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学子谈专业》
传统工科专业为何频繁被劝退?
文 / 集智社群团队
2022-06-29
工科专业是大部分理科高考生最终的专业去向,但高中生在以往的经历中接触的都是一些不完全的理科,对工科与工程则往往知之甚少。

  所谓“工科”其实是介于基础学科和实际工程之间的一系列知识的统称,工科专业的教育也自然要兼顾基础学科和面向实际工程的专业两部分内容。

  越是靠近知识体系上游,以基础能力为重的工科专业,毕业生就越好转行;而越是靠近知识体系下游,以实际工程为重的工科专业,毕业生就越是被局限在特定的行业之中。

  一、割裂的知识体系

  工科专业是大部分理科高考生最终的专业去向,但高中生在以往的经历中接触的都是一些不完全的理科,对工科与工程则往往知之甚少。

  实际上,工科专业是介于理科基础——即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数理、硬件、软件三类核心基础能力——与真实的工程之间的中介。

  这一点从大部分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可以较为明显地发现:大部分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都遵循着基础课+专业课+工程实践的模式。

  所谓基础课,即是数学、物理、代码、硬件(在工科专业中以电子、电路为主)这几类课程;而专业课则更多以实际的工程为背景,意在解决工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传授面向工程时的各类方法;工程实践则顾名思义,是为了让学生接触生产一线,了解课上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而设置的课程。

  以清华工程物理系(即核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为例,其中的基础课既包括了作为物理系基础课的数理方程、四大力学,也涵盖模电数电、信号与系统等电子学基础课程和一定的计算机类基础课程;而专业课则以核工程原理、辐射防护等课程为主,直接以实际的核技术应用为背景展开。

  这种定位使得大部分工科专业的知识体系分成了关联程度不高的两个部分:面向基础的部分和面向工程的部分。

  理论上讲,在一套完整的工科知识体系中,这两部分之间的衔接是通过“在具体的工程背景下,结合工程经验应用基础知识”而实现的。

  但这种衔接往往相当复杂:工程上的结论难以从基础课程的知识中简单推出,专业课教材上一笔带过的小结论也经常有着相当复杂的背景和解释。

  以笔者的个人经验,搞懂这种从理到工的衔接并不比深挖理科,跨过基础学科的门槛简单多少。基础课程本就难以精通,再结合这一衔接部分的复杂性,使得工科生必须承受所有专业中最重的课业压力。

  这种课业压力同时压垮了学生和学校,如果以知识体系上的“合格”要求本科生,那么最终能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哪怕在清华也构不成绝对多数。这使得大部分学校只能将知识体系的两部分分离,基础课的数量和难度被阉割,专业课的考核方式也向划重点、背笔记靠拢,根本无法要求“理解”。

  可以说,仅从培养方案和其落实情况上看,目前的工科专业教育是存在系统性问题的。

  二、学不会,但也用不到

  但这种专业教育的系统性问题并没有使得大部分毕业生都变得“不合格”。

  现阶段高校的培养方案基本都是面向科研设计出来的,因此真正需要培养方案里那些知识的也只有少数高端岗位,基本上都是高校或院所的科研岗位,或头部企业的研发岗位。

  与之相反,大部分工程师所面对的工作是门槛低、任务简单且高度重复的。因此业界对工程师的要求相当宽泛,大量知识被封装在工业软件和设备中,操作软件和设备的工程师并不需要理解它们,只需要学习一些通用的基本技术,然后按照说明书做些操作就能完成工作。

  实际上,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在工业生产中需要人来主导的环节越来越少,大量知识被封装在工业软件和设备中,操作软件和设备的工程师并不需要理解它们,只需要学习一些通用的基本技术,然后按照说明书做些操作就能完成工作。

  这种模式深刻的改变了工业生产。

  原本需要100个懂具体技术的工程师分别在100个一线生产单位进行技术指导;

  但现在只需要10个懂基础技术的工程师开发出一套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设备把具体的技术封装在里面,而那100个一线生产单位只需要找几个能照着说明书操作设备的技术工人就可以了。

  两极分化的业界需求也注定了工科专业的出路必然是两极分化的。极端点讲,现代工业发展只需要两类人,大专生(一线技工)和硕博士(研发人员)。如果到不了硕博士的要求,那么就只能去做一些大专生的活,拿大专生的工资。

  而每个行业需要的研发人员是有限的,这也是诸多专业成为“天坑”的最直接原因。很多工业门类整体体量巨大,如材料、化工、土木、水利、电网、核能等领域,但其对研发人员的需求有限,因此很多“高材生”毕业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入职之后发现身边的同事学历都比自己差了不少,进而发出“这专业是坑”的感叹。

  这种工业发展模式并不因前沿交叉领域的涌现而改变,就算出现再多“智慧城市”,“智慧电网”,“通过新技术监控生产”之类的高大上的业界需求,它创造的需要大专生的工作岗位还是比需要硕博士的工作岗位多无数倍。

  如今很多高校不断开出“AI×工科”的专业,也对这一点于事无补——高端人才没那么好培养,而只要培养不出高端人才,毕业生最后也一样要去做本质技术工人。

  更残酷的是,由于部分工业门类技术升级放缓,大量专业对高端岗位的需求相当有限。因此工科生若希望在自己的专业内拿到高薪,必须走过两道“独木桥”。

  一是需要顶住巨大的课业压力,将自己的专业学明白,不然也会存在学了等于没学的情况,只能去那些门槛低、工资也低的岗位。

  二是即便达到了本专业的基本要求,也需要和大量本专业毕业生一起竞争少数高端岗位,在“内卷”中胜出。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量工科生将目光投向了本专业以外的地方。转行,转去发展更好,高端岗位更多的热门行业,成为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目标。

  三、向上走,向下走

  现阶段的热门行业主要是互联网、金融、芯片设计、自动驾驶、手机家电等消费者业务等几项,不过热门行业会随时间不断变化,不必刻舟求剑。

  关于转行

  无论这些热门怎样变,转入其中所需要依靠的基础能力永远是相同的,即数理基础、软件能力、硬件能力这三项。

  对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转行是一个先“向上走”,将关注点从自身专业上移到基础学科,再“向下走”,依托基础学科背景进入目标热门行业的过程。

  ……

  相比于基础学科,工科专业在转行上自然有些劣势,转行是少数人的特权。如前文所述,将基础课与专业课在培养方案中有机结合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很多院校将这两部分课程进一步分离,降低基础课程比重,转而“面向就业”。

  而面向就业是一件在热门专业中大受欢迎,在其它专业中只会挨骂的事情。

  面向就业的软工、计算机专业能培养出本科毕业后进大厂的学生,但面向就业的冷门专业毕业生只能本科毕业进厂打工。

  一个典型例子是同济的土木工程专业。相比同为土木名校的清华,同济在土木专业的培养方案设置上对数理基础要求更低,就业导向更重,因此本科生就业率高到了50%,然而考虑到这里面40%的人最后的去向都是施工单位,这数据看起来就完全不像表面上那么美妙了。

  作为对比,重视学生基础能力的清华土木系出路上就好很多。随着近几年行业整体走冷,大量硕博选择依托自身基础转入金融或计算机行业,最后出路也都不差——至少体现在院系风评上,比起同济就强多了。

  四、总结:冷门看基础,热门看就业

  相比于基础学科,工科专业和具体行业的对应要强得多,但也并非绝对。工科生同样可以通过强化自身的基础能力实现转行,但这意味着要在基础能力上大量补课。

  从出口宽度上看,一个工科专业越是重视基础,毕业生在就业时就越是容易转行,但与之对应的是在就业时需要更多的面向实际工程问题的补课。与之相反,越是重视就业的工科专业,其毕业生虽然在本专业就业时基本上无需补课,但转行的灵活度也就低了很多。

  总的来说,选择冷门的工科专业时,要关注该专业的培养方案是否重视基础,这样在就业时可以不被对应行业的惨淡现状所限制,而那种虽然院校名气很大,但在具体的培养方案设置中面向就业的冷门专业则与行业绑定,出路会差一些。

  而选择热门的工科专业时,则应该关注该专业的培养方案是否可以让学生拥有就业的能力,以免在毕业找工作时空有热门专业毕业证,所学的知识却在业界无用武之地的尴尬情况。

简介
集智汇聚来自清华、北大、上交、人大、北师大等著名高校的五十余名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推出了这套专业探索文章。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