒绝汽车、用马车拒绝火车一样荒唐和不堪。

  我们同样不能滥用AI。不能以促进福祉或者学习为理由,随意部署全时无死角的监控,肆意侵犯个人的隐私空间;不能用AI人机交互去替代必不可少的、有温度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与关爱;更不能不标注、不申明地过度使用AI,以防止不自觉中养成思维懒惰,成为AI的傀儡附庸或者废柴。

  我们需要与AI共进化,但要防止AI把你我和人类带入歧途深渊。AI会撒谎、欺骗,以至于产生幻象、导致智障,会对人类进行负面模仿。随着技术发展,AI的逻辑推理能力会越来越高,从而其潜在的欺骗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我们要超前应对AI,杜绝AI引起的伦理问题,今后的社会、行业、产业需要众多首席伦理官为我们树立无形的防灾墙。

  第二点,携手人工智能,在新文明的曙光中,让自己金光灿烂。人口减少、人才渴望、效率提升是人们面对的重大问题,智能发展、绿色发展成为迫切需求,这就更加需要人工智能弥补自然人类的某些缺憾和不足。

  历史上的“李约瑟之问”和“钱学森之问”,深刻揭示了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可能短板——缺乏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以及忽视文、理、艺、工的交叉复合、超学科融通。而在AI时代,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了新的可能。

  比如,借助于AI,可以训练和发展人们的提问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中国大学生大都害羞内敛,不擅长、不善于提问,导致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足。有了AI语言大模型,可以每时每刻训练提问、层层刨根、不断逼问,让AI“不打自招”,从而培养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勇气、技巧和坦然。

  再如,借助于AI,可以训练和发展人们的超限能力与创造性思维。你们要规避那些缺乏创造力的、简单重复性的、互联网和智能化可以替代的工作。一些僵化固有的学科、专业、行业、区域划分,人为地割裂、束缚了每个人的发展,解决这一难题通病最好的办法,就是“超限”,即以“最大的原则性+最大的灵活性”为原则,超越一切局限、界限、极限。AI源自信息学科,但现在早已超越学科,AI为“超限”提供了工具和平台,帮助我们更轻松地实现原本不可能的连接,进而上升为“超限”的创造能力。

  人类携手人工智能,正在多个领域取得颠覆性、创造性的进展。比如,AI大大加速了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科学研究及实验探索,AI主导实现高效的软件编程,AI加速了文学创作,AI实现超现实的文化旅游体验,形体艺术可以通过AI联想达到更多更高的境界。在AI游戏中,人的欲望、情绪、特征,可以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和投射,可以依此进行超现实社会模拟及数据采集,使得人文社会科学虚拟实验室成为可能,让人类社会的有效治理更加智能。

  第三点,驾驭人工智能,在新文明的曙光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自然中经受了亿万年的选择与进化,AI就像人类创造的智能体,尽管其在某些技能方面可能胜过人类,甚至导致某个人、某些人可能会被AI取代、因AI而失业,但AI的发展不可能超越运行了亿万年的自然规则、社会规则。我们人类要保有生涯的成功和生活的价值,就必须驾驭AI,以保有人类的尊严:给AI定“规矩”、定“生涯”、定“使命”。

  当前的AI技术,虽发展迅猛,但瓶颈突出——能耗远超预期,AI的能耗远超看似柔弱的人脑,人们普遍担心AI发展的尽头将是“缺电”。应对这样的问题,发展量子科技显得至关重要,未来AI是否能持续快速、可靠地提升,将一定程度取决于量子科技的发展。过去一百多年,量子科技改变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当前正在改变人文社会科学。在AI时代,量子学说和量子思维将影响人类的方方面面。

  AI是聪明,精于算计、追求极致;但人可以智慧,审时度势、懂得进退。钱学森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就曾说,人工智能是思维科学的工程技术层面,直接改造世界。而思维科学是平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一个新的科学。在人工智能时代,在知识点的掌握和简单的劳动等方面,人类比不上AI,将让步于AI;而思维的多样性、复杂性、跳跃性和创新性则主要依靠人类自身去完成,人要用全面而多样的思维能力超越知识无限的人工智能。

  在思维领域,中国具有独特的积累和优势。《老子五千言》是横跨东西、纵跃几千年的智慧和思维宝库;既能模糊又能精确的中文是最能体现量子思维方式的人类文字语言。近十年前,美国权威媒体感慨,中文超越其它语言的优越性,在电脑、互联网时代得以凸显。我相信,掌握了中文语言,拥有老子思维和量子思维的毕业生一定能在AI时代创造“善行无迹”的可能。

  第四点,实现智慧超能,在新文明的曙光中,成为幸福的“飞天”。

  要让AI时代美好,首先人类自身要美好。科技发展到今天,但我们仍常被个人的欲望、群体的乌托邦所困扰,难以达到智慧,难以依道而行、超能善成。

  就像今天人们用天量数据训练出AI语言大模型,在远古,没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朝代的《老子五千言》,就是基于远古数千年数据清洗拟炼而成的大道规律模型,是数千年前建立的并照亮未来的人类智慧超能。日本第一位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说:老子是先知,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批判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缺陷。老子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老子思维告诉我们,脱离或者违反自然的人,不可能获得幸福。我们要保持对AI的谨慎,因为它不是自然的“人”。我们发展AI是为了解放人类,而不是替换人类、让人失业!将来,AI可以接替人类从事生存型的劳作,人类从而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休闲、创作和探险,成为“神仙”。人类从走出丛林的那时起,就一直受限于产业、经济和时空,休闲从未作为价值成就人类的自我实现。未来,AI及其智能体可能成为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者,人类则幸福地成为享受者、评价者和引领者。

  毕业生们,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期。虽然曙光已经出现,可是,曙光下必残留有黑暗,黑暗中必剖露出光明。对每个人而言,未来不是没有苦难,但我们必须坚信未来必将美好;未来不是遇到的人都一定善良,但我们必须相信善良;因为对美好、对善良的信赖和向往,可以增强肌体抗逆免疫力,增强信心和精神力量,让每个人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毕业生们,每个人都会遇到逆境和顺境。我们的文明数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为我们的文明从没有给妄欲贪欲、厚颜无耻留下生存空间;我们的文明鼓励知耻、忍辱、坚韧、诚信、和谐,相信祸福相依、天地往返的大道。所以在你们未来的人生中,要谨记并秉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努力做到:顺境不癫狂,逆境不绝望;善用他人之力,超前布局预期。在糟糕的逆境,通过学习、训练、实践将信心或财富转换为潜在的能力;在幸运的顺境,将储存的潜能转化创造为财富,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永远。正如老子嘱咐临行的孔子:“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让我们一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让我们一起,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的永续,义无反顾地奔向前程。

  我们国家产业和社会走过的不平凡之路,可以给每个毕业生重要的启迪。十年前,全世界碳减排、低碳发展呼声震天,我们的雾霾和舆情甚嚣尘上,黑云压城城欲摧,我国的绿色发展从艰辛中坚韧起步,而今光伏太阳能、电动车、电池等清洁技术产业已领先世界,而如今别人却偃旗息鼓、自食其言,又退回到充满烟火气的从前。今天的人工智能发展,我们又遇围追堵截、步步是坑。AI的开拓者奥特曼表示:AI不能取代人类决策,并特别预测中国独特的AI大模型将会到来。相信十年后,我们必将迎来更美好的艳阳之春!

  2023年底,学校启动实施“数智跃升”计划,打造“爱在华东师大”的升级版“AI在华东师大”,其目的就是要让学校和每位师生,在“AI时代”赢得先机。我校不仅仅在传统的教师教育领域,更要在广泛的学科专业领域引领育人创新。我校在人工智能的相关领域有很好的基础,登月、深海、航空、航天、极地都有华东师大的身影。我们要超越离散知识点、超越单一思维模式和思维体系,我们要建设成为超限融合、多态叠加的未来大学。

  远行将近,学校为每位毕业生准备了您专属的、由AI制作的、独一无二的数智礼物《我的元宇宙——在华东师大的独家印记》,典礼结束后立即发布,供您独享、分享。这份礼物依托1000余万校园数据及其智能联结的那些有温度的回忆和有热度的成就,让大家可以追忆从入学到毕业的似水年华,还能重温“与学校同进步、共发展”的点点滴滴,揭秘独属于自己的“成就勋章”。希望大家能够带着这份专属的“独家印记”,怀着饱满的热情与力量,奔赴下一个人生远方。

  感谢各位,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华东师范大学 2024-06-19 15:47
华东师范大学 2024-06-19 15:43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6-11 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