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1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召开
2021-12-09 09:34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2021年12月8—9日,“2021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京召开。本次对接会以“质量·变革·创新”为主题,旨在解读“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产教融合、企业发展等相关政策,交流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进展,分享一年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项目实践经验,探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创新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探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助力高等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方法。

  “2021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主办,中教全媒体、慧科集团承办。大会吸引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成员以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领域专家、学者、广大教师、院校和企业代表的广泛参与。本次对接会通过新浪教育、中教全媒体在线、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线上对接展示平台以及环球网进行线上同步直播,会议当天超过140万人次在线上进行观看。

  12月8日上午,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隆重开幕。开幕式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处长高东锋主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处长 高东锋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发表致辞。范司长指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深化产教融合、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经过八年发展,累计支持1100多所本科院校与1100多家企业合作立项7.6万项,企业提供直接经费支持超过27亿元,实现了由“量的增加”到“质的飞跃”,正在成为产学合作的“闪亮名片”!

  范司长总结了产学合作育人的三个发展阶段和特征。一是产学“协作”阶段,特点是学校和行业企业互相借力;二是产学“合作”阶段,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上目标已经清晰且统一;三是产教“融合”阶段,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企业办学成为普遍现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正是“融合”阶段的探索,鼓励企业将工厂办到学校里,鼓励学校将课堂开在工厂中。

  范司长指出,未来要将产学合作第二阶段走深走实,大胆探索产教融合第三阶段。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切入口,推进三个融合:将教育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融合,将校内校外教学资源相融合;推动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交叉融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 范海林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兼威海校区校长徐晓飞教授做题为“质量先行 创新发展 奋力开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局面”的主旨报告。他首先介绍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发展历程,他指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得到了高校和企业广泛参与,自2014年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支持企业1100余家,累计立项数量7.6万项,累计投入经费27亿元。他重点介绍了2021年项目实施的整体进展情况。包括组建新一届专家组、制定2021—2024年项目实施计划、优秀项目案例评选、创办《产学合作教育研究》内刊、建设项目线上对接平台、建设环球网项目专区等工作。他介绍,下一步将出台2022年项目指南导引,重点支持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以及“产学合作西部行”计划。他表示,希望校企携手共创产学合作新篇章,培养更多“四新”卓越人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兼威海校区校长 徐晓飞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二级巡视员廉莉以“国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为题做了主题报告。她指出,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支撑。她介绍了激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活力的三大举措。一是梯度培育“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二是通过顶层设计激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活力,三是工信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发展。她基于“专精特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问卷调查情况指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学合作目前还面临着缺乏合适的合作模式、供需对接不顺畅等产学合作难题。她表示,工信部在“十四五”期间将以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从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三方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成为创新发源地,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二级巡视员 廉莉

  重庆大学副校长廖瑞金围绕“探路新工科——明月湖-重庆大学新工科教育科创平台”做了主题报告。他指出,国际新工科教育强调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统一,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追求平衡,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他重点介绍了明月湖—重庆大学新工科教育科创平台的建设。新工科教育科创平台的建设旨在助力东西部合作,打造创新和孵化高地;形成智能C端产品创新生态体系;培育一批世界级技术性企业。他从明月科创实验班实际案例出发,介绍了重庆大学新工科教育生态体系。他介绍,明月科创实验班是重庆大学新工科教育改革的“试验田”,通过学科交叉、高挑战度、探究式教学、项目驱动等特色化培养,致力培养具有设计思维、工程思维和系统思维的产品创新领军人才。

重庆大学副校长 廖瑞金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白海力以“融入 融汇 融通 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天津之为”为题做了主题报告。他表示,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天津市教委与各单位通力合作,努力走出一条“理论革新、开拓创新、务实求新”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之路,努力构建教育改革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协调共进、合作共赢的良好格局。他指出天津市教委在助力实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方面的三条路径。一是运用系统观念,擘画产学合作蓝图。二是融汇产教智慧资源,汇聚产学合作力量。三是紧密对接需求,提升服务产业能力。他表示,未来三十年,中国最大的发展红利和战略牵引力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沃土上,应当留下产教融合的深刻印记,应当结出产学合作的丰硕果实。“十四五”时期必将是产学合作继往开来、大有可为的关键时期,天津市将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努力奋斗,开拓进取,争做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建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白海力

  在上午的对接会议程中,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副组长、华为企业BG人才发展部部长孙刚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华为人才生态的十年探索与实践”为题做了主题报告。慧科集团共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岳喜伟围绕“数字赋能人才振兴,协同育人推进高质量发展”做了主题报告。

  本次对接会上公布了124个2021年度优秀项目案例,发布了《产学合作教育研究》内刊,同时发布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环球网专区。

  12月8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青平、阿里巴巴集团高校合作总监周恩昌、山东大学副校长易凡、中软国际产学合作部经理成焕、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胡百精、麒麟软件高级副总裁张娜、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益民、科大讯飞高教人才培养副总监张娜等校企嘉宾以及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办公室主任时阳各自分享产学合作的新形态、新模式、新成果。

  12月9日设置了两个平行分论坛。上午,来自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院校的13位优秀项目案例负责人将集中进行优秀项目案例分享。同时,12月9日全天将进行企业项目宣讲会,近30家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企业进行项目申报宣讲。

  为方便高校教师、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项目指南,拓展校企合作交流途径,本次会议专门设置了企业项目线上对接展示平台,提供视频宣讲、图片展示、项目简介、对接会回顾、直播回放等功能,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对接会”。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旨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支持、高校对接、共建共享,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项目实施8年来,始终坚持以产业需求引领人才培养改革方向,实现了项目数量、项目质量、项目影响力的巨大飞跃。2014年至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参与本科高校1100多所,国内外企业1100多家,项目立项7.6万项,企业提供经费支持约27亿元。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