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主讲研究生第一课:研究生要避免路径依赖
2021-09-09 13:37
四川大学
作者:

  9月9日,四川大学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望江校区举行。

  典礼上,校长李言荣作了题为《研究生要避免路径依赖》的讲话。如何跳出旧有框框、打破惯性思维呢?李校长认为有三点非常重要:一是要主动走出舒适区、远离平衡态,保持适度的压力感;二是要打破思维封闭,形成开放性的信息接收,保持一定活跃程度的非线性思维;三是要学会交叉融通,建立更加多元的知识和思维体系。

  讲话全文:

研究生要避免路径依赖

在四川大学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李言荣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和在京出差的王建国书记对9604名新同学(7517名硕士生、2087名博士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同学们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成为一名川大研究生表示祝贺!

  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怀揣着梦想汇聚到川大,为学校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今年恰逢我们党建党百年,习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特别是,最近总书记反复强调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广大青年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是最有活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我们要心怀国之大1者,要有家国情怀和报国之志,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持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敢为人先、敢于突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我国建成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作出自己的贡献!

  同学们,你们经历了不同学校本科或硕士阶段的学习,今天来到川大来完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学术研究经历,尤其是很高兴今年又有十多位来自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的同学通过推免或统考成为了川大的研究生。我想大家之所以放弃其他机会,选择读研究生,多半还是想继续求学问道,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竞争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一般而言,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应该是奔着成为专家去的,这就需要突出其科研能力、强化创新思维的培养。从本质上讲,每个人都是有创造发明基因的,人类之所以能够战胜自然、一步步走向强大,其关键就是靠不断创新、不断挑战极限,就是从不同的现象中归纳总结出新的规律,就是不断放大、衍生、迭加出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这就需要抛弃我们从小就习惯了的模仿、跟踪、重复的路径依赖,就需要打破传统思维,不断触发创新灵感、实现推陈出新。

  同学们,过去三年我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分别跟同学们讲了研究生要学会研究、研究生要学会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研究生如何做到精而广,主要都是想对即将进入科研领域的研究生们提供一些经验和建议,尽量让大家少走弯路,读研期间还是要多从实力和水平的角度出发,早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今天我要给同学们谈的主题是:研究生要避免路径依赖。

  综观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演进和社会制度的变迁,我们都会发现,人们一旦进入了某种思维定势就容易走向跟踪、模仿和封闭,一旦形成了对某种选择、方法和路径的依赖,就会使我们忘记从根源上问为什么,就会让我们掉进认知的陷阱和满脑子的标准答案,就会导致人类所具有的创新基因无法发挥。那么,我们如何跳出旧有框框、打破惯性思维呢?我认为有三点非常重要:一是要主动走出舒适区、远离平衡态,保持适度的压力感;二是要打破思维封闭,形成开放性的信息接收,保持一定活跃程度的非线性思维;三是要学会交叉融通,建立更加多元的知识和思维体系。


  首先是要主动走出舒适区,远离平衡态。一般来讲,“舒适区”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在这种状态和模式中人们会感到很舒服、很有安全感,但是同学们,人一生不可能总是处在舒适区,因为世界上没有一种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睡觉睡到自然醒、别人加班我加薪”。前年,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一切视探索尝试为畏途、一切把负重前行当吃亏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成不了事的。我国古人也曾讲过:“以不息为本,以日新为道”。一般说来,如果我们一直待在舒适区、安全区而不走进挑战区去闯一闯,就会对压力失去察觉、对危机放松警惕,就会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和探索的好奇心。我们常说的“温水煮青蛙”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家可能知道,在数码相机问世前,我们用的传统相机的胶片规格都是35毫米,这个规格是当时爱迪生嫌70毫米的胶片不好用,将其剪掉一半后所制作的简易胶片,此后虽然有人多次试图改进,最终都半途而废,直到后来数码技术的发明和现在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再也没有人去关注胶片一事了。其实,打破自我保护的舒适区就是打破思维和心理惯性,挑战阻碍我们前进的恐惧和迟疑,走出舒适区的过程固然充满焦虑与不安,但随之而来的将会是“新世界”大门的打开。

  第二是要打破思维封闭,保持一定活跃程度的非线性思维。我们知道,人类思维主要是向开放性和纵深性发展,除了透过现象看本质追求思想深度之外,就是要不断接受信息拓展思维的宽度,而如果思维是封闭的,信息源就会变得狭窄,就会生活在固有认知的高墙里,把眼前视野的边界当成世界的边界、把自己的认知当成世界的普遍认知,成天瞎做功,而且这种趋势会持续强化,成为自我循环的孤岛,最终走进死胡同、丧失创新能力。大家可能听过,俄国生理学家道林斯基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一定浓度的盐酸可以引起胰腺液的分泌,但他十分迷信自己的老师——神经反射理论奠基人巴甫洛夫的观点,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神经反射现象,并没有再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而一位英国的生理学家听说以后也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发现了相同的现象,但他打破了原有理论的框框,经过反复验证和深度思考,提出并开创了激素调节体液分泌的新理论。所以,人们需要在长期形成的正向思维中适当增加点逆向思维,在线性思维中增加点非线性思维,在连续态的思维中增加点量子态、甚至是量子纠缠的思想,这样就容易打开我们比较封闭和单一的思维模式,创新的思想就可能喷发出来。比如我们大家都有经验,烧开水时加热到99度水并没有沸腾,但是再加1度水就烧开了,就从量变发生了质变,这就是非线性。就是这小小的一度让水的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所产生的蒸汽机引发了全世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其实,打破封闭思维关键是要敢于质疑。习总书记在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特别强调“要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我们的古人也讲过“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始终应当把发展学术上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坦率地讲,我们从小就是在有标准答案的模仿环境中长大的,以前我们开展的科研验证性的多、跟踪模仿的多,这些主要都是开发和训练记忆能力、重复能力的,而问问题、问好问题、层层向下剥离后敢于提出挑战性问题、善于提出富有想象力的问题的能力还很不行。其实当我们提出第一个疑问时就是在尝试对低维度认知体系束缚的打破,这不仅可以让我们从根源上窥探事物演变的根源、了解问题存在的本质,还可以促进人的思维从不敢想、不敢为、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习惯性”定势中走出来,一步步逼近人类探索的极限。

  第三是要学会交叉融通,建立更加多元的知识和思维体系。大家知道,从上世纪初开始人们建立和发现的相对论、量子力学、DNA双螺旋结构、信息论等四大基础科学理论,支撑了世界经济社会60多年的发展,但之后至今并没有什么重大理论上的发现和突破,其中一个重要的障碍就是现在学科和专业划分得越来越细,碎片化了人们的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现在来看,重要科学理论的突破、新的科学理论的产生越来越离不开学科的交叉融合,特别是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科技的大趋势就是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万物交汇,这更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集成创新,只有打破学科壁垒,才会风光无限、大有可为。综观近百年来的诺贝尔奖,我们发现有40%左右的获奖者都来自交叉学科,尤其是近二十年来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家可能知道,1926年著名的物理学家薛定谔因为提出了量子波动力学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但他很快就发现当时物理学的进展主要是对上个时代科学发现的延续,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延伸到了生命科学,用物理学理论去探索生命现象,建立了基因分子“非周期性晶体”模型,为后来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同学们,习总书记在今年4月考察清华大学时特别强调,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当前像电子信息+、互联网+、人工智能+、生命医学+等等日新月异、风口不断,我们川大更有着良好的文理工医多学科的生态和土壤,希望大家在对自身研究领域进行深入探索的同时,尽可能地超越学科边界,向其他学科尤其是相邻学科学习借鉴,开拓研究视野、形成多元思维,努力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更多的关联、交叉和贯通。


  同学们,无论你来自哪里,学的什么专业,从今天开始就是一名川大人了,未来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只要你善于走出“舒适区”、打破思维定势、学会交叉融通,就可以避免路径依赖,走好学术研究之路,你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川大研究生。

  最后,再次欢迎同学们来到川大、来川大当研究生!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6-06 10:27