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专栏
中国语文教育必须纠文学之偏
文 / 陈志文
2017-12-29
中高考一直都是选拔性考试,为什么要“让所有考生有的可写”?任何一个选拔性考试,必然是0分到100分,这才是一个选拔性测试的正态分布。

  大量无法完成学业的留学生,表面是因为语言不过关,但实际是因为语文,不会写论述性文章——

  前两年一个好朋友的女儿去美国读书,这个曾在国内就读于一所著名中学的孩子,最后如愿进入她喜欢的一所文理学院,父母满心欢喜。但一年后我再问孩子情况,朋友告诉我,孩子休学回来了,在补习英语:主要是不会写paper。让父亲不明白的是,孩子英文考得很不错的啊?

  近年出国热高涨,去年达到54.45万人。伴随出国热,也开始出现了较大面积无法完成学业的学生,其中第一原因就是语言问题,而语言问题的焦点,是不会写paper。

  paper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论述性文章,其基本框架是:你有什么观点,你的论述与依据是什么。在英美的学校教育中,这是一项日常而基本的作业,无论哪个学科,物理、历史等等,但这么一个简单而基本的技能,却难倒了一大批中国学生。

  说到这,大家就明白了,与其说是英语的问题,不如说是孩子们语文水平的问题。

  语文的工具性与文学性哪个更重要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甚至强调语文工具性的声音越来越大,但因为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材,考试,还是日常教学上,都更多地强调了语文的文学性。

  比如中高考的作文命题上,不仅题目要绝对开放,要充满想象力,“让所有考生有的可写”成为金科玉律,文体上更是诗词歌赋不限(近些年高考作文开始限制诗歌),否则就被斥为钳制思想与创造力。

  不仅是命题,在阅卷的标准上,也是明确倾向文学性,在很多地方,阅卷打分明确规定写够多少字就必须给分。我一直奇怪这种判断,中高考一直都是选拔性考试,为什么要“让所有考生有的可写”?任何一个选拔性考试,必然是0分到100分,这才是一个选拔性测试的正态分布,“有的可写”这个理念的依据是什么?凭什么写了狗屁不通的文字,就必须给分?这种作文命题与阅卷指导思想的背后就是文学性作祟。

  曾经有一个著名作家抨击高考作文命题人“脑子进水”了,我说,不是命题人脑子进水了,而是包括这位作家在内的舆论脑子都进水了。我们把高考作文当成了一场文学想象课,乱想课。

  参加高考的940万考生,未来有做医生的,有当科学家的,有当工程师的,当老师的,当然,也会有一点点人会去当文学家——像珍稀动物一样,少之又少。对于这些人,语文对于他们需要一个最基本的能力:表达能力。除了基本的语文文字能力外,以作文为代表,核心就是需要他们掌握最基本的书面表达能力。这种表达能力的核心就是其基本意见或者观点的表达与论述,在文体上,多数体现为论述性文章。

  何谓语文?我不是专业人士,仔细查了语文的出处。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语文,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但是现代语文课的概念应该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30年代他提出合并国语与国文,最终形成了现代意义上语文的概念。根据这个原意,中小学语文课需要教授的核心大约就是语言文字等基本知识,以及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能力。

  这个定位其实与西方国家对语文的定位差不多。美国SAT考试,在改革前,核心的必考SAT1中,考核科目就是数学、阅读、语法与作文3门。很多人把其简单对照为数学与语文,其实有一定误解。分解开看,其阅读已经超越语文的概念了,阅读的本质是一种学习能力的考核,因此其阅读题考核是以非文学为主的,文学在阅读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而其写作,无论是在命题上,还是阅卷要求上,核心都是逻辑。这与托福,雅思,GRE写作考试的核心如出一辙,核心就是逻辑,你的观点是什么?论据或者依据是什么?也正因为此,托福的写作是机器阅卷,也是就是计算机阅卷。作文怎么能让一个计算器程序阅卷?原因极其简单,考的是逻辑,而这也是计算机更擅长的。

  放大看,西方教育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不仅是语文课堂,而是全部学科,渗透在其独立思考(我们一般翻译为批评性思维)的教育理念中。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授知识,更需要不断培养训练你的思考,不仅需要你在课堂上口头发表自己的看法,更需要你理性而全面的书面思考——这就是paper。从中学阶段开始,paper实际上成为一个基本的作业,无论是历史,政治,还是数学,物理,都需要不间断地写paper。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写作或者说作文就是这种批评性思维最好的载体与课堂。上海师大附中的余党绪老师应该说是国内这方面的典范,他以作文训练为载体,引导培养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获得了显著成就,也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肯定就在于此。

  我稍感欣慰的是,在这方面相关部门已经开始调整,尤其是考试上。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第一次出现了考核逻辑思维的一道题,虽然只有5分,但却是一个进步的信号。其意义就是强调语文作为基本思维训练的重要职能。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明确要求写论述性文章,排除了诗歌,散文,记叙文等,也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我并不反对语文教学中文学性兼顾,但这种兼顾绝不能是主体,文学性只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甚至是比较小的一部分。对于大多数人,他们首先需要通过语文学会基本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而不是文学,否则就是本末倒置。文学与我们的基本语言文字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相比,是更高层的要求,对于多数人,有文学能力更好,但这绝不是语文本身所应该支撑的主要职能。

简介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多年重点从事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