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专栏
扣好孩子的第一粒扣子
文 / 陈志文
2018-10-09
孩子犹如一张白纸,家长就是这画师,最后画出一幅什么样的画,全在画师,全在家长,关键是你怎么画。

  日前的一个研讨会上,谈到问题孩子,有一个专家说: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必然有一个问题家长,或者是问题家庭。要根本性的解决问题少年,核心是需要解决家长的问题,家庭的问题。

  有过择校经历的人应该对一些学校的面试有深刻的印象,很多学校要面试家长。当然不是考家长,只是为全方位在了解孩子。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另外一面镜子,相互印证就能全面认识,印证。

  基于对孩子更好发展与教育的追求,我们很多家长都想给孩子上一所好学校,也引起了疯狂的择校热。什么是好学校?我们很多人一般认为是老师好,硬件好,于是就成为好学校,似乎把孩子送到这种学校就可以成才,成龙成凤。

  但我们完全错了,决定孩子的,是你,不是学校。

  学区房这个词是从美国来的。在美国,公办学校在硬件是没有差别的(个别有社区捐赠的小区别),老师的工资更没有任何差别,但为什么会有学区房的差距?为什么对学校好坏的评价用的是房子?

  我们去这些所谓的好学校看看就会发现,这些学校往往是在所谓“高尚社区”,大房子,贵房子是一个表面特征,其实核心还是家长,能买的起这类房子的家长,多数是社会精英。一方面固然有家长的遗传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家教,这些精英家长多数对孩子有非常高的要求,不仅仅限于学业,尤其是在做人,日常生活规范上,有着严格的要求,也就是所谓教养。优秀的家长聚集,于是就形成了优秀学生的大概率聚集,而老师,尤其是优秀的老师,也多半喜欢优秀的孩子,有着优先流动权,于是学区房的效应就形成了。

  因此,决定孩子的,不是老师,学校,首先就是家长,也是核心。再贫穷的地方,永远都会有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而这背后,必然有一个优秀的家长,这就是原因所在。清华北大每年都在上演着这种故事。

  全国教育大会,总书记再次谈到家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如果没有记错,这不是总书记第一次谈家教,说这句话,相信总书记是有深刻体会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家长就是这画师,最后画出一幅什么样的画,全在画师,全在家长,关键是你怎么画。

  家教是什么?家教是对孩子的耳濡目染,是对孩子的谆谆教导,是丰富细微的,这其中,最核心的,不是学习,而是做人的原则与根本,所谓三观,这也是一个家庭的烙印。

  一说三观,很多人觉得很虚。其实三观并不虚,三观与我们日常的行为规范直接相关,也往往落实在其中,比如做事的认真态度,比如对各种规矩的敬畏与遵守,按时上下学,不说谎,不作弊,对老师,家长长辈的尊重,孝顺,对同学以及其他人的帮助关怀等等。好的家教,好的习惯,都必然会影响,反映到我们的方方面面,包括学习上。做事认真的人,总会认真做好自己的本分,作为学生,必然是认真用心学习,也就必然能达到自己能够达到的最好。因此,我们经常会发现,最优秀的孩子,往往是全方位的优秀,不一定什么都是第一名,但会让你喜欢,尊敬。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必有一个优秀的父母,反之亦然,每一个熊孩子背后,必有一个熊家长,只是我们很多家长浑然不知。现在最典型的莫过于没有原则的娇纵。

  日前在高铁上,几个小学的孩子跑来跑去,大呼小叫,整个车厢不得安宁,有人提醒家长注意管束孩子,不要影响别人,结果遭到几个家长的围攻,认为过于苛责:小孩子吵是正常的,你们没有孩子吗?他们忘记了,在公众场合,必须遵守规则,关照别人,无论是谁,多大。

  人的成长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去天性的过程,就是忍耐天性欲望,管控自己做应该做的事情的过程,包括尊重规则等等。从这个角度上讲,孩子的成功与否,实际上取决于自己能否管好自己,管住欲望,比如克服想玩,想偷懒的天性,分配更多时间精力给该做的事情,比如学习,比如遵守规则。因此,很多老师说,优秀是一种习惯,我们也经常爱说,这个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道理也在此。

  这些习惯不可能是一天培养起来的,而是日积月累,是言传身教,是从小逐渐培养起来的,所谓第一排扣子如何扣。我们很多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以孩子还小为由,没有扣这第一排扣子,有一些人,则是把这第一排扣子扣歪了,最后已经难以挽回。

  如果你真心为孩子好,从扣好孩子第一粒扣子开始。

简介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多年重点从事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