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关于一块屏的报道,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这块屏的报道,大致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结论,因为通过这块屏,引进了成都七中等优秀的教师与教学,于是,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与著名的成都七中同步上课,让原来几乎没有考进北大清华的落后中学,陆续考出了88个清华北大的学生。
这篇颇能煽情的报道,打到了很多人的痛点:教育公平,首先是资源公平,过程的公平,让山村的孩子也能享受最好的教育,让更多的穷孩子也能上清华北大。于是这篇报道刷屏了,网易老板丁磊激动之下宣布,投巨资支持多放几个这样的屏。
一张屏同步好学校的课程,就能让穷山沟学校,落后的县中培养出清华北大学生,显然,报道无限放大了这张屏的作用,无限放大了教师、学校在其中的作用。按这个理论,我们把远比成都七中还优秀的人大附中,上海中学等中国最著名中学的课程在全国直播,我们的教育资源不就均衡了吗,我们教育不就实现大同了吗?大量农村孩子就都能上清华北大了吗?
显然,但凡有教育常识的人就知道,这个结论是荒唐的,这篇报道显然出于特殊的目的,屏蔽了很多信息,在有意无意地误导公众。
一位知情人披露说:能参加网班的都是各个县优中选优的尖子,88名学生中大部分其实本身就是不参加网班学习也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另外,就算没有网班,200所中学每年每个学校都会有一名清华北大的,所以200个学校参加网班,结果清华北大平均每个学校还没有0.5个,这成材率高不高?
显然,这才是真相:学生本来就优秀,并非这张屏变出来的清华北大,没有这张屏他们也会是清华北大的学生,至少大多数能上清华北大。
落后地区,农村地区上好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少,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但这个问题,是一个多因的结果,并非仅仅是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经过改革开放40年,超过1.2亿的人通过大学进城,经过层层筛选,留在农村的本就不多了。同时,因为城镇化以及其他原因,包括激烈的竞争手段下,各地优秀生源快速向当地城市的好中学聚集(比如四川一些中学对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开出20万、30万的奖学金),导致客观上从农村,或者小县城中学出来的清华北大学生越来越少。
事实上,每年都有一些穷且益坚的学生考进清华北大。大凡在一线的老师都明白,支撑学校的,首先是优秀的生源,再加上优秀的老师,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不宜本末倒置。如果仅从落后地方出优秀大学生的角度来说,采取综合措施,留住优秀生源,远比这张屏可能更实际。
报道有意无意地抹黑反对这个做法的老师,似乎一些老师是武大郎,因为个人的利益,妒忌这张屏。我相信这种老师肯定存在,但我更想提醒,可能不完全是因为个人利益反对。不加区别地照搬所谓优质资源,对于更多的孩子会消化不良,甚至起反作用,并不是越高就越好。
在北京、上海都推崇分层教学,什么意思?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分在不同的班级读书,有人说这是变相的快慢班,当然,这也叫因材施教。十多年前,国务院参事汤敏联合人大附中在贵州扶贫,其中一个做法就是把人大附中的课送到贵州,但发现根本没有办法直接用,不得不对当地老师培训后,对人大附中老师的课进行再剪辑与分拆才能用,而无法直接照搬,直播,原因就在此。
好的,未必是适合所有人的,这个道理其实也很简单。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抹杀优质教育资源对教育公平的意义,这也是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之一,也一定会对多数人产生积极的意义,包括分数的提高,相关部门也一定要下大力气解决这个现象与问题,事实上教育部近年利用信息化手段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我觉得我们绝不能把教育结果的不均衡简单放大到这一张屏,一个名师身上。就如我开头说的,如果基础教育的公平与质量就这么简单,我们就选出全国最优秀的中小学老师,直播上课不就解决了吗?
我们多数家长对自己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这时往往会过多地把原因归为外因,比如学校是否好,老师是否优秀,但国内外无数研究都表明,对人影响最大的,决定孩子能否成为“牛娃”的是家长,第一因素也是家长,这也是名校疯狂争抢生源,一旦没有了好生源就一落千仗的根本原因,北大清华也不能例外,成都七中也不例外,不信可以试试。
与其迷信一张屏,还不如迷信自己,把自己的孩子变成好生源。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谈到扣好第一粒扣子的问题,核心就是谈家教,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未必有一个名师,但一定有一个好家长,我们不如自己先成为一个好家长,比一张屏的实际意义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