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专栏
什么时候出国读书最合适?
文 / 陈志文
2016-10-30
高中出去读本科。我比较支持,但如果未来希望基于国内发展,在国内又能上一个很好的大学,可能在国内会更好,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会更有利。

  初二结束,高中毕业,大学毕业是三个典型的时间节点,需要看我们的目的与想法

  什么时候出国最合适?

  如果你想清楚了,或者无论如何都要出去,那么就有一个出去的时机,或者路径选择了。什么时候出去最适合,先去国际学校,还是直接出去?

  过小的孩子并不适合出国读书,风险太大,家长应该谨慎再谨慎。

  一般讲,无非是高中之前,包括我们的小学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研究生这样几个阶段。

  随着低龄化的发展,到国外读中小学的越来越多,尤其是到国外读高中,增长比例大幅度超过本科及以上人群。根据去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与国土局的报告,赴美研究生已经从10年前的80%左右,迅速下降至40%,其中增长最快的是读中学的学生。与10年前相比,赴美研究生只增长一倍多,本科生则增长了10倍以上,赴美攻读的中小学生则增长上百倍,这恐怕就是小别离热播的原因。

  我这里以美国教育制度为例,做一个原则的阶段介绍。

  第一,高中以前就出去,尤其是小学。

  也就是小学或者初二以前出去(美国高中是四年)。这一阶段不是重点,也不是主流,一般这个阶段出去读书的,都有特殊原因。我这里只提醒一点,如果这么早去,那么就越早越好。但前提是一定要有家长陪同,如果没有家长陪同,坚决不要去了。

  个别随父母短期出去,我一般不建议折腾。如果是幼儿园,小学初年级,我觉得无所谓,小学高年级后还是不要折腾了,回国后的成本过高。当然,如果你已经做好打算,回国后不进入国内教育体系,那没有问题。

  第二,初二结束时到美国读高中。

  这是重点,也是目前大家最热闹的部分。

  美国高中是四年,对接我们的初三,高一高二高三。考虑初二结束出去,主要是考虑这个是一个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也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高一,大家都是一个新的集体,无论谁,都需要适应融合,我们孩子方便融入。同时,从升学的功利角度考虑,一般情况下,高一我们开始语言、文化环境方面的适应,成绩一般都不好,高二语言文化环境适应了,学习成绩开始上升,高三基本会达到最好的状态,这时正好赶上申请,也容易让人家看到你的成绩在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效果非常好。

  如果国内初三结束,也就是中国的高一再出去,肯定晚了,一般人不可能有好的GPA,也就不可能申请到好学校了。更主要的是,这时再出去,人家已经是高二了,一个集体已经形成,孩子的适应难度大大加大了。

  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个事情,主要是这个年龄正处于青春期,而青春期是一个人最特殊,最敏感的时期,也是成长过程中最脆弱的时期,容易出问题的时期。在这样一个脆弱艰难的时期,本来就比较麻烦了,我们又要面临语言,文化,环境,学习方式等适应,几乎是雪上加霜。同时,青少年也是最浮躁的年龄阶段,在学校最容易出现抱团欺凌现象,新加入的孩子很容易成为别欺负攻击的对象。在这个敏感关键的时把他送出去,让其经历语言,文化,甚至种族歧视等多重冲击,对孩子性格心理等负面影响太大,不仅仅是学习,这也是我反对低龄化留学最重要的原因。

  即便是在国内,很多孩子的转变就是在这个时候。原来学习还不错的孩子,在初二后容易形成分水岭,为什么?主要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但恰恰是在这种背景下,无计可施的家长很容易把责任归罪为环境,学校老师与教育体系,病急乱投医,把孩子匆匆忙忙地推出国了。表面上家长是为了孩子好,实际在另外一种程度上,也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是甩负担而已。在这个时候,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我们把孩子放出去,是不计成本的冒险,“废品率”是非常高的。学习不好是最次要的,关键是太容易成为问题孩子了。日前洛杉矶重判的欺辱同学的几个孩子,都是这类典型案例。

  对于动辄蛊惑国内家长孩子在高一、高二、高三出去的,我坚决反对,也呼吁家长要清醒。在这时候,不仅仅是能否申请到好学校的问题,还有上面我谈到的问题。我们可以仔细想想,融入一个新集体的难度,他同时还面临语言文化的挑战,别人欺负你,你甚至都表达不出来(高三去读预科不在此列),何来应对?

  如果你铁了心要出去,或者孩子铁了心要出去,那么我给你一个锦囊:最好拉一个陪读,即联系一个同龄者同行。在青春期的孩子,他最需要的不是父母,恰恰是同伴。这时,一个可以倾诉的同伴对他来说,就是渡过青春期与这种艰难适应最好的老师,最好的伙伴。

  如果你铁了心要出去,也需要对美国的中小学有基本的了解。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能就读私立学校,无法就读公立学校。而美国仅高中大约有38000所到40000所,各种排名林立,并没有一个权威而统一的排名,美国大学虽然有3、4000所,但是至少还有个相对统一权威的排名,相比中学,我们特别需要谨慎,不要被很多中介忽悠了。

  第一, 最好的中学是私立的,但是最烂的也是私立的。最好的中学,对成绩的要求非常高,甚至比大学的要求都高,准备两年时间去申请是正常的。如果有人告诉你学校多么好,随时就可以申请去,肯定不会是好学校。美国有很多中学仅有一二百人,只有几十个人的也不少,我们想想,几十个人的中学能好到哪里去?

  第二, 谨慎一些教会学校。这类学校进去的门槛很低,学费很低,甚至没有,前些年成为一些中介推广的主流学校,我强烈建议谨慎选择此类学校,除非你有特别的想法。

  第三,高中毕业后申请大学本科。

  高中出去读本科。我比较支持,但如果未来希望基于国内发展,在国内又能上一个很好的大学,可能在国内会更好,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会更有利,第一是你对中国文化社会的理解;第二,是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第三,在这个年龄出去,会对国外文化有较深层次的渗透,融入。通俗地讲,这时出去的孩子,在未来的文化理解融合上比较好,如果希望基于国外发展,最好是本科就出去,研究生层面后出去,在文化层面的融合就很困难了。

  这一块从目前出国的绝对人数上看,是主体。在具体的规划策略上,我们后面专门撰文给一些具体建议。

  第四,大学毕业后申请读研究生。

  也不错的选择,这时,你的“心”已经完全是中国造的了,当然不足也在这里,对国外文化的理解,语言的学习,都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期。不过,与美国人,英国人竞争时,你的优势绝不是英语,不是他们的文化,恰恰是中文,中国文化,你更懂中国。

  这时出国读书,想给孩子与家长提醒的是,需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的资源与政策。目前,每年国家资助的出国留学,即公派留学人员已经超过26000人,如果你打算回国发展,为什么不申请这笔资助?

  在低龄留学的问题上,有一个策略选择就是国际学校与国际部,我们下期专门谈谈这个问题。

简介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多年重点从事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