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专栏
“我们孩子第一节课不上了,要睡到自然醒”,家长怎么会如此任性?
文 / 陈志文
2024-03-04
很多家长被绝对的“天性”、“个性”说所误导,简单标签化理解中西方的教育差异,误以为西方教育就是绝对解放天性个性,并受此鼓励,把任性当个性,肆意妄为。

  上海一位家长在班级家长群里公开给班主任留言:“从今天开始,XX所有的第一节早课不上。让他睡到自然醒。他现在的睡眠比早课重要些。孩子小,还不适合太早起来。我作为大人,太早了我也受不了,不想起来”。


图片来源:极目新闻

  随后这位家长直接说孩子没有醒,今天上午不去了。并强调,“作业写不写,我们自己做主”。并询问,“如果下午踢球,我送孩子来踢球”。

  有老师质疑这位家长对规则规范的无视后,这位家长一通输出,和一些老师发生了争论,甚至攻击辱骂老师。这些对话被发布到网上,引来了舆论的关注。


图片来源:极目新闻

  这本是一个是非分明,没有争议的事情,一开始我也没有在意,不料竟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有一部分人支持该名家长的做法,形成了争议,让我也很意外。

  我们的确有必要反思这个争议背后反映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任性的家长?任性家长背后是什么?

  显然,这个任性的家长背后,是被误导的教育理念。

  在体育老师质疑其错误做法,并回击说:“你这算什么操作?踢球更无所谓了,不用来”。这位家长开始爆发了,回击到:

  “中国的足球为何踢不出世界冠军?我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扼杀了精神独立和自由。”“如果教育不是解放孩子的天性,而是压制他们的天性,那教育的意义何在?”并指责老师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

  很显然,正是基于这些理念,她才会“勇敢”地提出了这么离谱的要求。在她眼里,学校的要求,老师的观念与做法都是错误的,她才是正确的,是为孩子着想,也才有此奇葩的要求。

  很明显,这位家长被一些所谓的先进教育理念误导了,没有原则地放大了所谓的“天性”、“个性”,也才有此奇葩操作。我几乎敢断定,这位家长忍学校和老师很久了,因为这种方式实际就是公开挑衅,叫板,几乎是发泄的方式。

  谁误导的这位家长?是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需要反省的,也是整个社会需要反省的。

  个性与天性,绝不是任性,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没有原则与前提讲天性,个性,是荒唐的!天性是什么?个性没有边界吗?极端地讲,天性必然存在兽性的一面,所谓野蛮人就是指这一面。至于个性,人类的文明进步,本身就是不断建立各种规范,不断约束人的行为规范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不允许你肆意妄为一个过程。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必然是基于规则平衡多数人的利益的体系。

  所有的天性与个性,都是需要在遵守基本规则的前提下,而不是绝对的自由主义,任性。所以,一些教育理念上讲的个性与天性,也都是基于规则为前提的。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浅显的道理。

  学校教育这种组织形式,不仅仅是知识学习效率更高,还有一个重要的一面:成长。我们经常说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本质也是让孩子们逐渐社会化的过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遵守基本规则等等,逐渐形成包括自律在内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这是一个长期养成,或者说被规范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换句话说,学校教育本身的内容之一就是训练孩子们管住自己,遵守规则,逐渐社会化。

  但遗憾的是,我们很多家长都被绝对的“天性”、“个性”说所误导,甚至被一些伪专家误导,简单标签化理解中西方的教育差异,误以为西方教育就是绝对解放天性个性,并受此鼓励,把任性当个性,肆意妄为。事实上,很多中国留学生无法完成学业,最主要的原因并非学业,而是缺少规则意识,犯错。

  多年前,一个中国小留学生在高中毕业前两周时被学校开除,核心原因就是因为这位同学不按时起床吃早饭。按这位同学和家长的想法,吃不吃早饭是自己的自由,上课不迟到就行,目的只是想多睡一会。为此,多次和相关生活老师发生冲突,最后因连续违反学校规定,并顶撞老师,被学校董事会决定开除。

  在规矩面前,杀无赦。这是我们很多人不了解的。多年前,在英国,一位小学6年级学生因为早上连续迟到,于是被“关禁闭”,中午吃饭时因为没有单独餐厅,于是就用一个纸箱子把他与同学隔离起来。此举引来家长投诉,但学校回应说:这是规矩!

  这种任性的家长,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这位家长多次指责老师没有从孩子角度出发,一再强调自己是为了孩子的健康与发展。但这到底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这种家长与教育理念,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大概率是一个缺少基本规范的孩子,任性、自我的孩子,甚至是肆意妄为的孩子,更不要提自律了。

  人与人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化程度的差异,是自律的差异!

  这种孩子的结果会是什么?大概率是被大家厌弃,被社会所唾弃!

  当然,极个别的天才除外!

简介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多年重点从事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