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专栏
“BBC中英教育之辩”的背后
文 / 陈志文
2015-08-31
只要你想让孩子“上大学读名校”,那么全世界的这类教育都会指向“用功刻苦和自律修身”,而非“散漫玩乐、放任自流”。
在“中国老师远征英国”的BBC电视片中,尽管中国老师与英国学生在为期一个月的教学中撞击出了一系列矛盾波折,但最终以“中式教育三科全胜英式教育”而告结束。这样一部不乏设计的真人秀节目,播出后在中英两国引发了预料中的强烈反响。
 
立场鲜明的各方赞扬与批评声中,不乏英国观众对自己教育的反思,也同样挡不住中国网民继续吐槽中式教育的“抹杀个性和应试之弊”。
 
事实上,在该节目刚刚播出、正在展示中国老师与英国学生的尖锐冲突时,英国伊顿公学的前教务长OliverKramer就曾言:如果这些中国老师来的是伊顿公学,那他们肯定都会很开心,不会失望。
 
有评论说,OliverKramer不小心说出了英国教育的一个真相,即英国的“好学校”,并不是电视片里那样的。
 
这里所说的“好学校”,指的是西方以私立学校为核心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某种程度上也是目前中国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所普遍期待的教育和学校)。以笔者近年所见,这位伊顿公学前教务长的确点出了问题所在:即只要是想得到进大学名校这个精英教育的阶段性结果,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并进行严苛的修养自律。
 
在西方的教育生态中,基本可以分为两个体系:一个是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大众教育体系,一个是以私立学校为核心的精英教育体系:前者重在保证普遍教育,后者则旨在满足更高、更个性化的需求;前者的学生家长对子女少有精英期待,学校管理也相对宽松,对学生学业目标不做严苛的要求,很多学生的目标只是达标毕业;后者的家庭则往往对子女有进名校等精英教育要求,这类学校也往往有着严格的“36项军规”,对日常行为习惯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学业上,则是没有分数和能力不要进来。
 
比如伊顿公学,不仅有着严苛的清规戒律,还有禁足、体罚等惩戒手段。在中学6年,绝大部分人需提前完成中学课程,进入难度更高的大学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一年四季只能穿黑白两色的校服;少部分能穿灰色裤子、紫色马甲,或佩徽章的则是获得了不同荣誉的学生,因为学校希望把他们与普通学生区别开来。
 
一位在美国明尼苏达一所私立学校学习的中国学生,曾这样写下自己的感受:“出国之前大家都说国内应试教育如何艰难,美国课业如何轻松简单,出国之后发现这些都是鬼扯。”据介绍,这所学校有着严格的“白卡红卡”制度:违反一般校规会被发白卡,旷一节课一张,校服不合要求一张,两个月内累计三张白卡就会被禁足一次,逃避禁足则会得一张红卡。红卡则伴随留校察看、校外滞留及至开除,且入档后无法撤销,一般在收到一两张红卡后,就离被开除不远了。而要拿到红卡并“不难”:学校有14条重点校规,违反其一便会拿到红卡,比如任何形式的作弊……这些校规中,甚至包括一些中国学校可能不怎么管或者顶多请家长的条例。
 
获得普利策奖的美国著名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写过一本书,记录了旧金山著名公立学校惠尼中学。这本书第一章的题目是:魔法数字四:睡四个小时,喝四杯咖啡,得4.0的GPA(满分)——这就是一位优秀高三女生的一天,原因很简单,她的理想就是HYP(即哈佛、耶鲁、普林斯顿)。
 
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上这所优秀的中学,很多家长不惜巨资在附近购买学区房,事实上,当下在中国非常热闹的“学区房”一词,就是美国人发明的。
 
美国有3万多所高中,但令人羡慕的HYP学生多数来自其中的1000所左右,基本上相当于中国的重点中学;同样,像伊顿公学等优秀的中学,虽学生总数只占全英的7%,却给牛津、剑桥等名校提供了50%以上的生源。
 
中国家长普遍希望子女“进大学读名校”,教育期待类同于西方的精英教育,而这一类的教育都有两点不可或缺:一是学业要求高,课业负担重;二是注重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所谓更有教养,更知道管束自己,而不是由着性子放纵。
 
欧美的教育思想有可借鉴之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罔顾中西不同的教育体系,只说其一、以偏概全地误导学生和家长。事实上,类似的误导式话语我们已经听了很多年,似乎强调刻苦用功、奖惩约束的教育,就意味着在扼杀个性和创造力,就是必须改革的“应试体制”——而很多家长也许不知,迄今为止,美国仍有十几个州在法律上还允许体罚。
 
所以,在评论中国教育时,首先要瞄准问题。我们并不倡导所有人都去做精英,但需要提醒的是,你对孩子的期望与定位是什么,就要去更多参照那个人群、那类教育,而不是“站在这个跑道上,说着那个跑道的话”——事实上,在美华人在这方面的取舍已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
 
就主管部门和专家而言,也需对这两类教育的定位和诉求有清醒认知,在目前国内民营教育发展尚不成熟,无法支撑中国家长对精英教育庞大需求的背景下,推进教育改革必须兼顾到中国教育需求的这一特点,结合中国实际系统推进,而非“只计一点、不顾定位及整个教育体系”的妄自菲薄、盲目照搬。
 
转自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overseas/2015-08/31/c_128183116.htm
简介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多年重点从事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