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西:支持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建设国内同类一流大学
2021-11-02 14:44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作者: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勾画了未来几年广西的教育蓝图。

  规划提出总体目标:到2025年,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各级教育普及目标全面实现,学习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教育发展短板有效补齐,制约教育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障碍有效突破,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发展热点难点问题有效缓解,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教育现代化总体水平显著提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高等教育领域具体建设目标为: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实施高等教育振兴发展计划,完善高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推动卓越研究生教育发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

  优化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加快推进南宁教育园区和桂林高校集聚区建设,支持在高等教育资源薄弱的区域设置高校,形成两极带动、区域协调、结构合理的高等教育新格局。完善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布局与产业布局和社会发展需要相衔接,支持建设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的工学、农学类应用型高校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促进本专科高校协调发展,支持成人高校整合资源改制转型为普通高校。遵循高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校序列。

  二、推动高校分类发展

  健全高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以办学目标定位为基础对高校进行分类,加强分类设置、分类指导、分类支持和分类评估。综合运用分类评价和高校预算拨款机制改革等办法,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内涵式发展,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支持高水平大学适度拓展办学空间,统筹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内涵提升和外延扩展、新建校区和既有校区,加强基本建设。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推动应用型高校加快发展,对标广西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评价指标,加快建成一批对区域和产业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高水平应用型高校。新增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主要向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倾斜,经费投入重点用在加强应用型高校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平台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民办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行动。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支持行业特色院校发展。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健全转设后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机制。积极发展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的高等继续教育。

  三、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

  开展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攻坚行动,深化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带动新时代本科教育创新发展。落实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形成一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载体。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坚持以本为本,推动教育教学资源向普通本科教育聚集。实施高水平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计划。开展“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专业认证和普通本科专业综合评估。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深化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改革,进一步完善全区高校高水平质量保障体系和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强化人才培养、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质量要求,加快建设大学质量文化,切实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坚持和完善普通本科高校校(院)长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年度述职制度。严格学业要求,开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

  四、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加快推进高水平高校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通过政策扶持、协同创新、国际合作等途径跻身国内同类一流大学行列。深入推进“部区合建”广西大学,加强“省部共建”高校建设。支持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建设国内同类一流大学。引导高校瞄准关键领域和学科前沿,推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持续加强广西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分层构建一流学科体系。优化学科布局,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使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国内一流水平。聚焦学科优势特色,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战略使命和服务贡献能力,完善成效评价与支持机制。建立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协作机制。

  五、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

  实施新时代广西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质量提升工程。面向广西重大战略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和学位授权点结构,加快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支持一批高校立项建设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立项建设一批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进一步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分类加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着力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开展高水平研究生导师培训,推动导师深入人才培养一线、思政教育一线、科学研究一线,切实提高研究生导师“导学导研”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统筹运用学位点合格评估、学位论文抽检等手段,加强质量管理与监控,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强化培养单位主体责任,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六、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质量

  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全覆盖、多层次、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建设,鼓励高校创建自治区级及以上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选树一批示范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支持高校间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建立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新机制。加强专业化创新创业指导,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毕业生投身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创新创业。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推进公共就业政策和服务向高校延伸。积极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供需对接平台,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积极应聘科研助理岗位、参军入伍。组织实施“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项目,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支持毕业生到新就业形态创新创业、灵活就业。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坚持线上线下结合,提供充分就业机会。对就业困难群体实行精准帮扶,面向未就业毕业生开设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简化就业报到手续,建立就业信息登记制度。加强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改革就业评价机制,实现从追求就业率向提高就业质量转变。健全就业综合评价反馈体系,开展就业状况跟踪调查,为高校招生、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调整等提供数据支撑,形成就业和培养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工作格局。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