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同济大学高铁及站城融合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4-05-21 15:05
同济大学
作者:

  5月20日,同济大学高铁及站城融合研究院揭牌成立。研究院将凝聚各方优势资源,围绕高铁技术创新和站城融合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着力打造多学科融合的科创平台、资源互融互补的转化载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行业发展研究的高端智库,为赋能铁路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同济智慧与力量。

  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学术交流会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十四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原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国家铁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安路生,世德集团董事长李润平,国铁集团原总工程师、同济大学高铁及站城融合研究院院长郑健,上海东站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黄融,国铁集团代表、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方天滨,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时龄,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中国工程院院士梁文灏,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吕西林,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杰,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合华,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康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代表,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鑫,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千伟,上海铁路监督管理局分党组书记、局长朱雪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社会发展处处长郑广宏,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茅玉麟,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祁学银,复星国际有限公司全球合伙人、副总裁、复星基础设施董事长温晓东,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等出席,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小华主持。

  卢春房、方守恩共同为研究院揭牌。卢春房、安路生、方天滨、张玉鑫、郑庆华分别致辞,表示高铁作为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已经超越了单一的交通功能,成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研究院联合各方力量,紧密围绕当前国家高铁技术创新和站城融合发展中的关键核心问题开展联合攻关,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并带动高水平铁路科技人才自主培养,为推动我国铁路和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加快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高速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和关键性的重大基础设施,是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站城融合是国家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战略部署、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济大学高铁及站城融合研究院基于学校深厚的学科背景、专业积淀、人才资源,依托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一流学科集群优势和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丰富的实践经验,联合与高铁关联的行业和社会力量,组建高铁基础设施智能建造、高铁基础设施运行维护、高铁站城融合规划设计、高铁枢纽智能运输、高铁智能运行控制、高铁沿线环境保护与人居健康、高铁项目投融资等7个学科交叉研究团队,聚焦安全韧性、数字智能、绿色低碳和高铁经济,开展理论研究,参与政府咨询和重大项目规划,定制化培养复合型、国际化的铁路高端人才,推动高铁及站城融合领域基础理论体系化、数智赋能全域化、韧性储备多元化、节能减排产业化、枢纽功能集成化和高铁经济生态化。研究院还将联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高校、企业等相关单位加强交流协作,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高铁建设及站城融合相关实践,服务中国高铁技术标准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国铁路的全球影响力。

  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国铁集团原总工程师郑健担任首任院长。研究院设专家委员会,同济大学朱合华院士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研究院下设综合办公室和科技研发、市场服务、高端培训等中心。

  同济大学与中国铁路有着深厚渊源。近年来,学校集全校之力服务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不断完善学科布局,形成了基本覆盖铁路各专业系统的优势学科群,拥有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磁浮技术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等10余个与铁路相关的国家和省部级研究平台,参与了众多中国铁路项目,在特大桥梁的抗震与抗风、地下工程穿越高速铁路的精细化控制、高铁站房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交通枢纽经济区规划建设、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等领域取得多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铁路高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同济方案。

  当天还举行了有关捐赠及项目签约。

  出席活动的还有来自上海铁路局、经规院、鉴定中心、工管中心、铁科院、中国铁设、川藏中心、长江铁路公司、皖赣铁路安徽公司、沪杭客专公司等国铁集团所属单位,中国中车、铁一院、铁二院、铁四院、中咨公司、中铁建工、中铁建设、中铁咨询、上铁院、上海工程局、中规院、电建华东院、中国大地保险等央企及科研院所,世德集团、无锡城建集团、申通地铁、东方枢纽、复星国际、上海建工、隧道股份、上海隧道院、中规院上海分院、广州地铁院、深圳利德行、深圳建筑设计院、南宁轨道集团、南宁铁路枢纽、浙江万慧隧道、浙江自紧王科技等地方企业的代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