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教育部:提升大中小学生应急避险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2021-08-25 09:29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近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对“关于建立独立教程将突发安全事件应急知识和急救技能纳入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提案”的答复。答复中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急救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应急管理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共同努力加强大中小学生突发安全事件应急知识和急救技能教育。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推动各地、各学校加强应急知识和急救技能教育,提升师生安全意识,提高急救技能。应急管理部将持续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不断加大公益宣传力度,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一、多方面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明确健康教育政策要求。2008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了中小学不同阶段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及保障机制。2017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院前急救技能作为大学生健康教育重要内容,明确规定要树立安全避险意识,掌握常见突发事件和伤害的应急处置方法,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2018年起每年开展“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融入教育教学,拓展教育阵地,抓好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健康素养。

  2.多措并举加强学校急救教育。2021年5月,教育部会同中国红十字总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22号),进一步提高校园应急救护能力,切实保障青少年生命健康。

  一是扎实推进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行动,将应急救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活动。明确提出,小学阶段,重点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避险知识科普宣教,树立敬畏生命、关爱他人理念。中学阶段,掌握基本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养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体育与健康、生物学等学科课程中有机融入相关内容。如道德与法治课程小学1-2年级要求学生了解当地多发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初中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学习一些自护、自救、互救、他救的常识”,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5-6年级要求学生“了解并学会一些运动损伤及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初中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或止血包扎”等。目前,正在组织就中小学课程教材落实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行整体设计,将急救知识与技能教育内容纳入其中统筹安排,明确相关学科育人要求,确保全面、系统融入。

  二是加大教职员工救护培训力度。“十三五”期间,在“国培计划”体育与健康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培训项目中,将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纳入培训内容,帮助中小学教师掌握应急救护等方面技能,提升相关专业素质。到2030年,中小学教职员工接受救护员公益培训的师生比例原则上不少于1:50。加强救护服务阵地建设,积极推广在学校配备急救箱、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应急救护一体机等急救设备,建设“博爱校医室”,完善急救培训和设备设施标准,加强救护培训和演练,有效增强校园救护服务能力。

  二、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科普宣教工作和常态化应急安全知识普及

  1.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名义印发《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积极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重点围绕安全宣传进学校,以提升学生和教职工安全意识为目标,积极推进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安全教育内容落实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班级活动中。如2020年,北京市创新开展“百校百剧”活动,推出“云上话安全”网络课堂,腾讯视频播放量近20万次;河南省开展全省首届中小学“我身边的应急故事”征文比赛;开封应急管理系统工作人员走进校园,向师生讲解应急逃生自救常识和技能;云南消防救援总队组织“助力怒江脱贫攻坚服务队”,走进部分偏远农村小学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灭火疏散演练活动。

  2.精心组织主题宣传活动。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精心策划开展“安全生产大家谈”云课堂、校园安全公开课、安全知识有奖答题、全民安全大作战、安全体验场馆360全景示范展示等线上宣传教育活动,邀请知名专家、行业代表、人气主播等线上交流互动、答疑解惑,吸引青少年广泛参与,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提升青少年应急避险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3.不断加大公益宣传力度。围绕森林防火、地震避险、防汛防台风、生产安全等,制作推出公益宣传片和系列应急科普产品。充分发挥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公共场所显示屏、地铁广告、车体广告、高速公路电子显示屏和固定广告牌等媒介作用,广泛开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应急避险、交通安全和安全用电、用气、用火常识等方面的科普宣传。有序加大各类安全体验馆、消防科普教育基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重特大灾害事故遗址遗迹等公益开放力度,推动设立应急科普专区,面向公众开展线上线下体验活动。如,北京、成都、深圳、宁波、南昌、青岛等地,积极推进安全教育基地、应急科普专区建设,面向公众开展线上线下体验活动;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等79个经中国地震局认定的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展板、实物、模型、多媒体、互动体验等形式普及安全知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