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这个词最早是用来形容生化类专业的,除生物、化学、化工外,还有基于生化学科的知识体系衍生出的环境、材料、农学、食品、基础医学等专业;后来随着网络上热度的变化和时代发展,会计、金融、土木水利、机械等专业也纷纷被贴上了“天坑”或“劝退”的标签,甚至又有好事者将劝退的魔爪伸向了所有面向实业的工科专业……
这篇文章主要希望围绕这些形形色色的“天坑”讲清楚两件事情:什么样的专业会成为天坑,报志愿时又如何避坑。
出路不好,但不仅仅是出路不好
一个专业被称为坑,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它出路不好。
像是土木、建筑,在08年大基建潮流掀起后,先是成为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热门,又在几年时间里沦落到被称为天坑专业,背后就是我国城市化与基建的周期。十多年前新项目到处都是,所有城市都四处修桥、修路、盖楼,对土建类人才需求巨大,这些专业也因此红极一时;而随着城市化速度回归正常,当年一窝蜂挤进热门专业的人也就只能被迫接盘了。
生物类专业也是一样,九十年代时生命科学是数一数二的热门专业,无数省状元趋之若鹜,施一公通过数学竞赛保送进清华生物系的故事至今还在高中生里广泛流传。生物本科毕业后赴美读博,然后留美工作或回国任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一片坦途。但随着国内学术界逐渐饱和,生命科学早已不再是二十一世纪学科,反而成了四大天坑之首。
每个“坑”专业背后大抵都是类似的逻辑。专业的不景气实际上是行业整体的萧条。当业内对人才的需求量小于专业的毕业生数目,“坑”也就形成了。
但上面这段话是不能反着说的:行业不景气并不意味着专业就一定是坑。
像数学、物理这种专业,别说是行业不景气了,它压根就没有对应的行业可言。而如果把科研作为这两个专业对应的行业,那么其高得吓人的行业门槛和惨烈的淘汰制,使得任意其它行业,甚至前文提到的不景气的建筑行业的前景,都比科研好上无数倍。
但并没有人会把数学物理这两个专业当成天坑。不仅如此,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实际上还在各行各业相当受欢迎。
从数学系、物理系毕业的本科生出路相当广泛,土木赚钱就去做土木,互联网火热便去读计算机,半导体受到政策倾斜就去做半导体,金融前途光明就转去做金融……虽然专业本身“对口”的出路很差,但极高的转行自由度使得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永远不会陷进坑里,难以脱身。
换句话讲,只有与不景气的行业深度绑定的专业才会成为“天坑”。
为何会与行业绑定?
数学、物理这两个专业的学生不会被封闭在这两个专业里;但生化环材、土木机械金融等专业的毕业生想要脱离自己原本的专业则要付出惊人的努力,为什么?
这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作为基础学科的理科专业出路就是比普通的工科专业更宽,但这一对比并不全面。
生物、化学两个专业在高中生们的认知里也属于基础的理科专业,但是其出路比起数学物理窄了太多;电子信息、电气工程、软件工程、自动化等专业在高中生认识里也属于工科专业,但这些专业毕业生的出路也经常和本专业看起来没什么关系,不像机械、土木的毕业生那样转行困难。
归根结底,决定转行难易程度的不是一个专业属于理科还是工科,而是这个专业所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的泛用程度。换句话讲,就是你在这个专业里学到的知识,有多少可以应用于其它专业?
举例而言,一个合格的物理专业的研究生,如果主修方向是模拟,则通常拥有扎实的代码基础和维护项目的经验,相对容易转码;若主修方向是实验,则通常拥有设计、安装、维护一套仪器设备的丰富经验,干过大量硬件方面的脏活,可以衔接到华为等企业中对应的硬件方向工作。
一个合格的电气、电子等工科专业的研究生,一样要么接近信息科学这一热门大类,要么拥有一定的硬件或系统方面的经验,即便脱离本专业,进入其它方向,整个工业体系里用到各种软件、硬件的地方不知有多少,借助原本的专业知识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不太难。
但以生物、化学为基础的几个专业则与其完全相反。其着眼点要么是生命活动,要么是物质的微观结构,要么是化学反应。而进行具体研究时的工具同样也是被完全封装好的,不像其它专业那样需要从头干脏活,培养基础能力——这导致专业教育期间培养的能力必须依托某些设备才能施展,而这些设备在工业体系中从未得到广泛运用。
拿前些年里火热的结构生物学举例,这方向上的核心工作离不开冷冻电镜,通过使用冷冻电镜测定蛋白质结构,可以做出大量的科研成果,也因此得到了相当的重视。但这反过来也决定了离开冷冻电镜的结构生物学家能做的工作相当有限——换句话讲,那些结构生物学知识和科研训练对转行根本没有帮助。
材料科学面临的情况也与之类似。这专业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改变材料微观结构以得到更好的宏观性能,主要工作是新材料的制备和参数测量。这两项工作都具有相当的技术含量,要在几十上百次的失败后才能成功,但无论在这里积累了多少经验技术,离开材料设计这一行业后都再无用武之地,至多转到化学专业去——而这是另一个“天坑”。
有些专业是使用工具的专业,另一些专业是制造工具的专业。这背后的区别是相对本质的,使用的工具再先进,对转入其它专业也没有什么作用。就像拧螺丝拧得再快再好也对造螺丝没帮助一样,熟练运用冷冻电镜进行结构生物学研究并不能让毕业生在发现找不到教职后轻松转行。
更进一步讲,这其实是一个专业视野的问题。一个专业被称为天坑,自然是因为其视野被局限在几台仪器,几个问题,几类岗位,以至于一切专业教育都围绕这些东西展开,忽视了更加核心,泛用性更强的能力的培养。
这里不妨再提一下同济土木专业的例子。该专业的就业导向相对重,在本科阶段涉及了不少实际工程中需要的知识,同时相对放低了对数理基础的要求。这种培养方案设置自然显著地提高了就业率,然而如果进一步考虑到本科毕业后就业的学生中有40%最后去了施工单位,这数据看起来就相当离谱了。
对比下清华土木人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的现状,同济算是亲身为我们演示了如何制造一个天坑……
总结:如何避坑?
在对应行业前景灰暗的基础之上,所谓“天坑专业”,主要分为如下两类
其一是专业本身的知识体系与关注点和其它专业基本没有重合,使得转行极其困难的专业。这一类的典型例子是生化类专业,无论在本专业内学到多少东西,都需要依靠特定的工具才能施展,进而解决领域内的特定问题,一旦离开本身领域,一切知识、经验或技巧都全无用处。
避开这一类“天坑”并不困难,只要远离生化类专业,管理类专业,财会类专业这些知识体系相当特殊,泛用性相对差的专业,就不会有太多问题。实际上对这类专业而言,若非学生抱有对其本身的兴趣——比如真的希望以化学或医药研究为日后工作——不然并不推荐报考。
其二是专业本身过于关注就业,减轻基础知识所占比重,使得学生学到的泛用能力很少的专业。这时候成为“天坑”的不是专业本身,而是特定学校的专业培养模式硬生生把一个专业变成了“天坑”。
想避开这一类天坑则相当麻烦。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很可能只有名字相同,而内里则完全不一样。
像土木、机械、金融这几个专业,如果放在清华里,其实都相当重视对基础能力的培养,一旦发现风向不对或自己对专业并无兴趣,投入几个月到一年时间就可以转行;但从网络上的风评出发,其它学校并没有这么重视数理基础,而是用一堆美其名曰“专业课”,实则没什么用的东西填满了学生的时间。
这种时候,就只有研究目标院校、专业的培养方案后再做定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