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专栏
研究生做保姆,清北生当中小学老师,观念该变了!丨一周教育观察
文 / 陈志文
2020-12-21
大学文凭只是未来普通劳动者的一个标配,每个大学生都需要有这个清醒的认识!

  信阳一小学校长提拔公示引不满,知情人:他14年未站讲台四处做生意

  近日,河南信阳固始县,多名家长向媒体反映,泉河镇小学中心校的副校长提任结果令他们无法接受。学生家长称,此次被提任为副校级干部的郭全林,自2006年9月后就基本不来学校,常年在外经营自己的幼儿园以及养猪场等,并喜好喝酒与赌博。为何一个民营企业经营者能够直接被选拔为公立学校中心校副校级职务?有学生家长称郭全林在当地教育界常年“吃空饷”,并称此次公示流程也有不小的问题。记者向固始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求证此事,却至今未得到回应。(大河报豫视频)

  点评:

  哪里是家长举报,知道那么详细,肯定不是家长,应该是内部同事或者知情人,假托家长名义举报而已。所以,监督还是需要利益关联方。

  到底是不是这种情况,一定会调查清楚的,应该部分企业是职务行为,工商注册显示是教体局,但另外一些好像就是私人企业或行为了。如是,相关部门与负责人是不是需要出来担责?

  放在阳光下,让人民群众监督,一定要让利益关联方知晓参与,泛化的公示实际没有意义。相信这次就是利益关联方举报,很好!相关部门喜欢周五公示,的确需要把这种小聪明治一治,为什么?出发点是什么?

  江苏杀害陪读母亲高三男生已被抓获

  近日,江苏省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一名高三学生将其母亲杀死,引发网友广泛关注。12月14日,阜宁警方就该事件发布通报, 12月12日上午,杨某(17岁)因不服管教,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肢体冲突中致其母亲死亡。12月13日19时许,警方将潜逃的杨某抓获。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正观新闻)

  点评:

  陪读的父母,对孩子成长弊远远大于利!

  这是家长过度关注的悲剧!类似惨剧在不断警醒中国家长,不要把孩子与对孩子的教育当成你的全部,青春期必须放手!

  陪读,竟然成为很多中国家长的职业,中小学陪读,大学陪读,甚至还有海外留学陪读的,不一而足。陪读,是典型的过度关注,是一种病态的关注。陪读的母亲,一切的一切都是孩子,这就是她的第一任务,母亲会不自觉地想控制一切,按理想化、成人化的一切来安排孩子的学习与未来,于是和孩子的冲突几乎不可避免。

  更麻烦的是,青春期是自我意识最强烈的时期,也是一个激烈的逆反期,是孩子的“发病期”----早期教育的失误与不足,经过漫长的潜伏期后,在这时都会爆发。一旦遇到偏执的父母亲、强势的父母亲,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必然会发生激烈的冲突,激愤之下,极端的事情极易发生。自杀与杀人。

  此事再次提醒我们:

  第一,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当成全部,否则,带给家庭的必然是悲剧!过度关注,给孩子做的太多,不仅对孩子成长不利,同时也是对父母人生的扭曲——孩子的发展就是他的命,表面上在给孩子奉献,但必然会不自觉地想控制孩子的一切。

  第二,在孩子的青春期必须放手,无论好坏。青春期实际上也是孩子的“发病期”,小时候很多不当的教育,在这时候都会反映出来,基本没有改变的余地。所有的陪读,其实都是家长病态教育的一部分,不发病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忍着,受着,孩子的教育是需要从小抓起的,青春期恰恰需要放,而不是管。

  教育部发布最新留学人员统计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19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70.35万人,较上一年度增加4.14万人,增长6.25%;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8.03万人,较上一年度增加6.09万人,增长11.73%。

  1978至2019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656.06万人,其中165.62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或研究;490.44万人已完成学业,423.17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6.28%。(中新网)

  点评:

  回国加速,出国放缓,疫情前就已经出现这一趋势了!

  2019年出国70多万人,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不过增势继续趋缓,仅有6%,回国人数也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超过58万人,增速11%,几乎是出国增速近2倍,出国回国比达到1.2:1,日趋逼近1:1的交叉点。

  注意,这一数字是疫情之前的数字。疫情之下的2020,可能会加速这一交叉的到来,回国的留学生完全可能迅速逼近70万或者更多,出国回国比达到1:1。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出国回国比大约是10:1,08年前后迅速下降至3:1,5年前降至1.26:1。这背后是一个时代的变化,出国留学越来越常态化,只是众多学子学习成长路径选择的变化。出去,是为了回来发展得更好!

  明年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900万人

  据教育部预测,2021年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900万人,达到909万人,2022年毕业生将超过1000万人。规模增长必然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从当前形势看,灵活就业、自由职业比例在提升,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一些新领域创造了更多新的就业机会。(经济观察报)

  点评:

  其实应该是逼近1000万了!国内909万,不要忘记回国的留学生。2019年,即疫情之前是58万,比上年增长11%。2020年受疫情影响,回国留学生数大涨不可避免,比2019增长20%不算多吧?这样算下来,至少应该超过975万人,甚至980万了。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些年,全年新增劳动力是1300万,其中城镇新增劳动力是1100万。几乎是90%了,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时代来临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之大前所未有!当然,未来可能更为激烈!因为27年来大学毕业生在持续增加中,年年都创下新纪录!

  这时,我们就更能理解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著名大学毕业生涌入中小学,到余杭街道办了,这是最好的选择!这时我们也能理解用人单位看出身了(虽然错误),因为人人都是大学生,怎么选?大学文凭只是未来普通劳动者的一个标配,每个大学生都需要有这个清醒的认识!换句话说你是大学生不算什么,你是研究生也不算什么,要有一个合理的期望值,先踏踏实实养活自己,自强自立,在工作实践中寻找机会,而不是挑三拣四,或者在家啃老!

  2020年为了缓解就业,教育部使出浑身解数,专升本扩招,二学位恢复招生,即本科扩招,研究生也扩招,但这些措施也只是临时措施,最后还是需要解决需求的根本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也需要真正降税减费,尤其是各种费,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让企业可以活下去,愿意用人,用得起人!

  衡水中学否认向江苏12校宣战:不会做没意义的事

  近日,网传新高考八省联考,河北衡水中学向江苏各大名校“宣战”,点名海安、海门、金陵等12所中学。据西安商报,河北衡水中学工作人员解释,该视频并非衡水中学,衡水中学根本没有黄色校服,不会做那种没有意义的事情。(新浪江苏)

  点评:

  显然是假新闻,网上的视频未经证实一传播,大家就开始联想放大,甚至开始胡说。

  衡中即便想下战书,也是下不了的。所谓八省联考本身就是假新闻。第三批高考改革8省马上进入新高考周期,按新高考的方案以及8省方案,后3门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省独立命题,何来联考?也就是说,根本没有统一的命题,如何下战书?完全是不懂乱讲。更重要的是,8省录取是独立的,更不存在可比性。

  当然,8省在高考上,前3门语数外会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但是不是都采用统一的卷子,恐怕也未必。过去老高考,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即全国卷也分了三种,对应三类地区,东中西三个地区选用的卷子是不同的。

  即便是用同一种试卷,我们就可以做绝对的分数对比吗?还是不行,因为阅卷人不同,分数也会不一样,无法做绝对的高低对比。为什么?大家可能能想到语文以及作文的阅卷问题,不同地方给打的分数会不一样,其实其他科目,包括数学,各地阅卷规定在尺度的把握上也是不同的,即便同一张卷子,在各地得分也许是完全不同的。各地阅卷组往往会给出自己的尺子。也就是说,一个省来说,是绝对公平的,但跨省,就无从比较了。

  上世纪相关部门曾经做过调研,这种阅卷上的差距比较大,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因此北京一直有人抱怨说,河北阅卷宽松,虽然是猜测,但理论上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如果要对分数做绝对的比较,需要满足:第一,试卷一致,第二,阅卷人与标准一致。也就是说,全国高考的卷子需要同一批人在完全相同的规定下批阅。可能吗?一个礼拜阅完近1000万的卷子,无论哪个省都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即便是全国不加区别地用一张卷子,也无法据此划出统一的分数线,因为阅卷人不同。如果这么干,各省在阅卷时就会拼命放水,损害公平公正。

  因此,多年前俞敏洪曾建议全国一张卷,一个分数线,先不说其他因素,1000多万考生,在技术上就没有任何实施的可能性,因为首先就没有这么强的阅卷能力,即一个礼拜同一个阅卷团队阅完1000万人的卷子。

  北交大大三学生跳楼,疑似遗书称失去人生目标

  12月15日北交大大三学生跳楼,疑似遗书称“失去人生目标”,遗书中说“二十年来我坚信做题是唯一出人头地的途径,我因此放弃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题成为我唯一而且是最为突出的优势,并且相信这是唯一的正途。到了大学之后,我竟然听信了某些自由派的鬼话,妄图“全面发展”,因而舍弃了做题这一优势项目。当我意识到问题所在时,为时已晚。”(观察者网)

  点评:

  孩子讲得很清楚,自杀无关学校和其他人,那么是什么原因?人生失去了目标?他特别谈到自己的后悔:没有坚持做题,而是去全面发展了,没有扬长避短。可能是指考研推免资格的问题,对他是一个重要打击,若因此自杀,恐怕没有太多人能理解。但是此案典型地反映了现在这代孩子的迷茫,不只是他一个人。

  从小就很清楚,考多少分就能达到什么目标,哪门功课补上多少就可以达到什么层次的学校,有着一条清晰的路径,他们很容易变成人生精算师,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但是进入大学后,一切变了,量人的尺子多了,尤其是面对人生,社会,他们会突然发现,没有这样一条清晰的路径了,没有办法再算计了,这就是所谓的“失速”现象:没有了奋斗的目标、动力,松懈下来后,又很难接受不优秀甚至“堕落”的自己,包括无颜面对家人和周围的人,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他的优秀。这是很多名校学生都容易面临的问题,是这批人的通病或者说困扰。

  能否退一步,和自己和解?父母能否在孩子进入大学时来一次长谈:人生无法算计,尽人事听天命。还有,我们家长不要只是表扬鼓励肯定,但凡经过揉搓的孩子,都不会轻易就放弃,因为他们往往已经身经百战了!

  放弃30万年薪硕士保姆正式上岗:工作时间自由,工资比以前更高

  浙江杭州,32岁的刘双曾因#年薪30万女硕士辞职做保姆#引发热议,2020年7月她开始家政工作,现在在两户人家分别做收纳和家教,一个月收入超2万元。刘双说,这和之前在公司上班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虽然一开始被叫阿姨有些落差,但相处久了和雇主像家人一样。(一手Video)

  点评:

  研究生怎么就不能做保姆?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刘双如愿成为了“保姆”,一名家政服务人员,收入还不错,2万。在记者采访中,她很满意现在的工作,没有太大压力,客户也都比较尊重她。

  同样,我们都应该尊重她的选择!不仅仅是因为行行出状元,还因为,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时代已变,很多人的脑子与意识还停留在过去。比如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还用精英教育时代的脑袋看大学生与就业,已经进入2020年,还用70、80年代大爷大妈红袖箍的概念看待街道办工作,于是就有了一堆的“质疑”。

  北大清华研究生毕业就不能当中小学老师吗?不能去街道办吗?刘双的选择也一样,研究生应该怎样选择职业与工作?她自己不能决定吗?不必瞎操心学的都浪费了,学识和技能已经武装了她,她早已不是“大妈时代”的保姆,她是服务于高端客户的高层次家政服务人才。

  淮安13岁男孩遭同校多名学生抽脸连踹

  12月16日,淮安涟水县一中学13岁男孩,遭到该校多名男学生殴打的视频热传,引发热议。据受害男孩家长称,该事件起因系自己孩子没有向施暴孩子交“保护费”,遂遭到殴打。据受害男孩家长称,经医院检查男孩被诊断为左肺下叶挫伤。其称,目前几名施暴的孩子已经被学校停课等待通知。据涟水县教育局消息,目前此事正在处理中。(淮安网)

  点评:

  这一幕屡屡上演的背后,就是对施暴者的过度保护。如此恶劣行径,最后因为未成年,只是批评教育,就如挠痒痒一样,几乎就是纵容,甚至是鼓励这些恶少继续作恶!

  我个人非常反感那些只讲保护的人、专家。这类人享受的是高大上的形象,但如果无限制讲社会原因,讲给这些违法犯罪青少年更多机会,有没有想到,几乎没有惩戒的保护无异于鼓励?!更重要的是,谁来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必须系统修正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政策了,不仅仅是降低刑责年龄,其他矫正手段,比如工读学校那一套适合中国的做法还是需要的,绝不能只是批评了之!

  教育部:不把人才称号作为配置学术资源唯一依据

  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提到,不把人才称号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要统筹用好国内外人才资源,不将把国外学习工作经历作为人才引进限制条件。(教育部)

  点评:

  教育部发布了破“唯帽子”的文件,内容很长,我说几个一般人比较重视的几点:

  1、帽子互斥。戴了一顶,同一时期就不能戴同一层次的第二顶,不像过去赢家通吃了。

  2、严管多聘双聘,包括双薪多薪。估计大家都举手欢迎,尤其是一些缺乏底线的所谓专家,挂多所学校的,应该治理。

  3、禁止明码标价招聘人才。这个执行起来可能是一个问题?

  4、禁止挖中西部人才和人才补偿机制问题。还是一个如何执行的问题。

  5、严格概念问题。一般人不明白,人才帽子是有周期的,不是一辈子都是,只能说曾经是。

  6、不能按帽子配备经费。这是典型的破唯,只是需要立好新的尺子,大家还需要认可公平公正,不容易!

  美商务部发布最新“实体清单”,涉及中国众多高校、企业及个人

  美国商务部网站当地时间18日发布公告称,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将77个实体列入所谓的 “实体清单”,其中大部分为中国企业、高校以及个人等,而借口是,这些实体存在所谓“违反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行动”。(环球网)

  点评:

  美国18日出台了最新制裁实体名单,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再次入榜。

  于是一些舆论声音再起,在褒扬这些被制裁高校的同时,批评指责清华北大,认为北大清华没有出现在这张名单上,几乎就是一种罪。大约就是说清华北大毕业生大多出国了,而且都留在美国了,是给美帝培养了人才,所以美帝不制裁。

  上次美国把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列入实体名单时,类似舆论就曾兴起过。显然,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如果仅从出国以及把美国作为首选这个角度看,北航以及上海很多高校并不亚于清华北大,赴美留学生占比也是非常高的。

  美国是全世界留学第一目的国,是最优秀学生想去的国家,无论是中国,还是韩国,日本,印度。2019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在美留学生总数达到109万,2020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下降至107万,但只是些微的下降。出国留学只是成长路径的选择,无关爱国与否,事实上我们的很多科学家都有着出国留学背景,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对院士的调查显示,超过70%都有出国留学背景,我们的“两弹一星”功勋人员,很多也是早期留学生。

  出国留学显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亲自抓出国留学的事情,也是和美国谈的重要内容。近年国家每年公派出国的留学生高达3万多人,也是这一原因。

  教育部披露的数字,2019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超过了70万,创历史新高,出国留学越来越常态化,平民化,尤其是在发达地区,切不可再以有色眼镜或者仇富心态看待留学与留学人员。

  事实上,冲在国际一线维护中国利益的,大多还是我们的留学生。我至今还记得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遭袭扰时,留学生挥舞着国旗冲在第一线保护火炬传递。

  美国实体名单的逻辑是什么?总体上还是按学校出身与性质,比如北理工、西工大、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国防七子这次终于全部入围美国制裁的实体名单。而此次名单的大体逻辑还是这样,其次就是重大军事项目参与程度。比如此次,一个重要方向应该是我们的航母,中船旗下几十个研究所全部入围。但这只是维度之一,有些进入名单的本身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就如前两天还把我们一个派出所民警列入制裁名单一样,是什么道理?

  美国之所以不把清华北大列入,有一个道理至少是明摆着的。在没有充分理由的背景下,美国政府还不至于把自己摆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对立面,他们清楚地知道,清华北大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与标志,制裁清华北大,道理何在?全中国2000多所高校是不是都要列入?制裁清华北大,无异于制裁中国教育,是与全体中国人民为敌,对于急于把中国普通人民与党切割的美国来说,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

  更何况,这一标志性做法也会激起美国内部的强烈反弹,不仅仅是因为很多美国高校都与清华北大有合作,关键涉及美国基本理念问题。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大学教授公开批评美国此次的制裁。

  最后想说的是,美国因为各种忌惮没有把清华北大列入实体名单,一些人却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这一幕,这是什么心态?

  萌娃当街撒泼趴地上哇哇大哭 90后爸妈站不远处抱着手淡定旁观

  12月19日,四川成都一位网友逛街时偶遇有趣的一幕。一个小朋友趴在地上放声大哭,年轻的爸爸妈妈站在不远的地方淡定地看着。夫妻俩抱着膀子,既不上去把孩子扶起来,也不着急哄:你哭你的,我们就看看。网友:“三观正的90后爸妈,我只想说:干得漂亮!” “孩子好可怜,我笑得好开心哈哈哈哈哈”“极度舒适,这大概是育儿观一致的人才能体会的快乐吧~”(燃新闻)

  点评:

  做得对!遇到孩子当街撒泼,年轻的爸妈冷眼旁观,这是对孩子这类行为最好的处理方式!如果你不是这样处理的家长,或者是反对的家长,我想提醒一句:小心把孩子养歪了,等到孩子青春期就是“报应”来的时候。

  冷眼旁观,不说什么,让你使劲折腾,最后让孩子明白,这种哭闹是没有效果的,没有响应的,更不会有糖吃。最后可以冷冷地加上一句:还要继续哭吗?这样一次就给治了,不会有下一次了。

  我们经常在公众场合会遇到有的孩子哭闹不止,只是因为父母没有答应孩子某些不合理的需求,孩子为什么喜欢哭闹,不分场合地哭闹?因为他哭闹是管用的,因此他必然以哭闹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都如这父母,这种孩子就不会有了。

  注意,孩子的所有毛病都是大人惯的,尤其是父母和爷爷奶奶,从小给孩子立好规矩很重要,很多父母往往以孩子小为理由,甚至听不得孩子哭,于是就给孩子骄纵出一身的毛病。很多儿童在公众场合哭闹,无一例外都是父母骄纵出来的。

  规矩,不一定是说教,而是需要用行动去树立,比如面对孩子这种行为,无视不响应就是最好的教育。让我讶异的是,这个再正确不过的教育行为,却带来了争议,甚至会形成舆论热点,从一个侧面说明很多家长不是这样处理的,甚至是反对的。

简介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多年重点从事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