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看到某教授说的“大学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某专家说“中国教育培养出了一些没底线的人才”等等,这些是是而非的言论。道德主要反映人的行为表现,与知识教育和学历高低无明显的相关性。其实,道德水平的提升基本上与狭义的知识教育无关,主要涉及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工作单位教育、社会教育,也包括公正执法等。
道德是指衡量正常人的行为正当性的观念标准,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自我地约束。道德是后天养成,用于指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高标准的道德是做人的榜样,道德的低标准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东西,靠道德营造人与人的生活空间,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建立和谐社会;符合特定道德要求的人群组成了社会团体和党派;个体的道德表现,展示出自尊自重自爱的个人修养。同一社会的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的道德之间,由于类似或相同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着某类相似或相同的特性。道德虽不是生活必需品,可它对人的修养和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假如没有道德或失去道德,人类就是一个动物世界,人类也就无文明可言。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自律性。道德主体借助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觉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自律,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
道德与法治是相互联系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法治是为了维护最基本的道德存在的。法治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质、增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同时,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
道德具有时代特点,既有发展的一面,又有继承的一面。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的对错标准是在特定生产能力、生产关系和生活形态下自然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道德的传承也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劳动和创造,对应类别地产生出各自的要求和水准。
道德和民族及文化有密切关系。虽然人类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不同民族间道德的原则标准具有差异性。
道德不仅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积极治理和防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性的破坏,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狭义的学校教育对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作用有限,成年人的道德不是靠说教就能提高的,而是靠习惯养成、实践感悟和法律约束,周围的表率作用很重要。习惯养成在幼儿和中小学阶段容易打基础,主要靠家庭教育,父母的表率作用很重要;实践感悟主要靠社会影响,榜样的力量无穷大,需要宣传弘扬道德模范;成年人都以为自己最懂道理,听不得别人讲道理,特别是大学年龄段的叛逆思想会使道德课堂教育适得其反。道德行为主要是靠环境习成,也要靠法律的规范和约束,道德风尚下滑全社会都有责任,不能全怪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