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专栏
如何做一个有心有智有为的父亲
文 / 陈志文
2022-06-22
优秀的孩子背后,不一定有优秀的教师,但一定有很好的家庭教育。

  曾有一位父亲的做法引起热议:两个儿子花钱大手大脚,总是找父亲多要零花钱,父亲就在暑假批发了上万斤西瓜让两个孩子去卖,卖瓜的收入给他们当零花钱。

  显然,这是一个有一定教育策略和智慧的父亲。通过让孩子自己挣零花钱,让他们亲身体验劳动创造财富的过程和不容易,感受劳有所获的快乐,这比口头的说教管用得多。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亲与母亲一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成为一个好父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需要有心,还需要有智,更需要有为。

  做一个不缺位的父亲,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父亲,帮助孩子变得更优秀。

  前两天,一个父亲为孩子上小学择校的事情焦虑不安。我安慰他说:你想过孩子为什么优秀吗?与其处心积虑想通过择校让孩子变得优秀,还不如努力当个好父亲,帮孩子变得更优秀。如果你对自己这个当父亲的有信心,就不必焦虑了。

  优秀的孩子背后,不一定有优秀的教师,但一定有很好的家庭教育。当然,不能否认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需要家校社的协同努力,但家庭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是基础,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孩子的品质与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家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一味寄希望于孩子通过接受学校教育变得优秀,把教育的责任都推到学校和老师身上,却放弃家庭教育的责任,这样的父母既没有责任心,也不明事理:学校教育是不可能替代家庭教育的。

  好的家庭教育,父亲和母亲的作用缺一不可。即便是离异家庭,只要父母的角色到位,也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遗憾的是,在年轻一代父母中,有的父亲往往缺乏对家庭和孩子的责任意识,不少人还把工作忙、事业为重当借口,理直气壮地缺席对孩子的教育,把一切育儿的责任都推给母亲,出现所谓的“丧偶式”家庭。其实这些父亲没有意识到,教育孩子是无可推脱的责任,任何事业都比不上养育一个健康孩子重要。

  如果一个当父亲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无心”,不愿意花心思去琢磨、去参与、去改进,怎么能奢望培养出一个更加优秀的孩子呢?

  做一个“粗糙”而不是过度关注和“精细”的父亲,放手让孩子成长。

  一方面,我们要批评对孩子教育不闻不问的父亲,另一方面,也需要警惕对孩子过度关注的父亲。一般情况下,母亲容易事无巨细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但也有一些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个儿科医生告诉我,现在的婴幼儿有两种非常普遍的疾病,一种是肠胃方面的菌群失调,另一种是皮肤病,而病因都是孩子养得太干净、太精细了。很多年轻的父母照着教科书“科学”喂养孩子,过于精细化、过于讲究,反而让孩子的机体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和抵御疾病的能力。

  岂止在饮食起居上如此。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也带来了孩子自身能力得不到正常发展。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受到伤害,总想亲自下场为孩子解决一切困难,在给孩子营造虚假安逸成长环境的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体验和历练机会,一旦遇到挫折与挑战,很容易被打倒甚至走极端。这和“精细养育”造成肠胃与皮肤病多发背后的道理是一样的。孩子只有在一个个的小伤害和小挫折中不断历练成长,才能具备自我修复能力,练就百折不挠的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亲在孩子坚强、独立性格的培养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不妨粗糙一些、放手一些,多给孩子一些锻炼机会与成长空间。更不要过度夸大孩子受到的伤害,直接插手孩子们之间的小矛盾和小冲突,孩子学会处理与同学或老师之间的摩擦,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未来走入社会后,谁能保证你的孩子永远不受委屈呢?

  做一个不求全责备的父亲,抓大放小、宽严相济,培养自信的孩子。

  在从小给孩子立好规矩养成习惯上,父亲的作用至关重要。父亲在家庭中树立一定权威,在一些原则问题上严厉一些,是正常且必要的。但同时也要意识到,不要对孩子过于求全责备。

  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上,不妨抓大放小,注重把握核心的原则与要求,比如责任心的建立,比如自律、认真等习惯的培养。不要给孩子提过多、过高的要求,这样不仅干扰主要目标的达成,很多时候还会因为求全责备,对孩子的自信心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孩子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来自父母的认可,尤其是父亲的态度。过于严厉和苛刻的父亲,往往很难养育一个自信的孩子。

  一个优秀的父亲既要在孩子教育上有原则有威信,又不能要求太苛刻,也要学会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宽严相济,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与自信心,又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最后我想提醒一点,身教大于言传。当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努力给孩子树立一个这样的榜样,成为好父亲的关键不是怎么说、说多少,而是怎么做、做多少。

  原文刊载于《中国教育报》2022年6月19日第4版,版名:家教周刊

简介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多年重点从事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