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表面上复杂,但实际也比较简单,我认为搞清楚这三个核心问题,根据自己的需要,排出优先级,再根据历史录取数据,基本就知道怎么填报了。
专业:学什么不干什么是普遍现象,不必纠结和坚持学什么专业
我们填报志愿时,最纠结的就是专业,原因就是我们希望选对专业,找一个好就业的专业,换句话说,选对一个职业,未来可以更好就业,希望未来发展更平顺。
但是,学什么就干什么吗?或者说干什么就必须学什么吗?显然不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什么不干什么是一个普遍现象。
淘宝的马云是学英语的,京东的刘强东是学社会学的,YY的老板李学凌是学哲学的,百度的李彦宏是北大图书馆系毕业……互联网行业有很多的文科生,更不要说学计算机互联网了。1979年上了北大中文系的陆步轩,最后出名是因为卖猪肉,一年收入超过8个亿。
所谓专业对口的理念或者说法对于当今的社会越来越不现实,甚至越来越荒唐了。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代发展的原因,比如发展节奏的加快,学科的交叉融合等。因此大学更强调通识教育,更强调淡化专业教育的原因就在于此。
哪个专业未来发展好?
对于很多家长,希望孩子选择一门可以走上安稳人生的专业。心情可以理解,但坦率地讲,这种专业根本不存在。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波动周期,所谓30年河东,30年河西。90年代初,能源行业萧条,大家纷纷逃离石化行业,逃离中石油、中石化,但是10年后,石化行业如日中天,中石油中石化满血复活。近年,石化行业则再次陷入短期的萧条。短则10年,长则30年,必要有颠覆性变化。近日上海那个40多岁失业在家待业的外企高管就是一例。90年代,外企是大家的第一选择,国企则是逃离的对象,但现在,这一关系早已颠倒。
能否成功,能否安稳,能否有成就,不在于今天的选择,而是你是否足够努力,做到了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不妨从长计议,从7年去规划专业的选择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超过了120万,对于一些家长与孩子,原本就没有打算让孩子大学本科毕业就工作,又何必死盯某个专业的好坏?我们更需要从长计议,比如从7年的时间周期去做孩子的学业规划、专业选择,而不是紧盯着本科的四年。
未来更需要的是交叉学科或者复合型人才,我们完全可以考虑数学+计算机,或者N+新闻,N+会计这类。
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学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现在喜欢用一个词“互联网+”,或者说“人工智能+”,其实都从侧面反映了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入渗透结合,也就是任何行业都不可避免地被数字化,互联网化,人工智能化。
从这个角度说,学习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从大概率角度,未来就业都不会太差。
相比专业,更应该计较的是上什么大学
专业第一还是学校第一?对于这个经典的问题,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学校第一。原因还是就业,就是竞争门槛的问题。
去年某互联网企业招聘一个算法的岗位,上海交大的一个博士应聘,但该用人单位得知其本科是非211学校后拒绝了。
看出身是错误的,不仅违规,甚至违法,我也是反对的,但现实很残酷,不仅是一般的企业,即便是国企,各级政府机构,也都在看出身。2018年上海市落户新政公布,北大清华毕业生不再计算积分直接落户,但限定清华北大应届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也没有用。同样,作为培养党的后备干部的选调生制度,各省也严格限定了出身。山东限定为22所高校,江苏限定15所高校,上海则限定在10所高校。
在招聘时,岗位要求往往会写XX专业或相关专业,几乎都不会限制死,但在出身上则卡得死死的,不是某些学校毕业的,连简历都投不进去,连参加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因此,只要分数允许,我们不得不先解决这个门槛的问题。
但我想提醒的是,这个门槛是指211、985、双一流(140所)这种水平或者层面的硬门槛,而不是一本二本。一本二本是一个录取流程上的产物,从来就没有确定的标准,因此没有一个省的一本二本高校名单是一致的。
很多高校既在一本招生,也在二本招生,你认为这是几本学校?北大多年前在北京也有二本招生的专业(护理),难道我们说北大是二本?正因为此,在现实的招聘中,很少有限定一本或二本的要求。我们没有必要为追求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一本,而放弃专业,值得你放弃专业的,主要是上面的这些硬门槛。当然,还有一个就是到哪里上学。
双一流是未来高校的一个层次概念,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可以简单类比过去的985,一流学科高校类比过去的211。
211、985是固定的名单,但双一流5年一次动态评估,有进有出,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你进去的时候学校是双一流,毕业时不是了,怎么规避?
坦率地讲没有办法规避,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风险比较小,被刷下来的学校永远是极少数,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你努力多考一点分数。
学校第一,但是,想提醒的是,当你的分数只够选择一个普通本科时,甚至是一个高职高专时,专业第一。这时的学校选择已经没有任何门槛的意义了,所以专业第一。对于多数考生来说,能上双一流的是很少的,也就是说,多数孩子还是专业第一。
到哪里上学可能更为重要,这时专业与学校都可以考虑放弃
前年,我曾建议一个犹豫中的学生放弃了北京一所985,转深圳一所高校。原因就在于深圳的发展机会,以及实际学校教育质量。
在哪个城市读书,某种程度上比专业与学校还重要。
首先,见多大世面做多大事情。中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差距较大,当你从一个小县城到了省会城市,到了北京上海,你对世界的看法可能都改变了,你对自己发展定位就更不同了,立大志是与视野格局直接相关的。
第二,东南发达地区的发展机会是不一样的,不仅仅是多,更重要的是,发达地区管理更规范,社会治理水平较高,发展机会的获得过程更为透明,更为公平公正。
第三,大学生就业还是有强烈的地域色彩的。比如深圳互联网企业里,深圳当地大学毕业生占比就很高。同样,在美国纽约,纽约大学甚至纽约城市大学的毕业生比其他著名大学进华尔街的机会就多很多。至少从实习角度,便利很多。
第四,教育质量相对较高。同一个层次的高校,东南部发达地区的高校质量普遍还是高一些。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觉得选哪个城市读书,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城市里,我优先推荐深圳,当然,还有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武汉,西安,成都,重庆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报志愿没有一定之规,核心是想清楚以上三个重要的原则问题,排出自己的优先级别后,我们实际上可以选择的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我们的分数就最大程度局限了选择。
比如我考了600分左右(理科),在东部的北京、上海上一个211或985是困难的,但是到中西部应该问题不大。如果我把上学城市排在第一位,那我就可以考虑选择东部一个不错的学校和专业,因为我的分数在专业选择上还是有优势的。但是我如果考虑大学毕业进体制内,比如考一个公务员,可能更适合到中西部去读一个985,至少到中部保障一个211,对于进入体制内可能更有利。
如果很多人还想不清楚,那么我们务必需要有一个“负面清单”,即不想上什么专业,什么学校,到哪里上学。
这些原则确认后,我们再根据历年的录取位次(分数),大概测算一下自己的可能,填报就是了。事实上,这时你能犹豫的学校或者专业,就非常有限了。
最后我想提醒三个事情。
第一,不要一上来就算计分数最大化,比如如何实现600分上603分的学校。首先是算计你要什么,你的方向,我们再说算计分数最大化。否则就是南辕北辙。
第二,可以征求专家的意见,但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选择。绝不能简单甩给别人,让别人全包。注意,这是一个关键的人生规划,不是买东西,我们怎么可以随便把自己的人生给了别人?
第三,志愿填报上,家长一旦和孩子发生严重冲突,请务必尊重孩子,必须规避社会归因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有想法的孩子其实都值得我们鼓励支持,哪怕错了,这就是成长;更重要的是,一旦孩子后面发展不顺利,比如因玩游戏耽误了学业,他往往不会检讨自己,更多是归罪于家长:都怪你当初非要让我读这个……一旦发生这种状况,对于家长和孩子,都是一场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