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北大教授李晓明:计算思维应成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
2019-12-07 18:2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新时代计算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计算机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携手构建计算机教育新生态,12月7日,主题为“新时代、新计算、新教育”的2019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在厦门隆重举行,就中国产业发展及产教融合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聚焦信息技术发展前沿问题,深入探讨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下,计算机教育发展创新的思路和举措。

北京大学教授 李晓明

  会上,北京大学教授李晓明围绕“对计算思维的理解与教学实践”作精彩主题报告,分享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管理与服务的精细化、现代化以及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赋能其他专业素质提升的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李晓明教授表示,过去十多年,计算思维在中国普及、应用,应该说已取得了很明显的成就。计算思维的定义简单来讲,就是包括利用网络在内的计算系统进行问题求解的思维方式,这里的关键词是“计算系统”和“问题求解”,大概可以分为逻辑思维、算法思维、系统思维、网络思维,还有人提出包括数据思维。

  什么是问题求解?解决问题背后的语境有点狭隘,在李晓明教授看来,问题求解不光是科学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工程问题,还包括经济社会问题,这个解不仅是解决方案,也包括解释和理解。

  什么是计算系统?比如单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等)、云-端计算范式(Web,云计算)、网络(互联网、融合网、物联网)和上述得以有效工作的逻辑与机理,在这个概念上谈计算系统才是更有意义的。

  李晓明教授强调,计算思维不应该只是计算机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而是蕴含在各个学科中;计算思维也不是现在才有的,只是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应用,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计算思维在教育中的定位比较基本。比如,学生为什么要学理化生,是为了理解自然;为什么要学史地政,是为了理解我们的社会;我们为什么要学计算机科学或者计算思维呢,简单来说,是为了理解信息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的人类社会。所有这些“理解”,就通识教育而言,主要追求的应该是基础性,而不是实用性,尽管实用更有意义。

  对于近来高等教育热词“金课”,李晓明教授认为,金课本身没有遴选边界,大家都希望通过这个过程,把这件事扩大,然后再评出金课来。“以评促建”的口号有它的时代性,他认为还可以有更好的口号,叫“以用促建”。

  报告结语:

  计算思维与交叉学科:时代呼唤的产物。

  计算思维:计算机科学家不专有,但有优势和更多机遇。

  计算思维:当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

  计算思维问题求解的教育教学:重在实践,结合学科交叉的实践。

  一万门金课不多:评评评—以评促建—以用促建。

  本次大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四大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首次联合举办,是新世纪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面向国内高校和相关产业界的计算机教育盛会。

  据悉,除主论坛外,大会期间还开设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大数据教育、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一流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教育等15个专题分论坛,以及4个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和数十个创新应用展,以前沿创新技术多维度赋能教育领域,打造计算机教育业界盛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1-09 10:20
SRC-1167626272 2017-10-18 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