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专栏
教师流动能否实现薄弱校的逆袭?
文 / 陈志文
2021-08-25
教师的流动还有很多困难与挑战,检讨这些困难及其产生的原因,对落实教师流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教育均衡上,相关部门再次重提教师流动。其实这个想法作为政策提出并非今天才有,至少也有10多年历史了,但这次显然有不一样的决心。

  首先,我们需要从更高的高度认识这一政策的背景,即共同富裕。

  表面上,这是为了强化教育资源的均衡,扶持薄弱校。但结合近期提出的共同富裕,就知道,最近在教育上的一系列措施,不仅仅是从教育公平与资源均衡角度考虑,更多是从第二个100年的目标:共同富裕,建设富强和谐社会角度出发。

  共同富裕不是均贫富,是尽可能缩小差距,包括个人与阶层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给每个人提供无差别的起点,尤其是教育。教育是社会流动的重要渠道或者说手段,事实上也很容易成为社会分层的工具,虽然这不是教育所期望的,也不是教育所能左右的。但教育一直在追求这种均衡与公平:不能因为钱与其他的差异,导致代际遗传。

  教师的流动还有很多困难与挑战,检讨这些困难及其产生的原因,对落实教师流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政府在穷尽各种办法,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但遗憾的是,教师的流动涉及整个社会治理,并非简单的教育问题。

  放眼全世界,希望通过教师流动实现教育资源均衡的想法,在西方已经提出几十年了,但做得比较好的,目前也只有日本。我们做了十几年,为什么成效甚微?为什么全世界只有日本做得比较好?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真正落实教师流动,有着现实意义。

  首先,地区之间的差异是教师流动的根本困难。日本之所以能流动起来,城乡差距较小是一个重要原因。

  先不说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仅就北京上海这种发达城市来说,城乡的差距都是悬殊的。暂且先不论工作生活的软环境差异,单就老师的个人生活而言,诸多现实困难摆在眼前:住房如何解决?老人孩子谁来照顾?你给房子吗?你给雇人看顾孩子老人吗?显然不可能,也不能替代。

  与这种差异相关的,最敏感的就是待遇。在甲学校与乙学校,收入是不一样的,虽然地方政府给的是一样的,但学校给的补贴却是不一样的,更不要说名校带给个人的光环。

  从更大范围流动看,更不可能。浙江高中教师平均年薪19万多,一些地方和学校甚至逼近30万,这些地方的老师流动到中西部是否有可能?谁给这笔钱?如果仅仅给流动的老师保持高薪,是否也是对其所在学校老师的不公平?

  我们不怀疑一部分有觉悟的名师的积极性,但作为一个制度性流动,还是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这是教师流动最大的障碍,但却不是教育部门能搞定的。

  值得肯定的一点是,相比10年前,这次北京教师流动,汲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再理想化,搞大范围的流动,首先是一定范围的流动,比如一个教育集团内的流动,甚至是一个学区之内的流动,不搞大范围,为落实流动,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我们还有更为复杂的管理挑战。比如大量的优质学校是中央或省属高校附属学校,地方无权管理,也涉及复杂的中央和地方的交叉问题。如果这些著名的高校无法纳入地方整体的流动,对于一部分学校与老师,则是显失公平的。

  20多年前,初中与高中脱勾的治理中,很多大学附中并没有参与此次改革,保留了初中。因为有初中,在生源战上就有先天优势,也客观上造成了一些附中全面超越当地著名中学。

  同样,这也不是教育治理问题,是一个社会治理问题。

  第三,教师与校长之间也是一个复杂的管理问题,互动关系。我们很重视与谁共事,所以招聘领域出现一个新锐叫BOSS直聘,核心就是突出领导者的价值。几乎每一所优秀的学校,都可以找出其发展中关键的校长,往往是这位校长带领大家经过长期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一位优秀的校长,不一定有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但一定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优秀的校长总是尽可能给教师提供发挥的空间与舞台和资源,所以很容易吸引到优秀的教师,反之亦然。

  这种流动,事实上切断了和优秀校长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引起个人的反弹,优秀的老师会受工作环境的影响,消极工作,变得不再优秀,甚至流失。更有甚者,一些名师可能会因此转入民办学校,造成事实上的新的教育不公平,这也是我们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校长的流动,可能比教师的流动更有现实意义,负面影响可能更小。

  第四,我们还必须重视这种流动带来的一种文化与生态问题。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特殊的传承,这种传承也包含一种归属感。教育是一个综合的育人过程,非常复杂,不单单是一个职业。频繁的流动,必然会破坏这一点,更多强化了老师的职业属性,让老师更多定位自己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仅仅是一个教师。常年下来,这种个人定位对于教育来说,是不利的。

  教师的流动,能否实现薄弱校的逆袭?

  最后,我们也需要提醒老师们。在名校,你是名师,但到了薄弱校,恐怕未必。

  一所好学校的老师,不自觉地会把其成功的经验搬到新学校,用在新学生身上,但是面对一个基本学习习惯都没有的学生,最后的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反之,亦然。一些薄弱校老师,把严防死守这一套搬到比较自律的学生面前,遭遇的可能是学生激烈地反抗。

  十多年前,人大附中为扶持贫困地区,曾经把其课程同步搬到贵州某中学,但发现当地老师根本用不了,只能再安排老师对这些课程进行重构,裁剪,才能用一部分。为什么?因为学生不同。

  前些年受“神奇的一张屏”的蛊惑,九寨沟某校选购了成都七中的同步课程,买了“那张屏”,最后发现不过是成功的营销,只能弃用,背后原因也一样。

  对于这一点,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在发布会上也坦诚地谈到,北京一些优质学校的老师送到远郊区县,师生匹配度不好,效果也不好。

  换句话说,教师的流动,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神奇,这只是政府尽力在给大家提供一个公平的起点,但并不等于就是灵丹妙药,更不可能实现薄弱学校的快速逆袭。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优秀生源对一所学校往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学区房”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学区房是从美国引入的一个名词,也是在就近入学制度下派生出来的。美国的学校硬件上标准化一致,软件上,老师的工资也是一样的,为什么会有学区房?好学校为什么用房子衡量?其背后就是父母、家教的区别,是生源的区别。

  家庭与父母的区别,绝不仅仅是遗传,更主要的是家教,是家风,是给孩子扣的第一粒扣子。好的家教使孩子生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比如认真,用心,自律等等。面对一个有着良好习惯,认真自律的孩子,家长还需要操心他的学习吗?所谓“不用扬鞭自奋蹄“说的就是这类孩子。每年都会有来自偏远山区的,甚至是残疾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原因就在此。

  名校之所以培养出大量优秀学生,并非原因,而是结果,因为一开始,优秀学生就选择了优秀的学校,于是才有这样的结果。如若不信,我们把好学校的生源都换了试试看?看看名师还能培养出多少优秀的学生?

  这不仅是逻辑上的道理,在教育实践中,更是如此。

  某著名中学的校长就曾公开称:我们学校每年都会有20余名同学不用老师教,就能考上清华北大。因此,对于很多校长而言,学校的核心还是争取好生源。衡水周边为争抢优秀初中生源,某些地方政府不惜违规,甚至大打出手;在高考中,就算是清华北大浙大等也不例外,积极参与优秀生源的争抢。

  我们不能否认优秀的师资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价值与作用,但生源对一所学校的决定性影响,也不能否认,更不宜颠倒其中的关系。因此,想靠师资的流动让薄弱校逆袭,都成为名校,恐怕是难以实现的。

  正因如此,我想提醒家长,千万不要认为名师流动了,你和孩子就可以躺平了。学习总归是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不学,不要说名师,就是神仙来了也没有用。

  政府在穷尽办法给我们提供一个公平的起点,但最后的差异还是由家长决定的。与其拼命择校,上辅导班,不如拼命做一个好家长,从小严格要求,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学习以及其他事情便都会水到渠成。

简介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多年重点从事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