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专栏
不能让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没有成本!丨一周教育观察
文 /
2020-11-16
希望这一件件恶性事件,一个个恶少,能唤醒坚持保护未成年罪犯的专家学者:保护他们客观上就是鼓励他们,鼓励更多的未成年人犯罪!更重要的是,谁还受害者公...
  15岁少年被6人围殴致死并掩埋
  十几天前,陕西兴平15岁少年袁小天(化名)被6人围殴致死并掩埋。殴打袁小天的6人中,均是未成年人。其中,4人是当地职校学生。只因手机号码被 “拉黑”等琐事,6人将小天殴打致昏迷,后用车将小天拉至兴平城区一宾馆房间内。在发现小天已死亡后,又将小天尸体运至农田掩埋。(山东商报)
  点评:
  此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环境与风气,即较多行为习惯不良的问题学生聚集,校园霸凌事件频发,风气不好!这也是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读中职的重要原因,怕孩子学坏,而不简单是上大学还是走职业教育的原因。
  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习不好也往往意味着各种行为习惯存在问题,而这类问题少年在中考中往往通过成绩被筛了出来,最后容易相对聚集。当然,这里说的只是相对的概率问题,相比普通高中,中职的问题少年更多。
  这种状况对中职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于在中职学校学习的同学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对中职学风校风的整顿、严管,是遏制中职校园暴力的重要手段!
  还有就是相关法律制度的缺位,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代表,我们过度强调了保护未成年人,把过去一套完备的矫治体系几乎摧毁废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几乎没有任何成本,鼓励滋养了更多的恶少。
  多年前,一位中职学校校长说的一句话我至今难忘。在他去派出所处理完一起学生打架斗殴事件后,派出所长安慰这位校长说:你也别懊恼,过去归我们管的人,现在都归你管了,出事是正常的,不怪你。
  希望这一件件恶性事件,一个个恶少,能唤醒坚持保护未成年罪犯的专家学者:保护他们客观上就是鼓励他们,鼓励更多的未成年人犯罪!更重要的是,谁还受害者公道?!西方很多做法可以借鉴,但绝不能照搬,比如未成年人保护,他们实际有系列的矫治措施,不仅仅是保护!
  希望更多的人呼吁废除这种保护!至少对恶性犯罪不能保护,至少尽快降低刑责年龄!
  长春大学回应学生会成员爆粗口耍官威:当晚已处理
  11月8日,长春大学有学生反映该校学生会一成员在点名后端起官架子甚至爆粗口。根据流出的视频可以看到,该学生会成员在教室中通过话筒和学生讲话,他自称是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出身,在说脏话被打断后,该学生会成员换了说话方式继续发言,并表示希望大家相互理解。
  事后,根据长春大学学生工作处工作人员透露,校方当晚便已经知晓此事并进行了相关处理,但目前处理结果还没有对外公布。(上海热线)
  点评:
  近年频频出现类似耍官威的学生干部,到底是什么原因?
  很多人说是时代的问题,风气的问题,似乎都有道理,不过有一点很值得琢磨。我梳理盘点了这些学生耍官威的学校,几乎没有著名高校,普通地方高校占据绝对主力,为什么?
  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什么人都能上大学了,包括很多浮躁甚至是轻浮的孩子,这类孩子在过去想上大学,是非常困难的。于是这类行为有失的学生干部也就多起来了。换句话说,很正常。越是优秀的人,越谦和,因为不必靠这种方式找存在感!
  24岁小伙发“遗书”后失联,陈曦你在哪儿?爸妈盼你早日回家
  陈曦是陈乐新的独子,2018年从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大学毕业后,陈曦一直在武汉打拼。11月7日起,陈曦失联,11月8日晚上10时20分许,陈曦的堂哥收到陈曦发来的一条微信,是一张纸上手写字后拍成的照片。“24年以来一事无成,如今反而负债累累,不堪重负,故而选择离开。若此行为给大家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儿子的失联,或许与工作不顺利和陷入网络贷款有关。”陈乐新说,11月7日下午3时许,妻子曾经接到一个自称某投资管理公司工作人员电话,称陈曦2019年1月曾经在这家公司的网络平台贷款,每月需要还款1000多元,最近的还款期到了需要还款。(楚天都市报)
  点评:
  又一起网贷带来的悲剧!
  一方面是这代人的问题,过度消费背后,实际上是管不住自己,缺乏自律,当然也有那种贪图享乐之人。另一方面就是泛滥的网贷机构,表面上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垄断,让贷款更方便,实际上是打破了金融业的基本规矩,不设任何底线。
  一方面家长要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但另外一方面,必须严惩这些没有底线去诱惑孩子,甚至涉嫌违法的网贷机构,否则,这种悲剧还将越来越多!
  教育部明确研究生导师“十不得”
  11月11日,教育部网站公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准则明确,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导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人文关怀,关注研究生学业、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中国新闻网)
  点评:
  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大约46万人,教育部发布研究生导师十不准,提的非常细。其实这些要求,以前也是不准的,任何一个大学老师都不可以这样做,不只是研究生导师。
  这次突出十不准背后,显然是回应社会反应比较强烈,或者近期舆情事件中反映出来的一些焦点问题,尤其是针对导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关系问题。
  比如明确不得随意延期毕业。其实延期毕业对导师也不利,直接影响导师评价和招收新的学生,绝大多数导师不会也不可能这样做。只是延期往往成为一些孩子自杀的理由和原因,于是再次强调,也算是回应。但有些问题的确需要下手治理了,比如以研究生名义冒领劳务费,科研经费,的确普遍。
  俞敏洪&郗会锁:今天还要相信“高考改变命运”吗?
  11月2日,衡水中学现任“掌门人”郗会锁决定赴一场对谈。另一方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这次见面极其难得。衡中自带“热搜体质”,而“新东方”是教育界人尽皆知的名字,几日前刚刚在港股二次上市。 对谈结束后,俞敏洪对衡中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看来我应该去一趟。”他提出“做出一个中国未来高中素质教育的真正样本”,让郗会锁深有启发。(新京报)
  点评:
  高考当然会改变命运,语境的变化是时代的变化,过去只有很少的人能上大学,因此只要能上大学,就能改变命运。在人人都能上大学的今天,不是所有上大学的人都能改变,比如你如果能上一个985大学,多数还是能改变的。而这个人数和当初能上大学的人还是相当的,因此,这句话仍然正确!考大学改变命运的背后,实际是你自己是否足够努力,是否有足够能力的一个侧面印证罢了。
简介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多年重点从事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