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回应中学要求家长捐款装空调:已全额清退
有市民反映“泉州一中学要求每位学生家长捐款250元购买教室空调和线路改装”。经核查,今年6月,涉事中学班级家委会倡议为教室安装空调,经学校同意,初一、初二共10个班级的学生家长交纳100-2000元不等金额的捐款,共计139615.33元。安溪县政府要求校方全额清退捐款,明确原购置空调及线路改装等费用全部由湖头镇政府支付,责成县教育局对该校校长诫勉谈话,并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排查。截至8月8日,所有捐款清退完毕。(中国政府网)
点评:
此事还是要澄清一个基本事实,发起的是家长,家长心疼孩子太热,呼吁自己出资装空调,并非学校强制主动发起。近年类似事情很多,当然最后都是学校认错并被处罚。
教室安装空调越来越成为一个敏感而困难的话题。地方政府在教育的财政支出往往是最大的,实在承担不了装空调这种要求。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我们家里都没有空调,这种对比还不明显,现在家家有空调,这种对比越来越强烈。
夏天的确很热,多数基层政府没有钱,没有这笔经费,于是家长呼吁自己出钱装空调,也实属合情合理。但从规范上讲,肯定是违规的,不能让家长赞助,即便100个家长,99个支持,只有1个反对。怎么办?只能不装,大家受着就是。
希望自己出资装空调的家长没有错,反对的少数家长也没有错,只有学校错了,认错受罚。这时看学校,也很委屈,是一个弱势群体。罚了又如何?又回到原点,空调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孩子们与老师只能继续在高温中战斗!也算是磨砺吧!
美国一大学突然驱逐所有中国公派留学生,限1月内离境
近日,美国一所大学突然宣布驱逐所有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公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并限他们在一个月内离境。
尽管这件事目前尚未被任何美国主流媒体所报道,但从推特等美国的社交网站上来看,自上周起,一封来自美国北得克萨斯州大学的邮件截图就已经开始在这些社交平台上流传。从这封邮件截图来看,该校于8月26日突然决定中止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公派访问学生学者在该校学习的资格,并剥夺了这些人继续使用学校服务器、电子邮箱等学习资料的权利,仅允许受影响的人返校领取个人物品。(环球时报)
点评:
大家能否一起抵制北德克萨斯州大学!!签证是美国政府的事情,不能怪大学,但是学校的回应轻描淡写,需要给这种学校以警示了!
当然,这种抵制需要大家行动,毕竟需要因私留学的同学们团结起来,学校一般,但对于个人利益还是多多少少有一定影响的,但无论如何,都需要让这学校知道,这种做法态度,有中国人不高兴!
当然,大家稍安勿躁,目前动作还只限于公派、访问学者、敏感专业,在读博士非敏感专业无恙,本科更不必担心!
上海中医药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在河南省两次征集志愿,考生用脚投票
在2020年河南省夏季高考招生中,在本科一批和第一次征集志愿后,仍有部分招生计划未完成,令吃瓜群众大感意外的是,这里面竟然还有两所著名的“双一流”大学,没错——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公共管理类。(英语向导肖老师)
点评:
管理专业是本科阶段最不应该开设的,尤其公共管理,河南考生用脚投票给出了答案!
河南考生最多,上一个好大学不易,但是河南本科一批和第一批征集志愿后,仍然有一批学校志愿不满,意味着二次征集或者放弃这些招生计划。这其中竟然有两所双一流学科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但显然不是学校的问题,是专业。两个学校都是公共管理专业因报考人数不足,尴尬到不得不二次征集志愿。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没有任何社会经验,能学明白公共管理是不可能的,因此美国本科阶段几乎没有管理专业。至于我们教授管理专业的老师,也大多没有实践经验,照本宣科是常态。
我经常提醒大家,志愿填报第一负面名单就是管理专业,千万不要去学,几乎是“坑人”。很高兴越来越多人明白了这个道理,希望未来越来越多的人用脚投票,在本科层面灭了这个专业!当然,研究生阶段除外。
开学第一课!女校长当面吃光学生早餐剩饭
据魅力婺源报道:9月1日,江西婺源一位女副校长当着学生的面,把孩子们吃剩的早餐全部吃光。此事引起了广泛争议。当地宣传部门回应,副校长看到学生剩饭就吃掉了,然后被其他老师拍了发到网上。关于网友质疑的卫生问题,宣传部门称,“副校长把学生当自己的小孩,没什么不干净”。(网络综合)
点评:
非常反感一些人说该校长作秀!即便是作秀,也值得称赞,也是给孩子最好的示范!全国的校长都这么“作秀”,估计没有几个孩子敢浪费粮食了!
中国多所大学世界排名大幅提升 清华大学进入世界排名前20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日公布2021年度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清华大学排名较去年上升3位,和美国杜克大学并列第20位,成为自2011年以来首所进入排行榜前20位的亚洲大学。中国大陆共有91所大学进入榜单,除了清华大学外,还有5所大学入围百强,分别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教育在线)
点评:
泰晤士高等教育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揭晓,清华大学与杜克大学并列第20位,这也是这一排行2011年来第一次有亚洲大学进入前20。最新排行榜中,大陆进入前100也创下新纪录。
回头看这些年国外大学排行榜,清华明显比北大势头发展快,前些年还往往是北大领衔大陆高校排名,现在基本都是清华了。应该祝贺这些学校和中国高等教育的进步!20年前我们很难想象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
但对于高校,任何排行只能参考,把排行当成一面镜子,找自己不足,继续努力,不宜刻意追排行。对于普通人也一样,任何排行都有特点,都有不足,参考即可,不宜以排行作为自己选择的基础。
“非全日制”学历就业受阻引热议 多地发声要求非全日制学历一视同仁
内蒙古鄂尔多斯一研究生因“非全日制”学历,两次应聘教师被拒。8月31以来,此事引发网友对“非全日制”学历的热议。事实上,2020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已出台新政,要求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多地也发声表态:5月26日河南商丘市委回复网友表示,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已允许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7月7日,福建省信访局称,不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一视同仁……(新京报)
点评:
不承认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是否合理?其实,不承认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并非今天,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用人单位普遍不承认非全日制,北京上海落户也是不认的。原因与理由极其简单:2017年之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太水!完全没有门槛!
2017年之前,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录取上一直是两个体系,非全日制研究生几乎是没有录取门槛的,培养上也是马马虎虎,核心还是钱,各学校都将其作为创收小金库。在这种背景下,凭什么要承认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虽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其中有一些是优秀的。
2017年之后,研究生招生全面并轨,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在招生上统一了,理论上在培养上也是一把尺子了。尤其是当年第一次招生合并时,很多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不能完成,学校也没有多少宿舍给住,说服鼓励一些上线考生转非全日制,也给今天这一问题的凸显,埋下了伏笔。
三年后今天,大量并轨后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但很多人几乎是按全日制模式培养的,这批人自然有怨气,也有底气,各个方面投诉也就多了起来。
首先,国家有规定的就坚决执行,包括鼓励大家到法院去起诉。但结合历史原因,可能还是需要做一个切割。2017年之后的,还是可以考虑一视同仁,也应该;之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以混文凭为主的,不承认也罢。
只要有学生就继续坚守!一名校长和36名学生的开学典礼
随着附近矿企和居民搬迁,镇江韦岗小学目前只有4个班,36名学生。新学期,执教33年的校长方道清为全校36名学生举行开学典礼。他说只要还有学生在,就会坚守下去。(江苏新闻)
点评:
镇江市一所漂亮的学校,仅剩下36名学生,分布在四个年级四个班,平均每个班不到10个人。其实每年新学年开学都会遇到类似情况,很多在农村的学校因为没有生源不得不关闭,漂亮的校舍不得不废弃。
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绝对人口的下降,一个是城镇化发展,农村空心化。二胎政策实施4年后,新生儿不足1500万,继续大跌。比20多年前少了约800万以上。根据人口专家预测,新生儿将进入快速下跌区间,最低将逼近1000万。农村空心化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大趋势。目前城镇率已经达到60%左右,远远高于20年前。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除高校外,其他各级学校总量近20年持续大幅下降。面对这个大趋势,我们务必要做好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问题,不能让很多投资打水漂,尤其是在农村落后地区,不能让学校建成之日就是关门之时。
但在舆论场上,很多人更喜欢唱高调,怒赞“一个人的学校”。为一个、几个学生配一套人马,办一所学校,不仅仅是资源浪费的问题,主要是我们可能还没有富裕到这个程度,没有这个财力,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本来财政收入就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根本不可能有真正有质量的教育。在那些只有一个学生或者几个学生的学校,一个老师往往身兼多职,五音不全教音乐课也是正常的。
适当的撤点并校,集中资源办好寄宿制中心小学,的确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解决办法,也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近年这一政策适当回归,是一件好事情。
当然,有财力的地方,我也不反对给一个学生办一所学校,虽然这种所谓的坚守对孩子不一定是好的方案。大家想想,一个学校就一个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成长环境?唱高调的人用心想想。极其特殊的情况不在我讨论范围,比如就近照顾一个残疾学生。
湖南初二少年刺伤校园霸凌者:法院一审认定正当防卫,检方抗诉称故意伤害
2019年5月17日,在吉首二中校园内发生了一起伤人事件。当天中午,学校男厕所里,不满15岁的小蒋,被同年级的15名学生围着:对方一人上前,将小蒋摔倒在地,随后十余人一拥而上,对他拳打脚踢。混乱中,小蒋拿出一把事先准备好的折叠刀乱舞,刺伤了围攻他的3名同学。其中,两人为重伤二级,另一人为轻微伤。吉首市人民法院认为,这是一起以多欺少、以众凌寡的校园暴力案件,在被动、被欺凌的孤立无助状态下,面对他人围殴,小蒋进行反击,构成正当防卫。2020年7月6日,法院一审判决小蒋无罪。不过,检方则持截然相反的意见。在小蒋被无罪判决后的第十天,吉首市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认为小蒋并非孤立无助,可向师长求助而未求助,最终将二人刺成重伤,不构成正当防卫,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责。(红星新闻)
点评:
不能在放大镜下,看校园暴力中十几岁受害者是否防卫过当!
14岁的蒋同学被15名同学围堵在卫生间殴打,他拿出折叠刀刺伤三人,被法院判正当防卫无罪,但检察院抗诉,认为他可以有更好防卫方式,比如求救老师,因此认为蒋同学防卫过当,应承担刑责。
1、希望检察官还原一下那个场景,也还原一下这个年龄,我们不能对正当防卫提苛刻的要求。在刀光剑影之间,即便是一个法律工作者,也很难做到教科书般的防卫反击。
2、其实,近年司法实践中对于过去在正当防卫上苛刻做法已经进行了调整,最高法曾经就著名的反杀案作出过正当防卫的司法解释,也希望此案多考虑这一特殊情况。
3、更进一步,校园暴力中,被害人都是未成年人,应该尽最大程度保护受害同学,而不是苛求受害同学防卫是否过当,否则很容易变成对受害者的惩罚和威慑,让大量受害同学不敢反抗,实际就变成了对校园暴力施暴者的鼓舞。
美国教授说中文“内个”被举报停课 学生举报称冒犯黑人
据美媒报道,美国南加州大学商学院教授格雷格·帕顿因用中文“那个”举例,被指使用侮辱性词汇而遭到校方停课。据美媒“国家评论”报道,南加州大学管理部门于8月21日收到举报邮件,学生指责格雷格·帕顿教授在三节交流课上,把“这个像N开头单词的词汇念了近5次”,“冒犯了我们班所有的黑人”。报道称,8月24日院长杰夫·加勒特为该教授向学生道歉,称“可以理解,这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不安。”教务长宣布将立即安排另一位新教师代替帕顿。随后,在一封给校方的电邮中帕顿也向学生们道歉,并解释“内个”发音是在他上海生活时所学的。南加州大学在给美媒的一封电邮中称,帕顿“同意在我们审查期间暂停授课,我们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并采取下一步适当的措施。”(观察者网)
点评:
这个倒霉的教授还不是最委屈的。UCLA的一位教授Gordon Klein因为拒绝在考试中降低对黑人的要求,竟然招来汹涌抗议,要求开除这位老师。虽然他道歉了,但学校最后不得不把他调离。
弗洛伊德之死在美国掀起的新一轮黑人民权运动,几乎裹挟了所有高校。华盛顿,杰斐逊等都因为曾拥有过奴隶,雕像纷纷被拉到,烧毁。
据说有一个同学因为在考试中写了无数个黑人的命也是命被某著名高校录取。即便是远在大洋彼岸的帝国理工,也无法幸免。因为校徽中有一句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口号:科学是帝国的荣耀和庇护,被迫宣布更换校徽,更改校训。不知道这是代表进步高尚,还是疯狂?
政治正确,往往是可怕的,也是可笑的!
清北保研率过半,人大全日制收窄,考研人机会不多了
清北2020保研率均超过50%,大部分学子可通过保研升学。人大王牌专业全日制专硕迎来重大调整,2021级仅招收推免生……升学规划专家梁挺福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在现有的推免保研制度下,研究生录取已经在一定程度下成为双一流名校之间的相互推免现象,导师爱招本校学生、排斥外校学生的“近亲繁殖”现象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野。(中国新闻周刊)
点评:
研究生招生普通学生没有机会了吗?错得离谱!
非常有意思,几乎同一时间,两个非常重要的媒体平台报道了同一件事情:研究生推免。大概结论都一致:推免生越来越多,基本上没有给太多人考的机会了。也可能是没有做好功课,也可能只是以偏概全,这些报道都存在大量事实性错误:
1、和研究生招生总量增长相比,推免生总的占比是在下降,而不是增加。目前推免生占招生总量不到14%,大部分人还是走招考路径;
2、名校很多专业推免比例高,但全校总量上是有限制的,不能超过50%。换句话说,至少一半是招考,不是推免。我更想问一句,一些专业为什么只要推免?
3、清华北大等名校,推免名额比较多,有什么问题吗?难道我们应该给非双一流或者三本二本院校更多才对吗?
4、名校推免生大多来自双一流高校,有什么不公平吗?如果大多来自三本或者非双一流高校,你认为正常吗?
1000多所本科高校中,有65%历史不足20年,基本都是大扩招之后的产物。366所高校有推免资格,有人认为少了,那应该是多少?今年西部某省一个理科孩子,高考考了300多分,数学只考了41分,我以为只能上专科,结果他说本科。高考命题不断固化,志愿填报都是分数最大化的平行志愿背景下,高校事实上已经严重分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断扩大这个名单是福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