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专栏
舆情为什么频发?为什么越治理越多?
文 / 陈志文
2024-03-26
流量收益分享机制与算法,让全民自媒体时代到来,极端偏激甚至捏造,成为互联网舆论主流声音。

  坦率地讲,新媒体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一个极度割裂和混乱的时期,这也是舆情频发、高发的基础原因。

  第一个就是流量收益分享机制,为了几两碎银。

  在新媒体兴起之初,新媒体给大家带来的更多的是粉丝,名气,是曝光率,在那个时代,意见领袖大多还是精英阶层,普通人参与较少。但是大约在8年前,新媒体开启了流量收益分享机制,即流量直接变现,流量就是钱。这一做法本质一方面是为吸引巩固用户,一方面也是为鼓励更多优质内容的生产。

  少则几块,几十块,多则成千上万,这一做法,带来了新媒体发展的新阶段,全民自媒体时代全面到来!前些年做自媒体已经成为最时髦的兼职工作之一:随手写个东西,拍个做饭带娃都有几两碎银,至少买菜钱就有了。

  根据今日头条公布的信息,2020年,76亿元分配给了创作者,其中年收益超过1000万的就多达45人,2021年,这笔钱增长到近100亿,覆盖了800万人,年收入超过1万的近30万人。而根据B站公布的信息,2022年通过这一机制分给作者的资金超过了91亿。

  在这种直接的经济刺激下,做自媒体成为很多人的职业,大量的人全职投入了新媒体,下场写东西,拍东西,这和过去更多只是兼职,只做“观众”默不发声是不同的,新媒体前所未有的活跃。

  2019年今日头条46亿被自媒体人分享,吉林、辽宁位居前两名,北京屈居第三,黑龙江位居第四,上海仅排第五,前五名被东北三省占领,说明了什么?

  2022年末,2023年起,因为种种原因,在强力干预下,流量收益被大幅压缩,一部分自媒体开始停更,这一现象初步得到了遏制,但营销全面转移网络后,流量有了更多变现的手段,比如直播带货,热衷自媒体的热潮仍然未能全面减退。

  人咬狗盛行,为博取流量不惜一切手段

  收益分享的核心的依据就是流量,互动量等等。这本是希望刺激生产优质内容的做法,最后在算法的加持下,往往变成了能否吸引人,刺激人,于是越稀奇,就越能吸引人,人咬狗盛行。自媒体在极度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流量为王,流量就是一切。

  如何获取流量?的确有流量密码。

  比如在话题上,除了娱乐八卦,国际政治就是一个容易产生流量的领域,借此,爱国就成为流量密码,而且极端民粹盛行,动辄就喊打喊杀,就能上热搜,上热榜。再比如性别对立的话题,也一定产生流量;还有涉及社会公平公正的话题,也都是高流量话题,所以很多事情都尽量向这个方向扯。

  因此,某些特定话题,就肯定有流量,而且生生不息,比如“来华留学生”。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被挖掘出来。但毕竟“人咬狗”是极少的,于是一些自媒体人与网红不惜造假,自编自导。

  比如湖南某女网红导演了在吃饭时被陌生男人要求陪酒的故事,掀起轩然大波。在北京,一自媒体人买来黄铜撒到河道中,编造了河里出现沙金并收购的剧本,一时河道里布满了捡拾金沙的人,而其目的,只是流量。

  2022年江西胡鑫宇案中,大量捏造的妖魔化故事层出不穷,比如被老师谋害,被割腰子等等,事后相关部门梳理出几十条捏造的故事、新闻,先后起诉、处罚了十余人。

  更为普遍的是各种人咬狗的虚拟短剧、故事流行于网络,游走于灰色空间。今年相关部门展开了专门的网络清朗行动,核心就是治理这类专门制造人咬狗的自媒体人,传媒人。

  在内容风格上,越是极端偏激的观点,语言,越能吸引流量。一批谙熟传播规律的人走上了舆论主舞台,一部分聪明人在个性的掩盖下,动辄以极端的语言,甚至是挑逗的言语、镜头,刺激每一个用户,以达到吸引流量的目的。

  于是,一旦遇到热闹的话题,大家都蜂拥而至,甚至是鸡毛蒜皮的事情也会“舆情汹涌”,激烈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很多不是“阶级敌人别有用心”,无非为了几两碎银。

  娃哈哈的宗庆后逝世,在追悼会上,一个网红打着一把红雨伞出现,目的大家都知道。

  第二个,就是算法,显然在加剧这一趋势。

  算法简单讲就是投其所好,同时也在计算着多数人的共同兴趣。

  在不断投喂你喜欢的东西的同时,也把不同三观,阶层的人聚焦于同一个话题,并给了每个人一个麦克风,于是撕裂对立的声音全面呈现。对立本身就容易激发更多的对攻,批判,于是舆情热点与周期被不断拉长。

  在流量收益分享机制的加持下,“蹭热点”就成为新媒体的必然。

  在这个过程中,长期被忽视的社会底层的声音得到了充分的反馈。认知水平接近(圈层)聚集在了一起,让大家在网上找到了被认可,得到了“共鸣”。这和传统严肃媒体时代,只有精英掌握话语权,多数人是被精英理智的声音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更有意思的,这批被忽视的人更有闲,投入的更多,于是,嗓门更大、更多,而算法,就必然推的更多,形成一个很有意思的循环。

  算法与流量收益分享机制,共同造就了当下新媒体的一个突出特点:极度丰富,也极度撕裂,混乱。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算法的另外一个层面就是推送“多数人喜欢的”。

  我们经常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在全民自媒体时代,我们会同时发现,群众的眼睛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亮。日前爆出某著名大学美院毕业的一博士用低劣的人工智能课程大割“韭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客观现实。

  人民群众的眼睛要雪亮,需要有两个前提:第一,看到、听到的是事实,全面的事实,没有捏造。第二,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但遗憾的是,这两点都存在问题。

  第一,就是我们很多时候看到、听到的事实,并非真实的全貌。比如春节前海口码头上奔驰加塞一事,后来出现反转,原因就在于我们并不了解事实全貌。更不要说大量以讹传讹,甚至刻意剪裁,捏造的事实。舆论场上,经常出现反转,原因就在于此。事出反常必有妖,请大家切记。

  第二,就是认知水平问题。日前我看到一个自媒体人写到:兰州大学是西北唯一的985大学。当有人留言说,那西安交大算什么?他回复:西北不包括陕西。我仔细看了这位有近2000粉丝的自媒体人的情况,是某地的一个公务员。其实类似的互联网用户不在少数,很多人缺乏基本的认知水平,更喜欢以自己有限的认知与经历丈量世界。

  这种人有多少?没有统计,但应该不少。目前新媒体平台上,大量的机器账号出现,一会说自己30年前读大学的日子,转眼又说30年前当纺织工人的经历,一会又说当兵,这显然是用“回忆杀”吸引特定用户。但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编造的内容下,经常出现大量认真的留言讨论,与机器“共话当年”,让你唏嘘不已。

  更不要说理智,科学,严谨了。

  谷歌的一个调查表明,超过44%的人只看标题,不看内容。中国青年报的调查表明,也有类似的现象。只看标题,不看内容就敢评价的人不是少数。日前舆论广泛传播的美国国务卿那段“餐桌菜单”说辞,明显存在以讹传讹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我们多数人没有看全部原文,也没有兴趣看全文,更喜欢在别人裁剪的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自己的看法,脱离了事实本身。

  大量的人因为缺乏独立思考,被误导是一个普遍现象。也因此,近年各种舆情不断反转就是活生生的一幕。

  在“多数人喜爱”的算法的推动下,话题也明显下沉,“低级趣味”丰富而泛滥,在观点上,标签化、肤浅化,包括民粹横行,严肃媒体与自媒体人彻底失去了市场。

  全民自媒体后,给了所有人机会,这时的意见领袖,已经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状态,有少数优秀的精英,也有底层的普通人,这时的意见领袖,不仅比拼思想,更比拼谁更极端,甚至不要脸,更能讨好网民,甚至说谎,因为后者更能吸引用户、粉丝,更容易被引导,误导。

  舆情应对不当,进一步加剧虚假舆情的泛滥。

  春节前,自媒体“战马行动”举报南京一商场装饰有日本元素事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一些自媒体人是如何把爱国变成流量的,但也提示我们,在舆情的应对上,一些地方错误的做法,客观上也起到了反向效果,这是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

  重视舆情本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之一,即重视和关心基层老百姓的诉求与声音,各级政府都高度关注舆情与处置。

  但这种重视到了基层,往往演变为“尽快消灭”舆情而一味退让,满足当事人合理或不合理的诉求,以达到“主动删除”的目的,而不是根据是非曲直,相关法规与制度合理处置去处理舆情事件。

  战马事件的处理上,当地并没有做足够的调查,而是跟着被误导的舆论,第一时间要求相关商场撕下了节日的装饰,以求息事宁人。无论如何先道歉或认错,处理相关责任方,也已经变成了一些地方处理舆情的惯性动作,而不论事实本身如何。

  春节某列火车上工作人员在餐车与乘客发生冲突也是一例。铁路相关部门不分青红皂白先批评处理工作人员,反而引起了舆论的批评与质疑。这种做法直接带来的效果就是,人人都喜欢录像,都喜欢上网,都希望通过舆情的压力,通过舆论审判,达到自己以合理合法手段无法达到的目的。

  特别是一些自媒体,打着爱国旗号,消费人们的爱国热情,实则是无中生有,无限制地上纲上线。爱国是假,蹭流量是真。“战马”的行为最终引发网民的反感,也遭到官媒批评,得以拨乱反正。

  所以说,如果不讲对错、原则,一味迁就甚至违规违法地快速处理,让一些人,甚至是“坏人”受到了鼓舞,就会产生更多的效仿者、造谣者,舆情就可能越治理越多。

  在这个过程中,说谎没有成本,也是促成舆情越治理越多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旦发现上网就能被关注,为了达到目的,一些人刻意截取片段,甚至索性捏造事实,误导舆论。于是各种舆情就不断反转,相关部门就在这种反转中不断被打脸,但相关的关系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即便没有达到目的,也可以全身而退,没有任何成本。

  2018年河南考卷掉包案中,当事的考生与父亲撒下弥天大谎,谎称自己的考卷被掉包,甚至组织鼓动更多考生与家长举报考卷被掉包,希望以舆论的压力迫使招办让步。幸好是高考,寸步不能让。最后在河南监察委的认真调查下,还了河南招办的清白,但最后这位来自当地检察院的父亲毫发无损,全身而退。

  万一成功了呢?不就是无本万利吗?

  舆情治理替代社会治理,被舆论裹挟,这是我们相关部门需要认真思考的。

简介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多年重点从事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