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刘营军:农科特色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内容与路径
2020-06-17 17:10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作者: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农高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提升育人能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需求,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希望涉农高校“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涉农高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需要在立足自身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突破单科性办学模式,以强化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南京农业大学将通识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通过构建和完善农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拓展课程思政的内容与路径。

  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

  2019年6月,新农科建设安吉研讨会在浙江省安吉县召开,会议发布了《安吉共识》。之后,全国50多所涉农高校100多位书记校长和农林专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围绕新时代农林学科建设开展研讨的情况,也代表130万农林师生表达了肩负起兴农报国使命、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矢志奋斗的决心。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对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要求,对广大师生予以勉励和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全国涉农高校的广大师生备受鼓舞,大家表示,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涉农高校是培养强农兴农人才的重要阵地,建设新农科是振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在推进新农科建设的一系列共识与行动指南中,《安吉共识》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的“四个面向”新理念,“北大仓行动”从中观层面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北京指南》从微观层面提出实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百校千项”新项目。它们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新农科建设体系,《安吉共识》吹响了“集结号”,“北大仓行动”打好了“基础桩”,《北京指南》将推动新农科建设从“试验田”走向“大田耕作”。

  中国强,农业必须强;中国美,乡村必须美;中国富,农民必须富;中国实现现代化,农业农村必须实现现代化。根据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涉农高校需要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升级版;对接农业创新发展新要求,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农林人才;对接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要求,着力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多学科背景、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对接现代职业农民素养发展新要求,着力提升学生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下得去、留得住、离不开的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育领军型职业农民;激励青年学子在农业农村广阔天地建功立业,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新时代需要我国建设一批农林类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一流实践基地,倾心打造高等农林教育“质量中国”品牌,培养一流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基于此,涉农高校要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结合学校农科通识课程实践,将通识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在通识教育中体现价值引领和新时代新农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通识教育中体现课程思政的价值追求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上重要论述为高校在新时代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指明了方向。

  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统筹推进课程育人。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观,蕴含着对现行课程制度的反思和课程应然状态的新时代设想,理应成为通识教育改革的“导向标”。课程思政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课程理念,旨在实现全课程育人。它一方面要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显性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求充分挖掘通识教育课等隐性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通识教育中彰显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于以上背景基础与认知,南京农业大学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广泛讨论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结合《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开展“立德树人 强农兴农”教育思想大讨论,把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大讨论的核心内容,与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重要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热潮,综合运用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和自媒体,深入宣传解读回信精神,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新农科建设和农林人才培养中,开展以农业特色文化素质教育为重要内容的课程思政建设,全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新格局,是新时代涉农高校突出教育意识形态属性与挖掘课程德育功能的一种理念和实践探索。这一探索要求我们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各类课程,特别是农科特色的通识课程教育教学,实现课程思政的价值追求。

  完善农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拓展课程思政的内容与路径

  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南京农业大学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学校在过去长期单科性办学,学生在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文理基础、跨学科知识、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职业迁移能力等方面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同时,受学科专业结构限制,缺乏高水平通识教育教师资源,教师的文化素养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教师文理基础与跨学科思维方面存在的欠缺,也影响到了科学研究的开展。为了破解这些问题,学校构建了全新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坚持通特结合,脚踏实地,学校形成了“南农八门课”,即“六类八门十学分”方案。首批列出40门课供结构性选修,其中中文写作为必修。农业特色通识核心课程13门左右,约占供选课的1/3,建设周期是三年完成,农业出版社将出版系列教材,已在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执行。

  通识教育起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随着社会发展和政治文化的流变,其育人内涵经历了从“博雅”(liberal)到“通识”(general)的转变。尽管通识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目标都在不断调整,但“育人”这一教育的核心目标始终未变,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教育观都蕴含着对“人”的价值的基本看法。作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牵头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依据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学科特点,明确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学校自身的改革等因素都在不断对通识教育提出新要求,南京农业大学对大学教育理念与课程价值进行深入思考与诠释,将通识教育作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的突破口。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具备核心共同知识的、有教养的、健全的人”,即关注学生学习与生活、理智与情感的整体发展预期;相较于专业课程而言,通识课程是在与知识碎片化和职业化抗衡中突破学科藩篱、寻求知识宽度,追求人文与科学、语言和艺术均衡发展的教育。通识教育有利于破解单科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的困境,兼顾学生博学与精专、知识与价值的协调发展,培育学生某些共同的基本素养,在通识教育中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追求,便是潜移默化地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将通识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也是“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

  课程思政是知识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结合的育人理念,在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国传统经典的德性教育可转化、细化为通识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伦理道德等内容。因此,作为知识学习和生命成长相结合的重要载体,通识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理应成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成为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盛行时代探索人格本位,追求知识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统一的有效途径。课程思政是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实语境下对课程蕴含育人价值的中国化诠释,它通过挖掘课程的价值意蕴,将意识形态教育渗透到课程的知识体系中,实现课程内含价值观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同频共振。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的中国方案,是我国高等教育构建知识传授和价值养成相统一、知识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统一、知识本位和人格本位相统一的现代课程设想,也是我国立足本土教育实践进行通识教育改革的中国视野与中国路径。

  通识教育是连接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与学生学习实践的关键载体,也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突破口。因此,其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知识经济和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观,集中反映了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高等教育的中国方案,南京农业大学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农科特色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内容与路径,是建立在对通识教育和课程思政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基础上的行动。

  一是农科通识教育应该而且必须回归育人初心,兼具农业文明伦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教育功能。农业文明的传统文化中“忠孝仁义礼智信”的美德,在我们文化典籍中呈现,也蕴含于每一个学科教学中。人们对课程的理解经历过教材知识、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三种取向。因此,通识教育应该而且必须回归育人初心,探索通过知识学习达成生命成长的有效路径,唯有重申知识、美德与价值的内在逻辑,转识为智、化识为德,才能发挥文化素质教育在其中的价值意义,挖掘出以通识教育实现德育的路径与方法,才能通过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共同促进个体的发展。

  二是农科通识课程既要回归教学与育人,又要体现新时代新农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文化素质教育既是通识教育的内容也是路径选择,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以文化人”就是将知识间的内在逻辑梳理出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素质教育在价值层面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层面需要从制度建设、路径方法、效果评价诸多方面反复探索,促进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联动,形成广泛参与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持续改革动力和良好的环境。

  三是农科特色通识课程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完善。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农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与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坚持高质量的研讨,形成教职员工共识,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固化调研成果;利用多种渠道增加教师对行业、学校、学科、专业与课程的深刻理解,建立教师爱农爱校与强农兴农的责任感与荣誉感,进一步发挥农科特色通识教育课程推动学校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用;引导不同的通识核心课程根据学科性质、特点选择课程思政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和重点,为农科特色通识教育课程点睛,为新农科人才培养奠基。

  作者:刘营军,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1-03-05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